本报记者 胡雪柏 摄
人们通常有种猎奇心理,在买药治病时也是如此———药店轻松能够买到的药品信不过,偏偏去痴迷那些国家明令禁止外流的医院自制药剂。
上海市浦南医院涉嫌违规制售“肝康”系列药品被相关部门查处,已经为那些“迷恋”医院制剂的人敲响了警钟。不过,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不少标着北京市某些医院制剂批号的产品却在网络上热销,是不少网购消费者追捧的明星产品。
医院制剂风靡网店
按说,省级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的医院配制的制剂只能在医院内部销售。但如今,不少人却将其拿到市场上公开销售。
其实,这种所谓的“医院制剂”,是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批准而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一般可分为化学制剂和中药制剂。在2000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将药品审批注册权上收之后,很多人通常认为只有SFDA批准的“国字号”药是国内合法药品,医院制剂却属例外。
近日,记者在淘宝等网上店铺发现,一种名为“北京医院维生素E乳”(以下简称“维E乳”)的产品,因为“保湿功能佳且便宜”而在网上热销。网上店铺在介绍该产品时大多会用上“北京医院自己研制”、“制剂室生产”等字眼,也就是说,该产品属于医院制剂。同时在网上店铺销售的还有标着“北京医院自制”的一种名为“复方甘油止痒乳”的药品。
除了北京医院制剂以外,打着北京市其它知名医院等医院制剂名号在销售的产品屡见不鲜,而且据店主介绍,很多都是店内的“热门推荐产品”,回头客众多。
1月8日,记者在北京药监局网站进行查证,发现网上销售的大部分制剂“确有其药”,其中北京医院维E乳的批准文号为“(97)京卫药制字(049)第F-327号”,属皮科用药。
记者从北京医院门诊药房了解到,该院维E乳的售价为6.8元。在网店销售的维E乳,售价在8元左右,加上运输费用,购买一支的成本一般为20元左右。
至于各位卖家的货源,说法则大不相同了。1月9日,记者通过淘宝上的即时通讯工具———淘宝旺旺和其中两位店主取得了联系。其中一位店主“tbd100”表示自己每次都是挂号拿药的,多去几次就可以了。另外一位名为“泉水哗啦啦啊”的店主则表示自己“每周两次去北京医院的药房拿货”。记者询问是走挂号—拿处方—取药的程序,该店主表示因为“在医院有人”,因此“不需要挂号,拿货的数量也没有限制”。而且,该店主表示,记者如果有需要的话,想要多少瓶都可以。通常情况下,在北京医院凭一张处方只可以拿到5瓶的维E乳。
医院制剂处方随便开
既然国家明令禁止医院制剂不许外流,为何这些产品会流入到市场?
1月10日下午,记者来到北京医院,挂了一个皮肤科的普通号。该科一位张姓的大夫,先询问了记者是何症状,记者表示想来买些维E乳,该医生立刻低头开起处方来,只是问了记者一句“要几瓶”。
整个就诊过程中,该名医生没有对记者作出任何的病情诊断,甚至简单的“望”都没有进行。由此看来,网店店主“进货”渠道的确很畅通,想开到相当数量的维E乳,只要多跑几次就行了。
至于“泉水哗啦啦啊”的“关系之说”,记者则无从考证。不过,1月10日,据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介绍,网上销售的维E乳很可能就是真的,由于该药品很受欢迎,的确经常有人通过“关系”前来拿药。11日,北京医院制剂室一位房姓工作人员也表示,如果患者和大夫比较熟,多开几个方子也不是没可能的事情。
不过,北京医院负责宣传的李女士1月1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医院方面对北京医院维E乳在网上销售的情况完全不知情。“维E乳针对中老年人的冬季瘙痒特别有效,需求量特别大,前来购药的人也特别多。医院只能在处方量上控制用药,但是药品出了医院大门之后,流向何方医院就无从控制了。”
对此说法,北京市药监局安全监管处工作人员则明确表示,只要该产品定性为医院制剂,那么就绝对不允许在市场上销售,网上也不例外。
制剂安全性难保证
国家之所以不允许医院制剂在市场流通,难道是为了帮助医院“垄断”良药吗?事实上,医院制剂之所以不让在市场流通,主要是与其安全性难保证有关。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注意到,网上同样有售的“北京医院标婷维E乳”也是北京医院生产的。不同的是,这一产品取得了卫生部化妆品准字号。
据北京医院负责宣传的李女士介绍,该产品为北京医院全资公司———鹰华公司生产的化妆品,通过了“QS”认证。两者价格相差不大。
不少网友在论坛上称,两相比较,更愿意选择北京医院自制的维E乳,而不是有妆字号的标婷。之所以选择购买医院制剂,并非仅仅因为其价格相对便宜,主要是感觉医院制剂会“更有效果”。
那么,事实是否真的如此?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潘学田1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医院自配药剂多半是由医院自行研制,一般是根据医院自己的生产标准,与正规制药企业生产的产品相比,其安全性、有效性得不到保证,也给患者用药带来安全隐患。而且“由于‘医院制剂’的专家评审大多流于形式,监管环节相对薄弱,‘医院制剂’的质量良莠不齐,一些无证药品很容易鱼目混珠。
国家正是出于安全性的考虑,才禁止医院制剂的市场流通的。上述说法在日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上海浦南医院制剂风波”得到了印证。上海浦南医院医生刘智华打着医院制剂的名义,向每位来此就诊的患者推销由他本人研发、未获批号的名为“肝康×号”的“医院制剂”。最终,浦南医院这一违规行为被当地药监部门给查处了。
1月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强调,经省级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的医院配制的制剂,只能在本院使用,禁止在市场上销售,不允许做广告,同样也禁止通过互联网和邮购的方式销售。
本报记者 朱瑞娟
[ ] [ ] [ ]
别人还看了
论坛热帖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