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青岩刘村:“淘宝村”的乡村生活
浙江义乌青岩刘村(光明科技插图)
临近凌晨,街上依然可以看到熙攘的人群以及忙着贩售夜宵的小贩。热闹的“夜生活”并非城市独享,在有着“中国网店第一村”的浙江省义乌市青岩刘村,网络的力量让乡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小村落走出“掌柜”无数
2008年,金融危机,完成旧村改造的青岩刘村,闲置着大量待租的新楼房。此时,一群向村民租房开办网店的电商,让青岩刘村嗅到了商机。
以淘宝为代表的公共电商平台正在迅速成长,而青岩刘村有着先天货运便利的区位优势:毗邻着义乌最大的货运市场——江东货运市场。
在一间花上几百元租来的单间里拉上一根网线,再摆上一台电脑,网店就可以开张大吉了。低廉的创业成本让一些热衷于搓麻将、打牌的村民们,也开始琢磨起怎么样在互联网上当“掌柜”、卖东西。
网店年销售额已经达到两千万元的村民刘炎仙,起初连电脑都不会用,她的“经验值”是靠着邻居们在淘宝网上开店卖衣服一点一点累计的。她说:“网商们会经常在一起聚会,探讨如何将生意做得更好。”
原本名不见经传的青岩刘村在“触网”后一发不可收拾。如今,这里开设的淘宝网店超过2000家,年成交额达数十亿元,几乎垄断了所有网络热销日用小百货的源头。
一个村子串起一条产业链
配套产业的完善与电子商务的发展休戚相关。青岩刘村一家家网店背后倚靠的便是一条完善的互联购物产业链。从青岩刘村村口延伸而来的主干道两旁都是物流公司的门面。白天网商们忙着接单,没到傍晚开始装货、发货时,就变得异常热闹。一辆辆载满商品的货车鱼贯而出,开往全国各地。
一家快递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快递实在太多,网店老板们一般会把打包好的货搬出来,等快递公司一家家地来收货,有时要一直忙到晚上9点多。
一家家纸箱店、摄影公司、网页设计公司、广告公司、包装箱以及胶带供应商如雨后春笋丛生。淘宝创业者基本上不出村就能满足工作、生活的一切需求。
青岩刘村的成功还带动了周边各村的发展,该村所属的江东街道,已拥有网商两万多家,年成交额达到了200亿元左右。
目前,江东街道投入500万元开始建设面积达7000余平方米的青岩刘村义乌国际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义乌工商学院也将和青岩刘村合作创办网上商城与现实店铺的结合体——义乌淘宝城。
年轻人“扎堆”进村创业
当乡村因年轻人的外出而充斥着留守老人、儿童的落寞时,青岩刘村却因为它的“网络神话”,完成了乡村对城市的“逆袭”。本地人口原本不到2000人,如今超过1.5万人,新村民中绝大多数是创业的年轻人。
村里一排排五层高的新式农民房鳞次栉比,每栋居民楼里,几乎都“藏着”淘宝网店。数量众多的淘宝从业者以及他们“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也衍生出了青岩刘村有趣的餐饮现象——白天生意惨淡,夜宵特别火爆。以至于一些餐馆干脆白天关店,一门心思做起夜宵生意。
来自河南周口的周亮,因为创业资金紧张,60平方米的两居室即当宿舍又当仓库、工作间。而从义乌工商学院毕业后一头扎进青岩刘村创业的建德人童志达,已经渡过创业初期的艰辛,如今网店销售十分火爆。
受制于村里仓储配置等硬件条件,一些渴望扩大发展的大卖家陆续搬离,而更多怀揣着“淘宝梦”的年轻人又在不断地涌入,在“中国网店第一村”的光环下,青岩刘村俨然成了网店的孵化器,承载着更多创业梦想。(光明日报记者 严红枫 通讯员 严蓓蓓)
[责任编辑:吴劲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