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5年8月17日是网络热销小说《盗墓笔记》中“小哥”张起灵从长白山兑换“十年之约”回归的日子。虽是小说中的情节,为接小哥回家,连日来,有近十 万“稻米”(“盗迷”谐音)从全国各地涌入吉林长白山,导致景区不堪重负,民宿全部爆满。下面是各方对此事的态度:
网评:明知这不是现实,只是小说虚构的情节,“稻米”们还蜂拥而至,真是不可思议!
稻米:用我一生,换你十年天真无邪”。到长白山不仅是与书中人物的约定,更是对《盗 墓笔记》陪伴岁月的交代。
景区:长白山旅游部门和安保部门启动应急预案,为“稻米”提供相关的警务、导引、 临时食宿安置等贴心服务。长白山青年联合会还牵头主办了“十年之约,相聚长 白”文化交流联欢活动,与广大“稻米”共度稻米节。
对于三方的态度,你的看法如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判断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雨☆露☆整☆理☆(yulu5.com)
一、题目说明
这道作文题属于“观点型”的新材料作文,针对“稻米”事件,三方人士表现不同的观点和做法。材料中的三方态度实际为考生提供了三个不同写作角度,考生可任选一个角度阐述自己对这一事件的看法;也可以在这三个态度的基础上提炼出自己的观点,从整体上来谈。
二、审题指导
对于“稻米”事件,本不存在孰是孰非的问题。它并没有影响到公众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对于类似“稻米”们的举动,文明社会应予以尊重与包容。从这个角度出 发,学生只要扣紧长白山“稻米”事件,不管从哪一方角度来谈自己的思考与建议,都是可以的。这正是本作文内含的核心价值观,学生不能脱离这一核心价值观去 简单地就事论事。
三、关于材料的内容和含意
作文题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容”应指字面上的、表层的意思,“含意”指深层的抽象概括的意思。
(一)关于材料的内容
1.现实与虚构是有距离的,书中的情节大多是现实生活的折射,但并不就是现实生活。“稻米”们为了一个虚构的情节,蜂拥而至,给自身安全带来了一定隐患。对待书中的情节要有理性。
2. “稻米”是当今社会众多“粉丝”中的一个群体,他(她)们对生活有激情、有热度。长白山“稻米”事件恰恰说明他们是一群有梦想的人。
3.“好书伴我行”。书是一个人的精神食粮,我们要懂得与书中人物对话与交流。稻米”们其实是在体验另一种形式的读书生活。
4.尊重与包容。尽管十万“稻米”涌入,给景区的接待带来了挑战,“堵”不如“疏”。
5.换一种思维,实现共赢。“稻米”涌入,让景区管理方看到了“商机”,借用“稻米”文化包装景区,开展文化活动,增添景点得文化内涵。“稻米”与“景区”共赢。
(二)关于材料的含意
1.一个人不要活在虚拟的生活里。
2.行动要有理性。
3.让内心多一份童真。
4.追寻心中的梦。
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6.为寻梦者喝彩。
7.“围堵”倒不如“疏导”。
8.文化搭台,实现共赢。
9.尊重他人的选择。
10.包容让生活更加多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公交车距离车站50米处,一位大妈扛着大包裹向公交司机挥手,示意停车。按规定,公交车不准站外停靠,所以车继续前行。但司机为了能让大妈赶上这 最后一趟车,明显放慢了速度。大妈很着急,边喊边艰难地追赶。车刚停稳,司机立刻跳下车,迎着大妈跑去。他帮着大妈上了车,安顿她坐好,这时公交车已在车 站停了3分钟。大多数乘客报以热烈掌声,也有人对大妈没有提前准备好上车议论纷纷,还有人对司机停车等人耽误大家的时间表示不满。
对于以上现象,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本文由雨露君整理(yulu5.com)
参考立意:
从司机的角度:规则与灵活
从大妈的角度:要有规则意识
从乘客的角度:为他人着想(体谅他人、友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国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淘宝网、支付宝创始人马云说:“如果你毕业自名牌学校,你就用欣赏的眼光看看别人;如果你毕业于像我们这样的三四流学校,就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本文由雨露君整理(yulu5.com)
一、审题立意说明
1、关键词是“欣赏”。
“欣赏”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1)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2)认为好,喜欢。
2、材料的意思是,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不仅在毕业学校或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关键还在于个人的态度,即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
3、作文材料由三部分构成:一是马云的身份“成功人士”;二、三是他说的两句话,一句是自身条件优越者,要放低姿态,学会欣赏他人特别是那些不如自己之人的优点;一句是自我条件不突出或不如人者,要学会自我肯定,自我认同,找到自己的优点。
成功,就是自己在高处时,要看到低处之人的优点;自己在低处时,多找自己的优点,要喜欢自己,欣赏自己。
4、可就其中一句立意,也可两句都写。但要注意欣赏者与欣赏对象的对应关系,即欣赏者为条件优越者,其欣赏对象应为他人;而欣赏者为条件较次者,其欣赏对象则应为自己。
5、自身条件,除毕业学校、文凭学历外,还可以是身份、地位、声望、财富、能力以及身材、相貌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