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2年,我国商业领域大事连连。流通产业被定义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涉及流通业的两项改革政策出台;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国内消费品市场成为“三驾马车”中最强劲的驱动力,物业房租持续猛涨成为商业企业的沉重负担;网络购物延续“火爆”走势,大型零售企业加快自营模式的探索等等,这些都给我国经济的转型和消费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1月10日,中国商业联合会总结2012年我国商业的发展情况,分析2013年我国商业的发展趋势和亟待改善的问题,发布了“2013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据了解,这个研究预测已持续十年,汇集了中国政、学、研、商各领域的上百位专家解读商业领域政策、洞察消费市场形势,并分享操盘零售企业的实战经验。这一展望对中国商业领域及相关产业企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和引领价值。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的“2013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涵盖了政府政策、商业主体、消费市场、流通方式等各方面。热点一:中央政府赋予流通业重要战略定位,一系列产业导向及政策措施密集出台;热点二:国内市场总体保持旺销态势,扩大的基础条件继续改善;热点三:网络购物延续“火爆”走势,经营“习惯”需要反思和规范;热点四:涉及流通业的两项税收改革政策出台,将助推行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热点五:大型零售企业加快自营模式探索,发展商业自有品牌将成为切入点之一;热点六:中小型商贸流通主体发展环境有所改善,政府多样化的扶持措施渐成体系;热点七:内外资零售商在华竞争呈现新格局,重视单店绩效的时代到来;热点八:农产品流通“提效降本”多有突破,“短链”流通模式成效初显;热点九:进入转型期,整合升级呈现一系列特点;热点十:商业地产总量过剩与结构失衡并存,物业房租持续猛涨成为商业企业沉重负担。流通政策有待落到实处展望中的第一个热点便是关于流通产业好政策的落实。2012年流通业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波澜曲折,再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其标志就在于我国政府在这一年发布了两个关于流通业的重要文件。一个是《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另一个是《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两个文件都将流通业称之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业内专家指出,把流通业作为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确实表现出中央对于流通业的高度重视。但由于流通业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行业,“顶层设计”应当更充分地强调市场机制配置商业资源的基础作用,更充分地尊重地方和基层群众在改革发展中的首创精神,而这两个方面规划意见似乎着墨不多。此外,《规划》、《意见》的保障措施中的各项政策则过于原则。有业内人士说,以往的经验证明,“政策一原则,落实就扯皮”。据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非商务部门未尽全力,而是未能取得有关部门的共识。因此,2013年将是贯彻落实《规划》和《意见》的关键之年,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专家建议,好的政策贵在落实。首先要细化文件内容,提高可操作性;其次狠抓文件的执行力,启动监督问责机制确保政策的执行。网络购物期待理性发展2012年,电商取得了让零售百货望尘莫及的好业绩,使网络购物成为2013年不能被忽视的一个商业热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2012年前三季度网络购物交易规模已超过2011年全年总额,达到80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2012年11月11日的“光棍节”网上促销,仅阿里巴巴(包括天猫和淘宝网)一天就实现交易额191亿元,相当于北京王府井集团2011年全年的销售额。但随着网络购物的发展,不少问题也伴随而生。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监察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接到电子商务投诉58613起,与往年相比在数量上有了大幅度增长。与实体店相比,在网上购物更容易遭遇“陷阱”,而且消费者维权难上加难。此外,愈打愈烈的恶性价格战、电商出现与实体大型零售店十分相似的“食利型”赢利模式、不惜亏本“烧钱”买流量和销量的经营思路,都成为国内电商的不良经营“习惯”。业内专家表示,2013年,电商应该去除浮躁,不能唯利是图,要学法、懂法、守法,避免把网络销售这类最有前途的现代交易方式引上“邪路”。国家也要加快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范网络经营,让消费者放心消费,电商安心经营,使网络购物向良性发展。农产品流通将显成效2012年,政府将“提高流通效率”和“有效降低流通成本”写入了深化流通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之中,并对“农超对接”下一步重点支持的方向作出了安排。因此,农产品流通创新发展能取得多大成效,成为2013年业内专家国商业的展望热点之一。业内专家认为,影响最大的高效“短链”流通方式当属“农超对接”。根据商务部统计,截止到2011年底,中央财政共安排7亿元资金,在19个省市支持了1000多个农超对接试点项目;全国开展农超对接的规模以上连锁经营企业逾800家,门店超过5万个,总营业面积达460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200余万人;参与同超市对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突破1.56万个,社员总数超过100万人,至少有7000个合作社自有农产品进入了超市;全国农超对接平均使超市生鲜农产品经营成本降低大约10%,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年均增收约4000元。除了农超对接,一切有助于减少环节、实现农产品“短链”流通的方式,都在积极尝试之列。如农批对接、农校对接、农餐对接等农民合作社与团体食材用户的生鲜产品直采运销等。2013年,专家们普遍看好“农超对接”等“短链”流通方式发展的前景,同时认为,在这些方面政府最重要的使命是创造环境和条件,应在倡导建立销售合作联社、推动生鲜农产品生产标准化、鼓励流通加工产地化、支持生鲜食品配送“冷链化”和“便利化”方面下大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