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小飞虫是蚜虫,爱追黄衣服是因为他们对黄色有正趋性.喜欢粘到衣服的纤维上,那种虫子生命短,动不了就很快死了。衣服上从温度湿度都不适合蚜虫生存,更何况没有他吃的东西,就死了. 根据蚜虫对黄色的正趋性和对银灰色的负趋性,利用黄板诱蚜或用银灰膜避 蚜。 什么是趋性 趋性(Taxis)就是对某种刺激进行趋向或背向的有定向的活动。刺激物可有多种多样,如热、光、化学物质等等,因而趋性也就有趋热性、趋光性、趋化性之分。由于对刺激物有趋向和背向两种反应,所以趋性也就有正趋性和负趋性(即背向)之分。 对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是昆虫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趋性就是所作出的反应的一种方式。例如,高等动物的外寄生昆虫(蚤、虱)需要动物的体温作为刺激,以它们的趋热性而找到寄主动物。许多昆虫对光有明显的反应。大多夜出性蛾类有趋光性;而如蜚蠊类昆虫经常藏身于黑暗的场所,见光便躲,即有负趋光性(或称背光性)。趋化性在昆虫寻找食物和找异性交配、找产卵场所等活动中都占极重要的地位。 当然还可以有别的趋性,如趋地性、趋湿性、趋声性等等。 不论哪种趋性,往往都是相对的,对刺激的强度或浓度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性。外寄生昆虫要求最适宜的温度就是寄主动物的体温。人身上的体虱,常生活在人的贴身衣服上,若人因病发烧,即超过了正常的体温,体虱就爬离人体,表现为负的趋热性。这正是虱子扩散传播传染病的一种方式。当昆虫同时遇到若干种温度时,总是向它最适宜的温度移动,而避开不适宜的温度。有趋光性的昆虫对光的波长和光的照度也是有选择的。蚜虫黑夜不起飞,白天起飞,而且光对它的迁飞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但在光强达到10000米烛光以上时,桃蚜(Myzus persicae)却躲回叶背不起飞了。蛾类在夜间有趋光性,但白天光照太强又躲起来了。图1为夜间灯诱后成群的蛾子飞到灯下的白布上。对化学刺激也是如此。在性引诱试验中证明,过高浓度的性引诱剂不但起不到引诱作用,反而成为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