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12月原材料的出口数量和金额大幅提高,而出口金额的提高幅度不及数量增速,说明出口产品的平均单价下降。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也迅速回升,鞋帽伞等其他纺织制品出口金额增速相对较高。
消费数据较为平稳的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和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企业12月零售额同比增速继续回升,基本度过最困难的时期。
纺织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累计同比持续提高,增速比较一致,说明利润与收入同步增长;工业销售产值累计同比略有下降,出口交货值累计小幅上升,但相比去年都是断崖式下跌。服装服饰企业的利润累计同比增速低于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增速,说明盈利情况相对差;工业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累计同比较稳定。2012年相对2011年大幅下降,基本触底,2013年的低基数效应有可能带来增速的提升。
市场走势
1月上证指数上涨6.68%,沪深300指数上涨8.41%,申万纺织服装行业上涨4.27%,申万纺织制造行业指数上涨5.39%,申万服装家纺行业指数上涨3.30%。1月末,纺织服装行业估值为22.44倍,纺织制造行业估值为36.90倍,服装家纺行业估值为17.99倍。
投资策略
1月的市场行情较好,纺织服装行业略微落后于大盘,尤其是服装家纺行业再次经历滞涨,估值整体下降。涨势较好的是概念股,如温州金改涉及的公司,以及整体上涨的家纺行业。家纺公司受益于春节前的消费增长概念、高送转行情以及房地产板块表现,而出现2012年下半年深跌以后***的走势。但因涨幅较大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风险,一季度可能出现的优良业绩已经被市场消化,未来家纺公司的走势可能减弱。目前市场开始进入密集的业绩预告时期,未来一段时间的行情将由业绩预报和其他消息来主导,可关注的是业绩向上修正、或扭亏为盈等业绩超预期的公司。
基于可选消费品的行业性质和消费数据的回升,维持对纺织服装行业整体的“中性”评级。推荐公告增发再次进行产能扩张和拓展产品线、巩固行业龙头地位的中银绒业,由于股权激励计划取消而导致费用一次性计提而超跌的朗姿股份,和进行库存管理取得成效的美邦服饰。
“纯棉纺织品可能将成为奢侈品。”在1月31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的这句带着些许玩笑性质的话,引起了各媒体的关注。
中纺联发布的报告指出,2012年纺织行业发展压力有所增加,除了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外,国内外棉价差持续拉大也是一个原因。受国内管理政策影响,2012年底国内棉价比国际市场高出约45%,严重影响了棉纺产业链的竞争力。
高勇分析说:“现在进口棉到岸价格,即使加上关税,一吨也不过1.3万元左右,而国储棉目前收购价达到2.04万元,卖出价是1.9万元,价差达到6000元。虽然国内很多纺织企业库存棉早已所剩无几,但他们仍不愿意购买国储棉,而是以化纤代替。于是在服装等纺织物中,天然纤维用得越来越少,使用化纤比例则在增加。”
为什么纺织企业不用进口棉呢?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的棉花进口配额制。为了避免进口棉对国产棉形成过大冲击,我国一方面以高价收低价卖的方式维持棉花价格,以保护棉农利益,另一方面则对纺织企业实施棉花进口配额制度。对于纺织企业来说,要想使用进口棉花,必须先拿到相应数量的进口配额才能购买。
没有这个配额,棉花企业只有购买价格高得多的国产棉。2012年,我国共下发了189.4万吨的棉花进口配额,对于企业来说,拿到配额越多,可买的低价进口棉也越多,甚至还由此出现了“倒配额”的产业,一吨进口棉的配额被卖到3500元以上。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告诉编辑,目前国际棉花市场整体仍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美国等棉花生产大国也没有减少种植的迹象,因此2013年国际棉价依然缺乏大幅回升的动力。而我国也可能继续实施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收购价格估计也不会降低,因此2013年国内棉价依然将保持在高位,内外棉价差问题还将继续存在。“这样的话,可能棉纺织品,尤其是纯棉纺织品的价格会越来越高,甚至可能会成为奢侈品。”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对编辑说。
王天凯表示,由于目前内外棉价差过大,仅靠纺织企业自身调整、挖潜已经很难彻底化解其负面影响,因此如何从政策层面采取措施有效缩小内外棉价差,缓解棉纺企业竞争压力,将成为影响纺织行业运行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家对于内外棉价差问题尚未形成明确解决方案,希望尽快研究并出台相关解决措施,促进纺织行业平稳向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