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中移动的自主品牌手机也是第三方手机厂商代工的(比如海信、比亚迪等),从业务体验实现角度看,现在有什么业务体验是自己找代工可以解决,而通过定制手段解决不了的呢?不可否认,相比定制,代工的自主品牌手机控制力更强,问题在于,在订单与战略合作的诱惑下真的有后者解决不了的问题吗?
接下来,我们来看中移动现在号称在自主品牌手机上几项重点业务是否一定要与自主品牌机紧耦合提供呢?
首先,灵犀是类Siri的智能语音助手软件,彩云是云存储管理软件,作为工具型应用软件,下载安装与定制区别在于客户端与本地功能的结合、快捷使用等方面可能的差异,而这种体验可以通过定制开发或自定义实现;其次是融合通信服务。新通话、新消息、新联系,为实现体验的原生态,native方式是首推方案,代工与定制在这些方面差别不大,需要中国移动在芯片、操作系统与应用层面及产业链各方推动实现。作为移动对抗OTT的主推服务,不可能仅局限于自主品牌手机;最后,NFC作为一项基础能力,普及与规模化支持中移动推动产业链的关键,至于和钱包是客户端类应用,无需赘述。
如今,智能手机是平台,业务应用与智能手机大都处于弱耦合关系,这也决定了运营商在提供服务时,可以不必自己提供硬件,或者通过定制化方式实现。
自主品牌手机出生之日即死亡之时
如果真如移动所言的“牵引论”,即只为牵引,不问输赢,在此笔者有个极端的建议,那就要在其出生之日就是宣布死亡之时。当业内出现比其自主品牌手机更有竞争力的机型时,就是其退出消亡之日。
众所周知,现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同质化已非常严重,随着4G智能手机方案的成熟,做出一款中规中矩的4G智能机是相对容易的,难的是出彩,做出一款引领市场趋势潮流的智能机。短期内,中国移动必然还是延续代工外包模式去做自主品牌手机,而业内人都清楚代工难出精品。
运营商做手机,按照厂商的说法是从裁判员在岸边的指手画脚,到亲自下海搏击,两者间的酸甜苦辣是完全不同的。援引某手机厂商大佬说法:“我们做机是吃饭的饭碗,是天天在刀剑上行走,可能一款机型不成整个资金链就断了,天天琢磨,运营商的兄弟们有这种紧迫感吗?”
从市场定位看,中国移动自主品牌手机的主打价位段还是千元以下,短期内没有想去尝试中高端市场。而对于千元以下市场,规模为王,成本控制是关键,品牌营销是助推。与现在玩家中的中华酷联信米相比,自主品牌又有哪些方面的优势?是成本控制性价比吗?规模数十万级,虽然有中移动品牌,但难以超越目前的玩家;是工艺设计吗?顶多打平;是品牌影响力吗?在手机层面,中移动持平或者略输一筹;是互联网渠道粉丝营销?似乎从不是运营商强项,顶多是个小学生。还有别的吗,难寻靠谱的优势。
缺乏做机的搏命精神与基因论是事实,但其实至少还有“资源论”的支撑,资源确实是中国移动自主品牌手机原本具备的最大优势,这包括自有渠道、补贴资源、推广政策、产业链位置带来的议价能力等,但很可惜被戴上的道德枷锁捆住了手脚。
如果最终自主品牌手机规模做大了,那是事实上的抢产业链饭碗,违背 “限量控制,不做大”的承诺,授人口实,与之前的宣称南辕北辙。如果做不大,牵引不了,小打小闹的,岂不成了业内笑柄,既然是产业链可以自发做的事情,还养着一帮人马做什么?所以,自主品牌手机做大与否,关键系于资源投入与倾斜。
除“抢食论”外,厂商最在意的恰是资源与政策上是否一视同仁,这同谷歌收购MOTO后,业界对Android OS的担忧有部分类似。是否对自主品牌手机资源倾斜将成为业界看中国移动的一把尺子。比如,招标时是否优先招标自主品牌手机?政策补贴是否力度更大?省分推广时是否优先考虑自主品牌手机?是否有额外KPI销量要求等诸如此类。
如果,中移动不能做到政策、资源的透明化和一视同仁,而是特别优待推动自主品牌手机,那之前的“纯牵引、不赚钱、不注销量”的承诺,就是自打嘴巴;如果,中国移动不能利用自身资源推动自主品牌手机发展,自主品牌手机与合作伙伴相比难有取胜的可能,最后只可能是不了了之。
综上所述,如果说智能手机已不是运营商做智能终端的最佳选择,那么智能硬件会是下一个选择吗?未来智能硬件与服务或许就是一个概念。如果运营商依然想提供服务,或许已经不得不做智能硬件了。而如何布局智能硬件,标准、生态、平台、还是终端?模式、机制、人才等准备好了吗?这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