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绿色、蓝色、黑色、灰色统治了几亿中国人的衣柜,不管是色彩,还是样式,男女的着装没有太大的区别。究竟是什么吹开了中国人禁锢已久的爱美之心,又是什么丰富了老百姓的衣柜呢?
1980年上映的电影《庐山恋》中,张瑜扮演的女主角成了爱美的女孩子竞相追捧和学习的对象,在影片里,张瑜一共换了43套衣服,远远超过了2000年《花样年华》里张曼玉的23套旗袍。而《庐山恋》上映仅仅四年之后,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中,我们能很明显地看到,1985年中国人的时尚观念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影片故事发生在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城市,上海。年轻漂亮的劳动模范陶星儿试穿了工友阿香的红裙子,她第一次意识到红裙子的美丽,可她,还是不敢穿到大街上去。影片主演、著名演员赵静回忆自己在剧中的装束,至今记忆犹新:“那个红裙子本身比较坦露,袖子等于是一根带子,把它系上的。”像这样在今天的夏日街头司空见惯的服装,在当年可是引起了社会的争议。
1985年还有一部电影令人印象深刻,那就是《红衣少女》。和《街上流行红裙子》里的陶星儿相比,红衬衫给女中学生安然带来的困扰更大,因为,全班所有的同学中,只有她一个人的衣服是红色的。
电影为那个年代的现实生活贡献了若干时尚新词,比如“斩衣”、“斩裙”,“斩得落花流水”,斩在当时差不多是炫耀、显摆的意思。
主演邹倚天回忆自己当年也是挺爱美:“跟最好的朋友经常去逛西单夜市,有那些出口转内销的衣服,有牛仔裤布衬衫。”年轻人爱美的心在萌动,在接连两部以红衣红裙为主题的电影上映之后,不仅影片本身大受欢迎,红衣红裙也成为了当时女孩子最时髦的着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