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 山
金山寺
仓山区建新镇洪塘江心有一个石岩小阜,在茫茫的江波之中,宛如一颗漂浮着的大“金印”,宋时有人在这个“大金印”上用185块白黎石建一座石塔。塔高7米,7层、 8角、实心。以后又相继在塔的周围环建底堂,组成一个小 巧玲珑的寺院建筑群,类似镇江的金山寺,因此亦称,或称“小金山”、金山塔寺等。明沈慧有《金山寺》诗:“洪塘渡口晓烟含,钦乃渔舟过二三。似此小金山一阜,风光未必逊江南。”福州的禅院大多在深山大崖,独“金山寺”在江渚小阜之上,水绕寺转,寺随江浮,风光秀丽,环境清幽。宋朱熹有题金山寺联曰:"日夜长浮不用千篙争上水,乾坤屹立独能一柱砥中流。古有“金山寺八景”驰名国内外。其八景分别是:洪塘古渡、石仓秋烟、妙高钟声、半洲渔火、云程石塔、目山风帆、环峰夜月和旗麓斜阳。民国时国府主席林森十分祟尚金山寺胜景,题匾曰:“是最胜处”,至今犹挂寺后面的“大悲楼”上。
历史上,金山寺曾几次被洪水冲毁;冲毁后又几次被重建或改建,但限于地理条件,皆没有扩大过。至今最后一次重建金山寺是1934年,仍以“石塔”为中心,前面是一座阁,称“观音阁”,供奉的却是“妈祖娘娘”林默娘的石像。塔后有一座楼,称“大悲楼”,才有观音大士的香位。左右各有一座“斗室”,左为“怡怡斋”,右名“借借室”。 皆仿旧时格局建成。“怡怡斋”是明嘉靖年间抗侯名将张经读书的地方。张经有联曰:“楼间几层摩日月,江湖千古集衣冠”。“借借室”为明隆庆初年莆田学者林兆恩寄寓读书所在。他也自署对联于门上:“山川寄迹原非我,天地为庐亦借人。”所以称“借借室”。金山寺因在水中,以水为“墙”,所以最幽静,少尘嚣,颇宜于读书。明代还有翁正春、曹学性等人先后在这里“投斋借室”,以后翁正春中了状元,曹学性成了进士,皆累官至礼部尚书。有趣的是曹学性还另在寺前两株古榕的枝丫上建屋,称“天坪禅楼”,仿古人巢居的意境。他有《小金山天坪禅楼落成》诗写:“流水襄陵势,巢居或此年。更无云着地,况是日中天。 倏忽枝生时,吟哦叶耸肩。禅机谁问答?铃语坠风烟。”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张经官七省经略,奉命北上抗候,也是在金山寺里慷慨饯行的。他即兴成诗告别乡老日:“鳖背 雄山控急湍,浮踪何处更奇观?云峰南去金陵近,潮水东流玉柱寒。楼阁几层摩日月,江湖千古集衣冠。凭高北望群星拱,永祝兴国万代安。”
古代到金山寺有桥可通,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被水所毁,此后来往则用小舟引渡,所以清代的《榕城考古略》云:“旧有桥,以通往来,后拆,今易以渡。”1982年重修金山寺的时候,曾有架桥之议,但终被否定,以为以舟引渡,更有一番"江风帆影''的诗情画意。倒是在金山寺之北不远处,建了一条横跨洪塘大江的“洪塘大桥”,长1849米,像一条彩虹,给金山寺增加了许多的情趣和魅力。
于山风景区
于山历史悠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是镶嵌在榕城市中心一块璀璨的明珠。多年,由于种种原因疏于管理,山上违章搭盖日益增多,而绿地面积逐年减少,美丽的风景遭到破坏,市民对此深感惋惜。1998年中共福州市委、市政府顺应民意,投资l000万元对于山实施“显山露水”工程,至此,于山被定位为风景区,在“三山”中率先开始“还出于民”的整治工程。
1998年10月7市园林局即着手对于山实施“还山于民”的一期整治工程,拆除各种无观赏价值或违章建筑物4加0多平方米,使原来层层包围的古建筑露出了“庐山”真面目;拓宽环山干道和登山
石阶;改造兰花圃;增辟5块绿地;营造春夏秋冬四大景区。四大景区的春景区在南部,以杜鹃、碧桃等花木为主;夏景区在东部,以紫薇、石榴、扶桑为主;秋景区在西部,以桂花为主;冬景区在北部,以腊梅、山茶为主。整个景区绿化规划设计以植物为主,营造与景区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使于山重现绿草如茵,花木扶疏的景观。
于山有丰富的古文化遗迹,特别是摩崖石刻很多,有据可查的从宋代以来的就有100多处。在整治工作中,有关部门对此作出了调查并重新描红,还对-些石刻的周边环境进行清理,使石刻更明显地展现在游人面前。整理出的摩崖石刻有宋、元、明、清、民国、现代以及无法考证年代的共计84段。其中位于鳌顶峰(状元峰)上的北宋淳浮化(990年)吕文仲的题刻,被1964年印行的《于山摩崖石刻录》认为是“福建现存宋代摩崖石刻当此为最早”。在戚公祠的平远台岩石上镌有-道近代文学家郁达夫于1936年渴戚公祠时作的《满江红》词。1998年,中共福建省常委、福州市委书记赵学敏在九仙洞右侧题刻一大“寿”字,字径2.4米×1米,为草书;同年,省人大常委主任袁启彤在狮子岩东壁上题刻“还山于民,福泽千秋”8个字,字径20厘米×25厘米,为行书。
于山二期整治工程主要是拆除于山靠五一广场一面所有遮挡景观的广告牌、违章搭盖等7丰富面向五一广场的山体景观;再是拆除协和医院南侧低矮建筑,并组织好通向白塔的景观线,建好沿线风景林。
乌 山
福州自古别称“三山”。乌山是三山之一。
乌山又称乌石山、射乌山,位市中心,与于山、屏山鼎足而立。相传汉代何氏九仙于重阳节登乌山
揽胜,引弓射乌,故又称“射乌山”。唐天宝八年(749年),唐玄宗敕名为“闽山”。宋代熙宁年间,
郡守程师孟又以此山可与道家蓬莱、方丈、瀛洲相比,便改其名为“道山”。后程师孟延请福州前任太
守兼福建路兵马铃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作《道山亭记》。一时洛阳纸贵,驰名远播。
乌山素有36奇观之称,从山东南麓拾级登山至天香台,又向西折至“冲天台”。相传唐刺史崔干游
山,所携青田白鹤在此地冲天飞逸,后人建“放鹤亭”。亭子后崖石上镌有“古放鹤亭”4字,台侧亦
有程师孟篆书“冲天台”,道劲有力。冲天台畔有两方夹峙的巨崖,崖顶凌空飞越一天然条岩,称天台
桥。此桥险绝,据说只有“肯舍身”的人,才能登得上去。
顺台阶又行数十步至道山亭,沿亭西下逶逛至天章台。元朝杰出诗人萨都刺曾咏有“晚凉上乌山,
置酒天章台”的名句,篆刻在苍崖之上。过天章台奋力攀上一小山峰,峰顶有霹雷岩,此石长达9米,
中分两半,微露一隙,据史载,唐嗣圣年间,有一高僧手持《华严经》在此诵读,突然“一夕雷雨大震
,霹石为室,高僧遂宴坐其间”。霹雷岩由此得名。
霹雷岩左面石岗上矗有一座长方形亭子。离亭约200步,一块崖石上镌刻着“乌石在、黎公在”6个
楷书大字。此崖俗呼“黎公岩”。黎公即黎鹏举。明朝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侵寇犯闽,闽江口五虎
要塞陷落,福州城危如累卵,当时身为指挥金事的黎公亲率将士,在马尾至闽安镇一线与敌寇浴血作战
,杀得矮寇弃尸遍野,福州城垣危而复安。福州人因此刻石纪念这一位民族英雄。
霹雷岩右方,原有一座清冷台,为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福建省最高长官--平章政事燕赤不华所建。“清冷”是静肃之意,意在勉励自己为国家干事。可是他华而不实,时常摆宴于此,到任数月,即
身败名裂,亭台亦随之记废。
由清冷台踏上数十层石阶至先薯亭。该亭为纪念明万历年间引种和推广番薯的华侨陈振龙和巡抚金
学曾而建。陈振龙侨居菲律宾。菲律宾曾为西班牙殖民地,曾引种美洲印第安人发现的番薯。陈振龙为
躲避菲律宾殖民当局的检查,将番薯枝条系于船底,带回大陆后,又在福州南台纱帽池辟地种植,当年
即获丰收,后又经金学曾推广。金著有《金薯传习录》。
从先薯亭北出即至“观音岩”,传说晚唐时岩壁遭雷火袭击,壁上显出隐隐约约的观音形象。岩畔
有朱子楷书"福"字,长三四米,堪与鼓山“寿”字相匹。
乌石山最高点为凌霄台,蔡襄曾写有《凌霄台诗》,其中:“缔结青云上,登临沧海滨”,传为绝
唱。
乌石山除36奇景之外,还有摩崖石刻200多处,最著名的首推华严岩侧的唐朝李阳冰《般若台铭》
。李阳冰的篆字与秦代李斯齐名,被书法界称为“大小李”。《般若台铭》与浙江处州《新驿记》、绍
云的《城隍记》、丽水的《忘归台铭》合称为天下四绝。此外程师孟、陈襄、赵汝愚、梁克家、叶向高
等在乌山也皆有题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