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服饰 > 街拍 > 董建忠:"第一书记"任职两年建出一个风景名胜村

董建忠:"第一书记"任职两年建出一个风景名胜村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3-27 10:37 编辑: 网络 查看:

  攀登碣石山揽胜、游览饮马湖休闲、领略龙湾月夜风景,是今年无棣县碣石山国家AAA旅游风景区一日游的3个主要景点。其中无棣古八景之一的“龙湾月夜”景点所在地是碣石山镇刘家黄龙湾村,离碣石山大约五六里地的距离。

  沿着宽阔的水泥马路,进村是一座气派的不锈钢门楼,上方盘踞着两条金灿灿的黄龙,下面镶嵌着红彤彤的“刘家黄龙湾村”六个大字。谁能想到现在作为碣石山旅游风景区主要景点的刘家黄龙湾村,两年之前却是粪堆遍村、垃圾满湾的脏乱差村。

  这个村两年的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在该村任职的“第一书记”、市住建局房屋征收与补偿管理办公室主任董建忠的艰苦付出与努力。两年来,董建忠积极协调资金493万元,下大力气实施“五化”工程,刘家黄龙湾村现已成为全县乃至全市生态文明村创建的示范村。

  他带头跳进齐膝深的烂泥塘里清理垃圾,三个月恢复“龙湾月夜”美景

  2012年3月24日,市住建局房屋征收与补偿管理办公室主任董建忠,受党组织委派到该村任“第一书记”。他第一次进村看到的是原本不宽敞的村内土路上,柴堆随处堆, 牛粪到处是,村子中央和村口的两处水湾,堆满花花绿绿的垃圾,乌黑发臭的池塘让人作呕。

  在村内走访时,91岁的刘振昇等多位老人告诉董建忠,这里叫做黄龙湾,村里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叫“龙湾夜月”,属于无棣古八景之一。相传黄龙湾村周围地势低洼开阔,拥有8亩多鱼塘,莲藕荷花、碧波荡漾、莲叶婆娑,美不胜收。不知从啥时候起,村民老是往湾塘倒垃圾,几十年过去了,黄龙湾成了臭气熏天的垃圾池,两口“龙眼”也被埋在了垃圾堆里。村子里已经有整整两代人不知“龙湾夜月”为何物。

  村民刘振山说:“过去外边来卖化肥的,到我们村要比别的村每袋贵5毛钱,就是因为路太难走。”因为村里基础差,碣石山镇在创建生态文明村时也没敢把刘家黄龙湾列到第一批名单里。董建忠决定进行环境整治,恢复重建历史风景。他立即将想法告诉了市住建局,并请市设计规划院对村内环境进行了规划。在清理“龙湾夜月”古景遗址多年积累的垃圾时,恶臭刺鼻、污水横流,董建忠带头在齐膝深的烂泥塘里清理垃圾,村民们纷纷加入进来。老人们烧好茶水送到工地,为义务劳动的人们尽一份力。

  经过3个月的努力,移来垂柳,建起护栏,铺设人行道,修建龙啸亭,在黄龙湾里注满河水,种上荷花莲藕,养上鱼,一幅柳垂丝绦,湾水澄澈、明月倒悬、古井苍桑的历史美景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

  建起新幼儿园,配齐教学设备,让村里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董建忠来到村里的幼儿园,看到20多个孩子挤在3间土坯房中,用的课桌好多用麻绳捆着快要散架,黑板是在土墙上刷的黑漆,连件像样的教具都没有。土房子、黑孩子的简陋场景让他一度落泪,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快让孩子们接受条件更好的教育。

  董建忠调整村庄建设计划,提前进行村文化大院和幼儿园的建设。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在原址完成了工程重建,新建活动场所共分为9间,占地400余平方米,具体规划为村委会办公室、党员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幼儿园和计生服务点,同时兼有人口学校和农家文化书屋等功能;在活动场所外规划建设了占地600平方米的健身文化广场。

  现在孩子们已经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拥有了和城里孩子一样的器材玩具。他联系滨州医学院幼儿园指导村里幼儿园按照标准配齐了电子琴、DVD,购置了新器材和玩具。新幼儿园的良好条件,吸引周边七八个村的孩子也到该村幼儿园来接受教育。

  10岁的君君因父亲患尿毒症去世,母亲改嫁,跟随叔叔刘长锁生活。董建忠走访群众时发现以后,就和这个孩子结成了帮扶对子。给孩子送来文具、衣服、书本,定期看望孩子,时间忙就托人把礼物捎给孩子。

  “我在村里教孩子10多年了,从没见过像董书记这么喜欢孩子,这么重视教育的人,可以说董书记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爱的种子,让他们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幼儿园罗老师说。

  想方设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村里的长远持久发展铺好致富路

  随着村里路好走了,路灯亮了,环境美了,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问题提上了董建忠的议事日程。董建忠有时感叹,“村里的日常维护需要资金,就怕村里没有经济收入,时间长了一切又恢复了原貌,因此得想办法为村经济发展铺好致富路。”

  “输血不如造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增加村里收入, 董建忠挨户走访党员、群众,听取大家的意见,先后召开80多次党员和群众代表会议,最终确定了3个集体经济项目。

  “龙湾夜月”作为无棣八大景之一,项目建成后,积极向无棣县旅游局推荐,最终被列为碣石山镇旅游景区——饮马湖、碣石山、龙湾夜月一日游重要景点。大批游客前来游玩,提高了村子的知名度,也为村里带来了不少的经济收入。该村还专门引进了一种集观赏与食用一体的藕,每年能产生5000元左右的效益,在湾里养殖的草鱼、白鲢,收入1万余元。

  按照“南有风景区,北有经济区”的思路,他组织实施了第二个村集体项目——流转村内的闲置土地。将闲置的103亩荒地流转给荣昌农牧公司,发展苗木产业,仅此一项,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6万余元,并带动群众流转土地五六百亩,村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

  利用国家的扶贫项目,得到了10万元资金。资金到位后,该村将村北的120亩坑塘进行了开挖,对周边30亩土地进行了整理改造。建成生态绿色立体养殖基地,划分为鸡鸭鹅养殖区、鱼类养殖区、垂钓休闲区。投资商提供51%的资金,村集体投资49%,年效益达到13万元。

新民网事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xinminwangshi
突发事、新鲜事、有趣事
感人事、烦心事等你来爆料!
扫一扫,关注有礼!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