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国内旅游统计开始用“住下来”说话
近日,国家旅游局发布新的国内旅游接待统计指标评价办法,以“住宿过夜人天数”为核心基础指标。专家认为,评价体系的变化将有效引导全行业从规模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同时,在新的评价体系下,各地商家和景区都在“绞尽脑汁”吸引游客“住下来”,这意味着游客出游体验有望同步升级。
新指标对行业有何影响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学锋表示,统计制度为适应经济发展而进行主动创新,在国际上已成惯例。国内旅游接待统计指标体系的一个指导方向,就是引导全行业从规模增长型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模式转变。
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副主任安金明认为,“一日游”主要体现在出行方式层面的“游”上,但对旅游产生的经济效益拉动不明显。而“住宿过夜人天数”这一核心指标,能够拉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更好地体现旅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在国家旅游局今年2月重点发布的试点地区国内旅游6项指标中,4项涉及“住宿单位”,1项涉及“旅行社”。上海市旅游局副调研员王祖光认为,新的统计体系可以更好地反映各地旅游发展情况,为地方旅游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地方可根据统计数据,分析自身发展的弱项,重点推进解决。
旅游数据差异意味着什么
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2012年试点城市的主要指标数据,从单个省(区、市)看,不同指标排名差异较大。以江苏为例,在“住宿单位接待国内过夜游客人数”这一规模指标中排名第一位,而在“住宿单位接待国内过夜游客平均停留时间”这一质量指标中,排名为第十九位,而北京则在这两项指标中都排名第一。
这样的数据差异说明了什么?安金明认为,数据的差异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熟度、发展水平、旅游吸引物的质量密切相关。江苏的数据显示,当地旅游产业发展不均衡的情况较为突出,而北京的数据则在一定程度上与开放程度较高、人口流动频率较高有关。对此,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各地可以通过横向比较,突出当地特色,弥补当前不足,理清发展思路,指导旅游工作。
吸引游客“住下来”靠综合实力
随着国内自驾游、自助游游客的比例提高,从旅游消费看,开始从景区消费转向城市旅游目的地的住、吃、购物和娱乐等全面消费。要吸引游客留下来,城市需要有吸引力,更需要有美誉度。
安金明认为,随着散客数量进一步增加,无论市场、管理还是企业,诸多方面都需要调整,精力就不能只放在团队游客。要进一步完善散客旅游服务体系,在旅游信息指导、网络预订平台、集散服务等层面做文章,通过使游客便利出游,最终实现城市美誉度和游客满意度提升。
据了解,以住宿单位接待为基础的旅游统计调查,将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引导行业向着质量效益型的目标加快转变。
摘自《经济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