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31日,对青岛中德生态园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其为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低碳生态试点城镇)。该园区是山东省内首个也是目前惟一一个获批项目。中德生态园管委会主任赵士玉表示,“汇集众多德国元素为一体是青岛中德生态园的特色,我们要打造中国生态园区的最高点。”
绿色建筑 绿色交通
25日,经济导报记者来到位于青岛市开发区北部的中德生态园。园区内木制建筑、旋转的风车以及屋顶的光伏太阳能板都洋溢着一种绿色生态的气息。
“整个场馆都以住建部绿色建筑三星标准和德国DGNB认证体系银奖标准进行建设,是一个融入了德国建筑元素的大型公共建筑。”中德生态园管委办公室工作人员朱亚军向导报记者介绍了生态园体验运营中心,其地下设备间里装有地源热泵、地道风以及其他新能源设备。
“我们通过地源热泵,将水输送到深层地壳,吸收能量后用来控制温度。地道风也是运用了土壤能源,通过新风管道系统让风吸收土壤能源,达到控制温度的效果。”朱亚军说。
在中德生态园的城市生活组团幸福社区东侧,规划设计了一处占地600亩的国际社区(中德文化交流广场),定位为展示本土与全球文化交汇活力的中心,为青年创业者提供高品质时尚生活的开放社区。国际社区总体采用现代欧式风格,外观体现生态理念,在提高居住品质同时,兼顾建筑的节能减排功效。
中德生态园还提倡绿色出行模式。在园区4个地铁站点建立有效的交通转换节点及足够的停车场地。同时合理设置公交站点,实现90%以上公交站点300米半径全覆盖。规划设计了慢行系统,倡导“步行+骑车+公交”的绿色环保出行方式。
作为国内第一个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智能能源体系,中德生态园泛能网络中的1号泛能站将于5月开工建设,明年年底前完工。泛能网建成后,清洁能源利用率将达到8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超过15%,90%的能源网络实现智能化监测,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5万吨,碳减排率达到64.6%。
可推广示范样板
2011年12月6日青岛中德生态园奠基,时至今日已有两年半的时间,但从整体上看,生态园尚未显出规模。
“有不少人对我们提出了质疑,2年多的进展看上去确实很慢。其实,这两年我们是在认真研究规划。”朱亚军表示。
导报记者了解到,其实从2013年7月开始,园区的工作重心才从规划阶段全面转向实施阶段。一般的生态园都会先建造一个粗略的规划和框架,但是中德生态园的建设大纲是生态指标体系。
“我们借鉴的是德国莱茵模式和德国可持续建筑协会评价体系的经验,以资源有效利用为核心,以量化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编制了中德生态园规划。”朱亚军表示,指标体系框架完成后,为了确保生态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在园区开发建设和后期管理中落到实处,2013年园区又对该体系进行了分解。
中德生态园生态指标体系的建立为全国范围内生态园建设模式的可控制、可复制与可推广提供了示范样板。
中德生态园规划建筑局的贾锋告诉导报记者,绿色生态城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绿色生态城区是绿色建筑规模化推进的结果,但绿色生态城区与绿色建筑几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课题。生态城市重在城市尺度上的土地、植被、水体、资源、人口、产业、市政等的研究布局,需要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4个维度来系统思考和规划,要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发展。“原来开发的模式很简单,政府几千亿元投资进来,将央企迁进来,人员入驻,这个城就起来了。”
事实上,目前很多生态城区也正面临着“空城”的考验。曹妃甸生态城就是其一。曹妃甸生态城开工将近5年,除了来此投资搞建设的房地产企业外,该生态城目前基本没有落户并已投入运行的企业。
只是按照生态理念去规划生态城市,看起来很美好,但没有产业支撑是不行的。住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绿色建筑工程示范处田永英博士表示,“好的物理空间需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让生产、生活、生态能够融合。”
“中德生态园不是单体的科技园,我们把它规划成产城的结合体。”朱亚军介绍,园区规划面积11.6平方千米,规划容积率0.65,规划总建筑面积730万平方米,规划居住总人口约6万人。其中产业用地45%,道路及生态绿地占30%,居住及公共设施用地占25%。
欲在德国借壳上市
“项目是园区发展的生命线,6月份就有企业要入驻。我们按照生态、低碳、环保、高端、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分析德国的优势产业和青岛整体产业布局的基础上,确定优先引进和发展节能环保与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同时加快引进和培育建筑设计、职业教育等高端现代服务业。”朱亚军介绍,“我们还想引进一所德国的大学。”
4月9日,辛北尔康普(青岛)机器设备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这是首家入驻中德生态园的德国独资制造业企业,青岛中德生态园的基础设施条件已达到德资企业相当严格的入驻要求。”中德生态园投资促进局的田维平告诉导报记者。
德国中心也将在2015年9月份完成施工,它是德国政府为企业国际化发展搭建的服务平台,迄今在全球范围内已建成7家。青岛德国中心是继北京、上海之后在中国落户的第三家,也是全球第八家“德国中心”
另一件让田维平兴奋不已的事情是,今年3月由德国经济能源部出资,首次为国外园区举行了投资推介说明会。“这是德国政府的首例,这充分说明了德国政府对于中德生态园区的重视。”田维平说。
朱亚军告诉导报记者,中德生态园驻德办事处也“尘埃落定”,确定今年5月份在德国慕尼黑市“巴伐利亚经济之家”挂牌试运行。“目前,已经派人员进行前期筹备,下一步加挂青岛市德国工商中心的牌子,在更广层面上加强对德的交流合作。”朱亚军介绍,同时,中德生态园联合公司也将在今年年内在德国借壳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