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主要分为三类:
1、传统观光型农业旅游。主要以不为都市人所熟悉的农业生产过程为卖点,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莱、赏花、采茶,享尽田园乐趣。
2、都市科技型农业旅游。以高科技为重要特征,在城内小区和郊区建立小型的农、林、牧生产基地,既可以为城市提供部分时鲜农产品,又可以取得一部分观光收入,兼顾了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
3、休闲度假型农业旅游。主要是利用不同的农业资源,如森林、牧场、果园等,吸引游客前去度假,展开农业体验、自然生态领略、垂钓、野味品尝,住宿、度假、游乐等各种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活动。
(一)国外农业旅游发展概况
随着世界人口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市病加剧,市民越来越怀念清新的空气、安静的环境、空旷的田野和绿色环抱的大自然氛围,回归大自然已成为一种时尚、一种趋势。于是,世界各国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们已经把目光投向了农场和村庄,建起了一个又一个农业公园,开发了多彩多姿的农业旅游,并且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农业旅游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源于欧洲的西班牙,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有些西班牙农场把自家房屋改造装修为旅馆,接待来自城市的旅游者前往观光度假,被认为是农业旅游的起源。
法国于七十年代兴起了城市居民兴建“第二住宅”,开辟人工菜园的活动,各地农民适应这一需求,纷纷推出农庄旅游,并组建了全国性的联合经营组织。近年,法国人推出新兴的“农庄旅游”业,全国有1.6万户农家建立起了家庭旅馆。3000多家农民还组成了一个联合经营组织,取名为“欢迎您到农庄来”,吸引了众多的游客。这种新兴的“绿色度假”旅游活动方兴未艾,每年可以给法国农民带来700亿法郎的收益,相当于全国旅游业收入的1/4。
美国的农庄,在当苹果、梨子、葡萄、西瓜之类的瓜果快熟的时候,各家农场就在报刊上登广告,招揽游客去农场摘水果度假,城里人热烈响应,纷纷根据广告上的示意地图开车前往。美国参加农业旅游的人数每年达到二千万人次,政府还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以保证农业旅游的健康发展。
澳洲的观光农业十分普遍,它的发展型态大多十分固定,一个展示中心,一片观光农场及一些展示表演并以牛羊等主要农牧之生活体验最为盛行。澳洲政府为了促进观光农业的发展,特辅导成立澳洲农业旅游组合。
意大利在1865年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味农业野趣,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作。意大利专供“绿色旅游”者饮食起居的农庄已有6500间。意大利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各级旅游部门利用本国本地区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吸引了大批欧美、亚洲及其他国家的旅游者。1995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800万人次,年收入近500亿美元,旅游业已成为经济领域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意大利旅游业中,有一支新兴的生力军——农业旅游,也称作“绿色假期”。它始于70年代,发展于80年代,到了90年代已成燎原之势。截止1996年初,意大利全国20个行政大区,已全部开展农业旅游活动,尤以托斯卡那大区更为突出,每年接待的国内外农业旅游者达20万人次。目前,农业旅游已与现代化的农业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新型生态环境及其他社会现象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综合性项目。它对农村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改善城乡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
在亚洲,日本的农业旅游是开展较早的。日本各地观光农业经营者们成立了协会,各地农场结合生产独辟蹊径,用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和各种具有特色的服务设施,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旅行社开发了丰富多彩的农业旅游产品,组织旅游者春天插秧,秋天收割,捕鱼捞虾,草原放牧,牛棚挤奶。参加者有农牧学研究人员、学生、银行职员、公司白领等,人均消费2.5至4万日元。日本岩水县小井农场是一个具有百余年悠久历史的民间综合性大农场。自1962年起,农场主结合生产经营项目,先后开辟了600余亩观光农园,设有动物农场,可以观赏到各种家畜在自然怀抱中的憨态,又能增加动物学的知识;牧场馆,每天定时挤牛奶表演和定时看奶油的加工过程,观赏之余,可以购买到各种包装精美而新鲜的奶制品;别具一格的农具展览馆,陈设有各式各样新奇古怪的农用机械,有的是现在使用的,有的是已被淘汰的,人们可以藉此了解农业发展历史和农机具知识,农场旁边,是由废机车改装成的列车旅馆,深受怀古思旧和青年人的欢迎。
近年来,国外农业旅游又向深层次发展,旅游者不仅“看”而且“干”,由过去欣赏结果,变为参与过程。真正体验农活的“原汁原味”。如一些旅行社,利用假期,组织城市游客到农村和农民共同生活,学习插秧和采茶,体验耕种和收获,分享农家乐的“插秧割稻旅行”或“采茶旅行”,收获的季节,旅行社会选出一小包稻米或茶叶给游客寄去,让大家亲口尝一下自己的劳动果实。如今,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如日本、瑞士、台湾等出现了更高级的农业旅游形式:租地自种。城里人在乡下租一块“自由地”,假日里,偕妻带子,呼朋唤友,到乡下的“自家地里”翻土耕种,施肥浇水,平时则由农场主负责照看农园。这种浅尝辄止的劳作和藕断丝连的乡村情怀,为忙碌和烦燥的城市生活平添了许多雅趣。
(二)对我国农业旅游的启示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应该把农业旅游的开展作为改善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变农村面貌的大事来抓,统筹规划指导,给以政策及资金扶持,为本地农业旅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如意大利政府对重要农业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和协调,使得他们能发挥区域地方特色;对开展农业旅游的,可以享受政府的有关农业低息优惠信贷和税收减免政策;由政府颁布一定的法令和规定,以管理和鼓励农业旅游;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等。农业旅游的开展,增加了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特产;增进了社会联络和充实、丰富了农村文化知识;增强了当地的经济活力;更主要的是保护了当地的自然资源,使农业得以持续发展;通过旅游,增加了其他财源向农业部门的转移,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2、规范农业旅游的运作
开展农业旅游不能凭一时冲动,追潮流,赶时髦,必须经过严密的市场调查,结合自身条件,精心选择开发项目。政府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保证农业旅游的健康发展,同时要鼓励农民建立行业协会,规范农业旅游的经营与管理。
如意大利规定:接待游客用房必须是非农业生产活动用房;游客的食物全部或大部分必须是本农场或当地农场的产品;农业旅游应以从事农业活动为主要内容;农业旅游主要利用农场的现有资源和条件,允许维修原有的庄园或别墅,但不准盖新的。为了保护旅游者的利益,规定向旅游者出售的当地农产品的质量和特性要进行评估和鉴定,出售价格应低于市场批发价。为了保证旅游者的安全,规定旅游者留宿地应有其活动范围的限制和考虑旅游者自我留宿的能力,向旅游者事先说明设备尤其是电器的使用方法等。总之,开展农业旅游须到各级政府旅游部门进行登记注册,并在通过考核后发放许可证书。
3、提高产品档次
农业旅游不能停留在“春天看花,秋天收果”的传统低层次产品上。要提高农业旅游产品的层次,一是要提高农业旅游的可参与性,参与性强是农业旅游的一大特点,让游客下地干农活,上树摘蔬果,下海捕鱼虾,上马牧牛羊;二是提高农业旅游的科技含量,在保持“农味”特色的基础上,加大科技在农业旅游项目上的应用;三是丰富农业旅游产品的内容,尽可能多地综合粮、果、蔬、畜、渔、草、花等农业资源要素,以丰富的产品组合吸引客流,延长其停留时间,提高其消费水平。
4、优化旅游环境
农业旅游项目大多位于农村或城郊,基础设施建设往往滞后,因而应加大道路、旅馆、餐厅、通讯、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传统农村脏、乱、差的局面。广大农业旅游从业者必须认识到,游客的大多数是城镇居民,必须确保在食、住、行方面适应城镇居民要求,并在此基础上突出购、娱、游等要素的农味。
5、确保接待质量
我国城乡生活尚有明显差距,为确保以城镇居民为主的游客的服务质量必须加强农业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技能的培训,摒弃某些不良的农村生活习惯,如不修边幅、礼貌不周、衣冠不整等,特别要纠正农民群众认为服务低人一等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