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空栈道在华山南峰西岩下面,筑在光溜溜的千仞绝壁上,真正接近90度,上望崖壁好几十米,下望至少二、三百米不见谷底,栈道宽仅三十多公分,一边完全空悬,我必须双手拿着相机,在狭窄的栈道往下拍照的时候,都觉得心跳加快。
每个人的安全带都有两个挂钩,同时挂在安全绳上的,但是安全绳中间都有铁柱,到了这些地方,要将其中一条安全带的挂钩取下去,挂在铁柱的另一端去,才能取下第二根安全带的挂钩,再挂过去。这是最危险的时候,不能同时取下安全带的挂钩,否则十分危险。
过臬臬椽,有一石桩,高三四尺,粗尺许,名“定心桩”。两名外国游客在我们的后面,正好经过定心桩,我回头给他们拍了一张。他们看起来虽然年轻胆大,也是非常小心地挪动,以前一度曾经传说日本的杂志报道,长空栈道每年有上百人坠下悬崖,但是都无法证实这个说法,我倒认为因为这里非常危险,大家都很小心,反而是很少出事的地方。
长空栈道西折第三段,筑路者在峭壁上凿出石孔,楔进石桩,石桩之间架木椽三根,游人至此,面壁贴腹,脚踏木椽横向移动前行。
往西拐过去,就是被称为“九节臬臬椽”,一条长六七丈,宽不足一尺,是用九节木椽搭成的。因山高气爽,气候多变,即使换上去不久的木板,看上去也会像朽木一样,故称“臬臬椽”。很多人形容“勇者如履长空,心旷神怡,怯者胆战心惊,屏气挪步”。由于长空栈道贴崖悬空,面对无尽的深渊,对探险猎奇者来说,长空栈道就是极具诱惑性和挑战性的。
这条木板其实很窄,走在长空栈道上,我用相机拍了一张自己的左脚照片,木板就差不多三个鞋子那么宽,往下看谷底,看不到底。
《说铃》也有记述说:“长空栈在半壁,广八寸,长十丈余,背空虚行。”
明代“后七子”之一的李攀龙《太华山记》记述:“出南天门向西就是栈道,栈虽有铜柱铁索拦护,然阔不盈尺。行二十余丈方至尽头。下折为井,高约三丈,旁出复为栈……。”
伸出一只脚,彷佛踏在远处的山峰之上,面对无底深渊,其实还是比较恐惧的。吴同春《太华双游记》把栈道这种情形描述得更为形象:“垂双索下坠,行则面壁,臂缘索,足横移,踵常落板外……”
大部分人都不敢面对外面,而是双手紧握铁索,面朝石壁,背朝外面。不过想要体验一下惊险刺激的感觉,看看远处的风景,只能像这位外国游客一样,才能有感觉。
第三段的长空栈道走完木板道,就是一个小小转弯,走在了石壁上凿出的凹处上,这里感觉更加惊险,好多人吓得不敢过去,即使能走的,也是胆战心惊的。
最难的是要在来往的人要在这里错过,双脚只有前掌踩在凹处的,还会时常滑出去凹处之外,可谓险险环生,所以这里最好是避让一下,不在在此处错过。
走到尽头,开始沿着石阶往上攀爬,虽然这里也是垂直九十度的向上,不过边上有树木,到这里反而感觉安全了很多。
站在这个垂直的地方,往后面的下方看去,一名外国游客还在慢慢地走着,对比远处的群峰,这个角度能体现出长空栈道的险峻之处。
这是铁锁链和安全绳,大家要注意手只能抓在铁锁链上,安全带才能挂在细细的安全绳上,手不能抓那里,否则反而不安全。
上去之后,只见一处宽敞的平台,外面有松树等树木,显得非常安全,大多数人到这里才松了一口气,可以放心参观一下,平复一下一直悬着的心。
平台上有道教神龛和古老的石室——“贺祖洞”,传说是华山派第一代宗师,元代全真派道士贺志真在这个石室静修的地方。想当年,在坚硬的岩石上一锤一锤地凿出这么一个大的石室,难度是相当的大。很多人将“贺祖洞”与金庸小说中的情节对号入座,因此“贺祖洞”被认为是华山派剑宗风清扬的隐居之地。
其实,金庸先生也许就是根据这里的历史传说,虚构了华山派剑宗风清扬这个人物。抬头向上可能去,石壁上方,有民国时期的名家,在岩石上刻下的“履险如夷”四个大字。
这个石壁很高,几个松柏长在石缝里面,显得非常的顽强,但是,往上还是无法看到南峰的山顶。在洞的西南半山上,有一倒坎绝崖,上刻“全真崖”三字,可惜没有长焦,无法拍到这三个字。每字三米见方,其字古朴刚劲,刻工精湛。此崖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悬空向里,是谁又如何把这样的大字镌刻在崖壁上呢?这个至今还是一个谜。
石壁下面,有一处泉水池,写着“神仙水洗手”,一看颇似近代的书法的拙作,虽然水池有水,不过似乎没有见到流动的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