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能装多少人?
国庆期间,陕西省旅游局给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2012年10月2日当天,华山接待游客3.9万人次,同比增长49%。
而事实上,这座以奇险而闻名天下的山峰,主风景区面积仅为0.44平方公里,游人能到达的游览面积也不过60平方公里。而早在10年前,华山游客的最大核定量便已为1.5万人。
一切都在为那场混乱埋下潜因。10月2日,数万游客被困华山,难以计数的人亲历了惶恐的一日,而游客董立文夫妇被捅伤事件,更为整场闹剧留下最悲伤的一笔。
在游客的讲述中,那混乱的一天正逐渐清晰,然而谁来为这场人祸买单?仍是待解之谜。
山顶观日出:稍挤就会有人坠崖
10月2日清晨6点,海拔2090米的华山东峰山顶,一群衣着单薄的游客在山风中瑟瑟发抖:"好冷。"
他们正强忍寒冷,等待日出。
当时山下温度16度,山顶10度。御寒的军大衣已被一扫而空。有游客称,山顶旅馆一个床位涨到一千多,帐篷600,睡袋100。
夜爬华山的成都游客郑琳薇一行四人,此时从北峰走到东峰。一路很多地方是在山石上凿出的小坑,保护设施仅有一条铁链。旁边稍平一些的山体上,有人搭起了帐篷,旁边就是悬崖。路旁走动、路边休息的人非常多。
她艰难地挤往华山东峰观景台,这里居高临险,是观日出的最佳位置。
有一处石梯通往观景台。但工作人员不让上,而是要求人们前行50米再左拐。那是一个斜坡,没路,只有一条被游人踏出的小径。最后她是手脚并用,被同伴推上去的。
在人群中,她想起了爬上来时偶然回头看到的场景:身后全是密密麻麻的人头,根本看不到路面。在这样的情况下,上方一人坠落,下面的人就会被带下去。
观景台上人头簇拥。挤在人群中,山西游客兰馨感觉呼吸艰难,同时有些心慌。观景台是一块面积很小向外伸出的石台,被人占满;更多游客站在平台下的斜坡上,层层叠叠,几无立锥之地。下面就是悬崖。"稍微挤一点,肯定有人从前后掉下去。"
以"天下奇险第一山"闻名的华山,是中国五岳中登山难度最高的山峰。因地势险峻,常有游客在这里坠亡。2002年10月3日,一天之内,华山就有三名游客坠崖,其中两人死亡。
如果从东峰坠山,根据地形判断,几乎必死无疑。
交织着期待、恐惧、紧张的复杂心情,满山游客等待着日出。不久,天光渐亮,但或许因为疲惫,或许因为寒冷导致的麻木,看到日出的那一刻,人群中只是稍微激动了一下,没有迸发出想象中的欢呼。
郑琳薇等人试图用着相机和摄像机拍摄,但这显然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镜头所及,全是人头。
下山索道站:排队四小时
上山时,绝大部分游客走的是东线,这是华山的经典登山路线,即玉泉院-回心石-千尺幢-百尺峡-苍龙岭-金锁关,再上华山中峰、东峰、西峰、南峰。
他们知道国庆人多,但身临其境,才发现人多到何等程度。进山门时,兰馨和郑琳薇没看到任何预警。往上走,每到险要处,游客就骤增。人们一个接一个用手抓着旁边的铁链小心攀爬,速度缓慢。有的地方接近垂直,后一个游客的头往往在前一个游客的屁股下面,有人是"一路闻着屁臭"爬上去的。
"当时我很害怕。"兰馨说。在一条新路上,她问什么时候到头,工作人员答:20分钟。边走边问,答案同样。一走就是好几个小时。
"一路被骗。华山管理混乱,工作人员不知道前方情况,给游客很多误导。"她抱怨。
但尽管如此,上山时,游客的情绪还是稳定的。"十一,大家都觉得正常。"
然而下山时,他们很快感觉到了不正常。
看完日出,体力不支的游客开始涌向华山北峰索道。北峰比其他几座顶峰低(海拔1614米),却更陡,三面绝壁,仅一条山岭通往南边。
上午11点,排了半小时队,郑琳薇在这里坐索道下山。到达山脚,她看到索道上行处的排队者延伸到一百多米外,工作人员端着扩音器大声维持秩序,场面已近失控。
在下山的游客庆幸逃出人海时,更多的人涌向景区,试图进山。
看到人潮汹涌,内蒙古游客董立文决定:放弃索道,和家人从东线步行上山。
很快他就后悔了。在稍开阔一些的路面,上山路排了1-2列游客,下山路也排了好几列游客。上山的速度如同龟爬,而在他们上爬的一两个小时里,下山队伍基本纹丝不动。
一路上,不断有上山游客折返,汇入下山队伍中。
在华山著名的险道苍龙岭前,烦躁的董立文放弃了前行。此时,游览完毕的游客和“半途而废”的游客都准备下山,北峰索道口迎来了人流高峰。下午4点,索道口聚集了两千游客,需要排三小时队。再往后,得排四小时。
下午6点,董立文到达北峰。在索道口,他看到了可怕的一幕:入口处,四五个劳累不堪、声音沙哑的保安围成人墙,死死地抵住游客,隔一阵放一批。
入口外围,黑压压的游客呈扇形散开,占满北峰山头。人与人前胸贴后背,密度像沙丁鱼罐头。孩子的哭泣、老人的呻吟汇成一阵阵声浪,母亲"注意孩子"的高喊不时传出。董立文妻子被挤得几乎两脚离地。
西线逃离路:游客被打得头破血流
索道之外,许多游客被分流到华山西线,步行下山。
华山西线是沿以"智取华山路"在1980年代开凿而成。1949年,解放军正是从这里攀上北峰,歼灭了固守华山的国民党残敌。这条路平时多是登山爱好者所走,比东线陡得多。
在北峰索道站,工作人员劝说重庆律师林玉成放弃索道,从西线下山。理由是,坐索道排队时间太长,如果徒步,西线比东线距离短。他省略了西线比东线陡这一事实。
无奈之下,林玉成留下几个老人和小孩排队坐索道,和其余三十余人步行下山。
而听信了另一位工作人员"徒步下山只要一个半小时"的谎言,纠结很久后,兰馨也和家人徒步下山。此前,她一直担心五十多岁的母亲能否承受长时间山行。
中午1点多,下到半山腰,突然不准下行,只允许上行。下山的游客像绵羊一样傻傻地等待,一个性子刚直的男游客忍不住与保安发生冲突。几个穿浅蓝色制服者冲上去拳打脚踢,兰馨看见,这个为大家出头的游客很快头破血流。
打完之后,路通了。
但很快,西线大拥堵开始。从下午3点半到5点的一个半小时里,队伍只向前推进了150米。
林玉成估计,至少1万人被引到了西线。背着大包站在山路上,猛然抬头,一眼望不到头的人梯在山体上一字宕开,这幅"壮观"景象让他难以忘怀。
其间,他通过114给陕西省旅游局打电话投诉。后者称,下午两点后,华山景区已不再放游客上山。但他看到,依然不断有人在往上爬。
中途,一个八九岁的小孩昏倒了。"快救孩子!"人群中勉强闪出一条窄道,父亲背起孩子,以最快速度往下走。兰馨发现,没有一个工作人员上去帮忙。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下午6点,天快黑了。走夜路下山是大忌,堵在山路上的游客开始恐慌,抱怨声起此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