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餐厅是北京的第一家西餐厅,是在红色年代里成长起来的那代人的深刻记忆,
在“老莫”
从旋转门进去,踏台阶而上,进入到一个宫殿般的世界:高达七米的屋顶,华丽镀金的大吊灯,四个青铜大柱子如主心骨一样立于中央;身穿黑色“布拉吉”连衣裙、外罩纯白小围裙的服务员站在桌边,桌上铺着浅黄色的桌布,摆放着高脚玻璃杯、暗红色的方形餐巾。整个餐厅,既华丽贵气,又古朴庄重。
北京莫斯科餐厅,留有在红色年代里,成长起来一代人的深刻记忆,大伙儿亲切的称它为“老莫”。“老莫”是北京第一家西餐厅,历经了五十五年风霜的洗礼,你在这里仍能寻到解放初期的怀旧风格。在苏联的帮助下,1954年老莫建成开业,请的都是苏联的大师级厨师,大厅金碧辉煌,如今因氧化而变成深青色的四个大铜柱当时是金黄色。不仅建筑风格是俄式的,室内装饰也是俄式的。大厅墨色的柱子上雕刻着各色动植物花纹,天花板上装饰的雪花图案让人联想到俄罗斯北方多雪的冬天。前方墙壁的两侧,持枪的猎人和小鹿雕塑则使人联想起南俄大草原的狩猎生活,甚至连天花板上的吊灯,都是苏联时期购进的正宗俄式灯具。
刚刚开业的时候,“老莫”餐具器皿都是银质的,菜品全是俄罗斯宫廷菜,要凭专门的餐票才能进来就餐,门口的门卫是从军区部队调来的保卫人员。七十年代,老莫的银质刀叉等餐具渐渐被客人“顺”走,流失严重。到八十年代初,老莫收起为数已不多的银质餐具,全部代之以普通餐具,银器只在接待贵宾时才拿出使用。改革开放后,顾客猛然多了起来,餐厅里的桌子全坐满了,外头等候就餐的人像抢购一般拿号,这一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五十多年来,老莫餐厅的基本格局没有什么变化,当你推开大门,你就会被里边的浪漫气氛所感染。血色的年代,血色的浪漫。
俄罗斯是个寒冷的国家,所以俄罗斯的菜色,多以奶油,黄油等作为辅料。奶油烤鱼、奶油蘑菇汤、奶油烤杂拌……唇齿间,满溢着奶油的香气,口唇中,留下的是柔软的回味。现如今,
大宴会厅前方的墙壁上,正中央是俄国著名画家列维坦的《深渊旁》。这位生命如流星一样短暂璀璨的画家,却用画笔描述了一个永恒的俄罗斯的古老民间传说。悬挂在门厅的还有他的另一幅作品,名为《金色的秋天》,画幅就像是以鲜见的绚丽色彩唱出的秋的颂歌。而他的一幅描述春天的《三月》则悬挂在圣彼得堡厅,一春一秋,相得益彰。当然,能够有资格挂在“老莫”的,还有其他著名的俄国画家的作品,比如库茵芝的《白桦林》。
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令人难忘的作品,都出自北京展览馆工作人员之手。虽然不如原作珍贵,却体现出中国人对俄罗斯文化的情有独钟。
有人说,莫斯科餐厅见证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历史时期,尤其是从它开业之初到中国改革开放蹒跚起步的那段复杂而又丰富的历史。
餐厅里,随处摆放的,是
在五十年前的北京,如果没有去过“老莫”,你算不上老北京的“顽主”;现在,“老莫”仍然经常接待官方安排的重要人物,但它早已不再是特权阶层才能来的神秘地,来“老莫”寻找苏联记忆的顾客越来越多样化,有商人、年轻白领、寻常百姓。曾压倒一时的苏联文化,对老一代来说,是熟悉而温暖的记忆,而在年轻一代那儿,却可能成为陌生而疏离的隔阂。当下那个全新的俄罗斯,对于“老莫”也是如此遥远而纷杂,回首夕阳下隐隐只能看清轮廓的“老莫”,你会感叹于那被定格在“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的“血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