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服饰 > 街拍 > 27个省会城市首位度排行 看长沙与武汉PK

27个省会城市首位度排行 看长沙与武汉PK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7-26 16:53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27个省会城市首位度排行 看长沙与武汉PK

2016-03-29 08:51来源:搜狐焦点长沙站

原标题:27个省会城市首位度排行 看长沙与武汉PK

成都、武汉、长沙被列为主要经济大省中“首位度”最高的省会城市之列,尤其是成都的首位度高达6.4,成都GDP是省内第二大城市绵阳的6.4倍,武汉则是省内第二大城市宜昌的3.2倍,长沙是省内第二大城市岳阳的2.95倍。

在GDP超过一万亿的经济大省中,长春、武汉、成都、西安、长沙占全省的比重是最高的。

本榜首位度计算方法为: “省会城市”/“非省会城市中GDP最大的城市”。

长沙作为湖南省省会,是湖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湖南区域发展中具有引领和服务全省发展的重任。2015年,长沙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首位度呈现稳中有升态势,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带动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一、长沙经济首位度发展现状

(一)首位作用凸显,长沙以较少土地和人口创造了较多发展成果。

2015年,长沙以全省1/18的土地面积和1/10的人口,创造出全省29.3%的经济总量、28.6%的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5%的固定资产投资、30.7%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的金融机构存款、50.9%的金融机构贷款、44.2%的进出口总额,长沙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明显。

(二)纵向比较,主要指标首位度呈现有升有降格局。

当前,长沙主要指标首位度总体保持稳定,在高基数上呈现有升有降格局。与2014年相比,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出口总额、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等指标首位度提升,其中进出口总额、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第二产业增加值等指标首位度提升相对较快,分别比上年提升3.7、1.6、0.6和0.6个百分点。

与上年相比,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等指标首位度出现回落,其中地固定资产投资首位度回落0.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位度回落0.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贷款余额首位度回落0.6个百分点。

(三)横向对比,首位度与经济发展状况基本匹配。

总体来看,长沙首位度排位与经济总量排位基本匹配。2015年,长沙经济总量居省会城市第6位,经济总量首位度居第10位;从中部省会城市看,长沙经济总量及其首位度排位均低于武汉,居第2位。

二、长沙与武汉经济首位度比较

经济首位度反映区域产业发展和资源聚集程度。寻找一个合适的参照城市,对于判断长沙当前经济首位度状况、存在的问题及未来走势具有参考价值。

通过比较,选择武汉作为参照城市,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一是武汉与长沙发展条件相似。武汉和长沙同处中部,2015年经济总量分别居中部省会城市第1和第2位,在26个省会城市中分别居第2和第6位,经济结构和发展条件类似。

二是湖北省和湖南省发展接近。2015年,湖南省和湖北省地区生产总值为29047.02亿元和29550.19亿元,分别居全国第9和第8位,常住人口、土地面积等指标也较为接近。

三是武汉发展经验对长沙有借鉴意义。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较快,首位度排位较高。2015年,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首位度居省会城市第5位,远高于广州、杭州和南京等城市;同时,其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整体实力高于长沙,2015年武汉在经济总量过万亿的基础上实现8.8%的经济增长,其发展对长沙有许多借鉴之处。通过对比“十二五”时期两个城市首位度,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长沙首位度相对偏低。当前,长沙主要指标首位度与武汉差距较大,所选取的7个指标平均差距为9.1个百分点。2015年,长沙除第二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两个指标首位度低于武汉2.3和2.7个百分点外,其它指标首位度相差较大。其中长沙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区生产总值等指标首位度差距在10个百分点以下,分别为5.8和7.6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进出口总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指标首位度差距更大,是长沙发展的软肋。如2015年长沙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690.15亿元,仅为武汉的66.3%,首位度比武汉低14.8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为806.47亿元,仅为武汉的46.1%,首位度比武汉低17.4个百分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718.95亿元,仅为武汉的57.7%,首位度比武汉低12.8个百分点。总体来看,长沙经济首位度依然偏低,未来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从原因看,土地面积、人口规模及其首位度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首位度的重要指标。长沙城市面积略大于武汉但城区面积小于武汉,而人口首位度方面,长沙常住人口首位度低于武汉7个百分点左右。总体看,人口首位度相对偏低是导致长沙经济首位度偏低的重要原因。

第二,长沙首位度提升不快。长沙主要经济指标提升幅度总体落后于武汉。“十二五”期间,长沙经济首位度提升0.7个百分点,低于武汉1.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长沙第二产业提升幅度低于武汉3.1个百分点。2013年,长沙市委提出 “三倍”发展目标,确定未来五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首位度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首位度比上年提升0.4个百分点,低于年均1个点的预期目标,且近年来所面临的下行压力较大,地区生产总值首位度提升幅度不快,要完成目标难度较大,需进一步加快发展。

第三,首位度提升动力呈现转换。“十二五”期间,长沙主要指标首位度走势与武汉大致相同。从产业发展看,“十二五”期间,长沙和武汉首位度提升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分别提升4.3和1.2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首位度分别下降4.0和1.6个百分点,显示新型工业化快速推进对两市首位度提升作用明显;从未来发展看,第三产业有望成为拉动首位度提升的主动力。从需求看,消费保持相对稳定,而投资下降较为明显,“十二五”期间,长沙和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位度分别下降1.0和0.7个百分点,而固定资产投资首位度则下降7.6和8.0个百分点,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大格局下,对中心城市消费的分流作用相对有限;而投资首位度均有所下降,改变了以往提升较快的态势。

三、长沙“省会城市GDP占全省比例”情况

不过,光看首位度,还不能完全体现一个省会城市在省内的强势指数,另一个指标也比较重要,就是省会城市GDP占全省比例,可以反映出一个省会城市对全省经济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