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服饰 > 杂谈 > (收藏)古代服饰颜色等级

(收藏)古代服饰颜色等级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3-22 02:03 编辑: 网络 查看:

    从文献记载可知,西周至春秋时期,人们已经产生了用服装颜色区分尊卑的观念。周代的礼乐制度确立以后。颜色用以区分等级的功能日益增强,其使用范围主要是奴隶主贵族的车马服饰。服色以赤、玄二色为尊。《诗经·曹风·候人》:“彼其之子,三白赤芾。”毛传:“大夫以上,赤芾乘轩。”《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亵服。”古时大红色为“朱”,是很贵重的颜色,“红”和“紫”同属此类。除赤色以外,玄色也被周人视为贵色、吉色,贵族常用黑色衣料来制作礼服,于祭祀、婚仪、冠礼等庄重场合穿着。《苟子·富国篇》:“诸侯玄衣冕。”《诗经·小雅·采菽》:“又何予之,玄衮及黼。”《礼记·玉藻》:“天子玄端而朝于东门之外”,“诸侯玄端以祭”。
    先秦时期虽已产生了以服色区分贵贱的观念,但只能区分贵族与庶民、奴隶之间的界限,而不能严格区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间的等级差别,还未形成以服色区分社会成员的具体身份和官职高低的等级序列。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封建制度已经确立,门阀制度也当盛行,颜色的等差变化随之进一步展开,用颜色区别社会等级在此时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但不够严格,尊卑混用的现象时有所见。区分官员职位高低的是他随身佩带的印绶的颜色。绶,据祈南汉墓出土的石刻画像来看,这东西挂于腰间,是一种系于印纽的织有丙丁纹的丝绦,“长一丈二尺、阔三尺”,长宽之制,大而醒目。它由不同的颜色和绪头多少来分别等级,和官印一块由朝廷颁发,通称“印绶”,死后还要缴还上去。官员平时把官印纳入腰侧的革制“囊 ”,而将绶带垂于腹前,有时也连绶带一并放入囊中。当时绶带的颜色成了社会身份、官职高低的最鲜明标志,这在先秦是不曾有过的事情。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相国、太尉、大司马、大司空、太师、太傅及前后左右将军,“皆金印紫绶”;秩比二千石以上的高官“皆银印青绶”;秩比六百石以上的官员“皆铜印黑绶”。《后汉书·舆服志》记载东汉帝王官员印绶的等级颜色说:“乘舆(皇帝)黄赤绶”,“诸侯王赤绶”,“诸侯贵人、相国皆绿绶”,“公侯将军紫绶”,“九卿 、中二千石 、二千石青绶”,“千石、六百石黑绶”,“四百石、三百石、二百石黄绶”。
    隋唐以后,服色等级制度高度强化,服裳颜色形成了一个严格的等级序列,哪一种身份的人穿着哪一种颜色的服裳,皆有定制,不得错乱、“僭越”。这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品色服”制度。公卿高官衣着朱紫,荣宠显赫;工 商、皂隶、屠沽、贩夫身穿白衣,寒酸卑贱,无异于囚徒穿上囚衣。“品色衣”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周,但其使用范围小,也并未形成一种制度。

    至隋朝,不同品级的官员之间,服色被严格区别开,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穿紫袍,六品以下的官员分别用红、绿两色,小吏用青色,平民用白色,而屠夫与商人只许用黑色,士兵穿黄色衣袍,任何等级都不得使用其他等级的服装颜色。

    到唐朝武德年间,服饰礼仪沿袭隋制,但有所创新,规定亲王及三品以上“色用紫”,四品、五品“色用朱”,六品、七品“服用绿”,八品、九品“服用青”,流外官、庶人 、部曲、奴婢“色用黄、白”。(《新唐书·车服志》)上元元年,高宗又“敕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并金带;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并银带;八品深青,九品浅青,石带;庶人服黄,铜铁带”。(《旧唐书·高宗纪》)这一规定极其详细,使九品之官服色各异,所有社会成员的等级身份、大小官员的品秩序列都显示得清清楚楚,从此正式形成由黄、紫、朱、绿、青、黑、白七色构成的颜色序列,成为封建社会结构的等级标志。当时社会上穿紫袍者煊赫,着青衫者寒酸,上下之间,若隔重重天。自居易《琵琶行》诗云:“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便知自居易当时是卑微的八九品小官。唐诗中还有许多此类以服色代指人物者,如“雪中退朝者,朱紫尽诸侯”(《白氏长庆集·秦中吟十首·歌舞》),“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卖炭翁》)。
    北宋时期,官员的品色服因袭唐制。宋初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服紫,三品至五品的官员服朱,六品至七品的官员服绿,八品至九品的官员服青。(《宋史·舆服制》)宋神宗元丰年后,更改为四品以上的服紫,六品以上服红,七品至九品服绿。尽管服色有所调整,但品色服制度仍被严格遵行。到了南宋,服色的等级界限被冲垮,百官公服尽著紫窄衫,且无品秩之限。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说:“至渡江,方着紫衫,号为‘穿衫尽巾’,公卿皂隶,下至闾阎贱夫,皆一律矣。”辽、金、元各朝因为游牧民族称制,服色风尚为之大变以外,其他各朝代都将这种颜色的等级妙用一直延续下来,并加以严格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