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的目的,无非是对自然景观的景仰和异于自身的生活方式的感悟。
香港之行,拉近了所谓国际化大都市的现实与影视印象的距离。但凡领略过北京大气的人,初到香港,可能都会被拥挤的高层建筑、狭窄的街道所压抑。燥热的天气、繁忙的路人、栉比的小店、各色人群,初初的感受把度假的喜悦一扫而光。沉静下来,细细反思,我所在的是一个大都市,一个资源匮乏但发展迅速的城市,我不能以看待自然的方式来看待城市,我需要在这个城市体味的是他与北京的不同。
只要有心,总会有所发现。
所谓的自助游,总要借助公共交通工具的。地铁出行,自然是首选。
干净的环境,宽大的车厢,充足的冷气,上下班高峰时期也不甚拥挤的人群。较之每日要在北京地铁搏命的生活,我一再感叹香港地铁的先进。仔细对比,发现了这些不同:
1.香港地铁长度很长,北京普遍只有6截车厢。同时香港地铁的车厢宽度更大一些。这意味着香港地铁的运力更大。
2.同站台的换乘。香港的很多换乘站台,同站台是不同的线路,而北京的换乘,同站台必定是同一线路的不同方向。
如果说北京地铁是受一二号线的影响,决定了地铁每车必定六截车厢,宽度也一定。那么近几年新建的那么多新线路,不能有所变更么?每天坐四号线,从原来的上车就有座到现在的不一定能挤进车门,只用了短短的両年时间。新线路不能用更长更宽的车厢吗?设计者没有长远眼光么?
不是吧!
中国行政决定者的思维逻辑是:沿用原来的既定模式是不会犯错误的。如果有革新,必定会承担失败的风险:成了功劳不一定是我的,但败了一定会有责任;因此,沿用原有思路是不会出错的。于是,所谓调查,所谓的革新,都成了鬼话。决策者缺少了担当,还能指望有所变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