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自驾游 > 西藏自驾游注意事项及如何预防高反

西藏自驾游注意事项及如何预防高反

来源:网络转载 2015-11-19 13:24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1、走川藏线尽量用越野车,虽然近两年大部分路段已经修的不错,经验丰富的司机轿车也勉强能过,但因川藏线很多路段地质结构复杂,塌方事件时有发生,遇到暴雨更是难行,开轿车去会增加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2、不要开太高级的车去,因为西藏很难加到97号及以上的汽油。车况要自己心里有数,自己不会修理就别开老爷车去了。而且进藏后配件很难及时买到。07年去西藏途中就发生过刹车分泵锈死导至刹车盘过热,刹车油气化,刹车失灵。配件买不到,路边修理店怕担责任拒绝修理,最后还是自己费了几个小时拆下来修理的;

3、轮胎要好,至少前面两轮要9成新以上,藏区路窄,突然爆胎很危险。另外在海拔四、五千米换胎很累的,也许换完胎高反就来了。出发前和途中休息要经常检查轮胎气压(包括备胎);

4、同行最好两部车,单车遇意外情况不能及时救援;车多人多意见又难统一。每车要有两个司机,至少要有一个是有跑长途经验的。就上下班开过车的千万别单独贸然单车进藏;

5、在川藏线开车一定要守规矩,要礼貌行车。在看不见前方的弯道上要减速慢行,不要占对方的车道。超车要看清前方路面,友好超车。一般情况下,只要路况允许,前方的车都会主动让道的,这时应该在错车时按单音喇叭答谢。有些人仗着自己车好技术好,长按喇叭催促,强行逼近切入,这既不礼貌,也非常危险。另外西藏的牦牛和绵羊都是放养,经常横穿马路,看到远处有牛羊一定要减速慢行,撞死一头牦牛没几千甚至上万元是脱不了身的;

6、遇到下坡较长的路段要用低速档控制车速,避免长时间刹车,刹车盘过热失灵;

7、在海拔4500米以上路段长时间行车,最好把节温器拆掉,因为节温器开启温度大多在85—90度左右(节温器上有标注),但在海拔5000米处水温只要80多度就会沸腾,此时节温器尚未打开,水箱冰冷,发动机因温度高于冷却液气化温度而开锅。当然,也可以换一个开启温度为82度的节温器,使用沸点较高的防冻液(不加水);

8、路上停车看风景或遇塌方堵车等情况时,要将车停放在地势较平坦、开阔的地方。尽量不要停靠山崖边,防止塌方或飞石。特别注意不要在已经出现滑坡现象或碎石滚落的路段停车,也不要把车停在视线不好的弯道上;

9、出发前最好备上拖绳和电瓶搭电线,为自己准备,遇到需要帮助的也可做点好事。在高原行车互相帮助的风气还是很普遍的;

10、合理安排旅游时间和行程。一是避开雨季,从本人几次西藏自驾游经验看,最好是在9、10月份去西藏,景好路也好。二是坚决不赶路,不开夜车。在陌生地方夜晚开车不仅易出事故,也增加了被劫的概率;三是合理选择住宿点,逐步适应高原缺氧环境;

11、路遇加油站尽量加满油,现在虽然沿途加油站很多,加油一般不成问题,但保持油料充足可以应付堵车(堵在高原可能需要发动车子取暖)、下一加油站缺油等突发情况;

12、其它如行车系好安全带、驾车双手握方向盘、雨天减速慢行等常规驾驶常识略去不提。

 

关于预防高原反应:
1、认识高反,大部分人初到高原,或轻或重都会有高原反应,不要因恐惧而精神紧张。高原反应主要表现为: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度,出现头疼、头晕、眼花、耳鸣、全身乏力、行走困难、难以入睡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面色及口唇发紫或面部水肿等症状。

 

2、进藏前一个月(至少一周)停止大运动量锻炼,保证充足睡眠,良好饮食。对自己信心不足的可以提前服用高原红景天(心理作用大于实际作用);

 

3、进入高原地区后,更要休息好,在身体适应前不要喝酒、洗热水澡。说话轻、走路缓,动作慢。主动深呼吸、大口喘气也是缓解缺氧的好办法;

 

4、合理安排行程,逐步升高中途住宿点海拔。初次驾车进藏最好别走青藏线进藏,可以从青藏线出藏;

 

5、要尝试尽量食用当地的高原食物,如牦牛肉、酥油茶、糌粑等,同时多喝水;

 

6、如出现头疼、口唇发紫,这是高反的轻度症状,基本上90%以上第一次进藏的都有。此时可服用葡萄糖针剂,从我数次进藏的经验看,葡萄糖针剂效果很明显,对高反敏感的人进高原后每矿泉水瓶兑2—3支葡萄糖,一天喝四瓶(糖尿病除外),基本可保无虑;

 

7、症状严重的可服用高原安、西洋参含片、诺迪康胶囊、复方丹参滴丸(早、中、晚各10粒舌下含服)等,头痛的可服用阿司匹林;

 

8、万一如果症状很严重,特别是出现呼吸道感染、腹胀、水肿、气胸、呼吸困难甚至昏迷的要及时去县级以上医院救治。有条件的及时回到低海拔救治疗养。

 

以上经验仅供参考,如有意外概不负责。


                                   青藏高原摄影

                                     20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