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风土人情 > 求中国西部风土人情介绍。

求中国西部风土人情介绍。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3-21 09:10 编辑: 网络 查看:

甘肃——兄弟民族
  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表明,全省共有汉、回、藏、东乡、土、满、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等45个民族,其中回族人口最多,超过100万人。东乡族、裕固族和保安族为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
○直爽欢快的保安族
保安族是甘肃特有的三个少数民族之一,总人口约1.3万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目前主要聚居在临夏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保安族是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其生活习俗、礼仪礼节、起居卫生、饮食禁忌、丧葬节庆与回族、东乡族基本一致。值得一提的是热闹非凡的婚礼。保安族的婚礼,自始至终突出一个“闹”字,娶亲闹,送亲闹,迎亲闹,白天闹,晚上闹,“婚礼三天无大小”,闹得人心花怒放,闹得人流连忘返。故谓之“热闹非凡的婚礼冠军”,可以说毫不过分。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哭婚”、“唱婚”、“骂婚”等习俗相比,“闹婚”正是保安族婚礼与众不同的特点,其中充分体现了保安族直爽欢快的民族性格。

○能歌善舞的裕固族
  裕固族为甘肃省三个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集中聚居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现有一万多人,裕固族是一个有着悲壮历史的古老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裕固族可上溯至唐宋时期的回鹘,后历经战乱,东西迁移不定,一直到十六世纪初才迁移到祁连山下定居下来。
  裕固族因其族源和习俗差异而有东西部之别,但大都信仰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教义。悠久的历史和几经迁徙的艰苦历程,培养了这个民族刚毅、勇敢的性格和博大的胸怀。裕固族人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在服饰、饮食、婚嫁、丧葬等方面都保留着独具民族特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尤以能歌善舞称著于世。即以裕固族的婚礼为例,就有《戴头面歌》、《哭嫁歌》、《送亲歌》、《迎亲歌》、《猜情歌》、《敬酒歌》等等,整个婚礼的进程中迎亲的唱,送亲的唱,新娘唱,新郎唱,独唱,对唱,合着唱,歌声起伏,不亦乐乎。

○热情好客的东乡族
  东乡族是以世居临夏地区东乡县而得名的甘肃特有的三个少数民族之一,总人口约4万人。东乡族的族源主体是元代来自中亚地区的撒尔塔人,在历史上是一个族教密不可分的民族。伊斯兰教在东乡族的形成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对东乡的历史发展、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一直产生着重大影响。东乡族人民世世代代都是虔诚的穆斯林。其基本信仰、宗教功课、宗教礼仪等方面与回族几乎完全一致。
  东乡族人民世居交通闭塞、贫瘠落后的山区,自元以来深受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生存环境的恶劣历练着东乡族人民吃苦耐劳、正直朴实、敢作敢为、聪明机智的民族性格。东乡族群众的生活虽不富裕,但却特别热情好客。对远道来的客人,一般都要倾其所有热情招待。客人进门,马上请到炕上敬茶敬饭,主人则在一边殷勤招呼,自己不吃不喝以示尊敬。待客的食品多为油果、手抓羊肉与炖鸡。鸡按部位分为13块,鸡尾最贵重。只有长辈或最尊贵的客人才能吃鸡尾。东乡族的好客,甚至达到了自己家里无米下锅,也要烧一碗开水双手端给客人的地步,其淳朴挚诚,着实令人感动。

甘肃——风俗习惯
○姑娘追
  在辽阔的阿克塞草原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骠悍的小伙子在前面飞驰,美丽的姑娘扬鞭策马在后面紧追不舍。这就是哈萨克牧民特有的文化节目“姑娘追”。
  “姑娘追”在哈萨克语中叫“克孜库瓦尔”,是一种青年男女十分喜爱的娱乐活动。举行这项活动时,先由青年男女中的一方发出赛马邀请,而后两人双双骑马向指定地点缓步并行。途中小伙子可以向姑娘调笑逗趣,姑娘却不能生气。但一到达指定地点,小伙子就迅速举鞭策马向回跑。此时,为了“报复”小伙子的戏谑,姑娘亦扬鞭回马,紧紧追赶小伙子,被追上的小伙要接受姑娘轻轻的鞭打。这种活动,往往会促成青年男女的爱情。
  甘肃的哈萨克族是本世纪30年代从新疆迁来的,现主要居住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游牧于祁连山下的哈萨克族保留了本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风情。“姑娘追”便是其中一项饶有风趣的文娱活动。

○花儿会
  “花儿”是流传在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广大地区的民歌。“花儿”又称“少年”。男青年唱的叫“少年”,女青年唱的称“花儿”。据说,“花儿”至少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内容丰富多彩,形式自由活泼,语言生动形象,曲调高昂优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深受回、汉、藏、东乡、土、撒拉等民族的喜爱。
  莲花山位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境内,素有“花儿故乡”之称。这里一年一度的“花儿”盛会,吸引着临夏、定西和甘南藏族自治州等地成千上万的男女歌手和群众。每年从农历六月初一在莲花山下的足古川聚会开始,经过游山对歌进入高潮,再转入王家沟门夜歌,到六月初六紫松山敬酒歌别,整整六天五夜。这期间歌手们风餐露宿,相互赛歌,交流思想和感情,极一时之盛。

○临夏穆斯林民俗
  临夏有回、东乡、保安、撒拉等伊斯兰民族,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临夏穆斯林的先民是唐宋时期来华互市并侨居中国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犹太人。元初蒙古大军西征时俘虏来的中亚、西亚穆斯林被安插在西北大地,临夏穆斯林遂数量大增。清政府镇压西北回民反清斗争,陕宁回民悉数入甘,幸免于难的河州地区遂成为西北地区的经堂教育中心,被誉为“中国小麦加”。
  临夏穆斯林基本上属逊尼派,有着“信真主、信天仙、信经典、信圣人、信末日、信前定”六大信仰,“念、礼、斋、课、朝”五大功课。清真寺是宗教和教育活动中心,通常由礼拜大殿、经堂和水堂三部分组成。
  穆斯林民族有独特的生活习惯。男子戴白帽,留长须;妇女戴盖头为最典型的服饰特征。临夏穆斯林严格遵守伊斯兰教义、教规,在生活、饮食方面特别讲究,喜食手抓羊肉、烩羊杂碎、炸油香、油茶、盖碗茶。开斋节、古尔邦节、阿述拉日为传统的节日。穆斯林擅长贸易,在临夏市各大街,可看到生意兴隆的农贸市场。

○藏传佛教文化与藏族民间风情
  甘南藏族自治州自古以来即为藏族聚居区,现为藏传佛教文化发达,藏族民俗风情浓郁,政治氛围宽松,交通相对便捷的神秘的旅游区。藏传佛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在藏区形成的主要宗教派别,为广大虔诚的藏民所信奉。主要有宁玛派(红派)、萨迦派(花教)、噶举派(白教)、格鲁派(黄教)、噶当派等各教派,各有其教义思想、学习方法和修持重点。现由格鲁派执掌藏区政教大权,尊宗喀巴为开山祖师。教义上大小兼容而以大乘为主,显、密宗兼备,尤重密宗,形成“藏密”。
  藏族是生活在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区的古老民族,以游牧业为主,逐水草而徙。最初信仰原始宗教和苯教,现以藏传佛教为主。藏族穿藏袍,住帐篷,食物以牛羊肉、糌粑、青稞面为主,交通方便的地方以大米、小麦为主食。藏族藏传佛教文化非常发达,其生活方式以佛教信仰为中心,乐善好施。藏族人民热情好客,豪迈粗放,有独特的歌舞艺术。甘南州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浓郁的藏传佛教文化氛围,民俗风情魅力独具。

○晒大佛
  “晒大佛”是藏传佛教寺院所举行的传统法事活动,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甘肃、青海、四川等地农区。各地活动日期不尽相同。一般在藏历二月初、四月中旬或六月中旬举行。甘肃拉卜楞寺的晒佛活动在每年一度的正月“毛兰姆”祈愿法会上举行。
  正月“毛兰姆”祈愿法会是拉卜楞寺第二世嘉木样季麦旺吾时仿效拉萨祈愿法会而兴办的,从正月初三晚开始,到十七日至。其间举行多项法事活动。“晒大佛”在正月十三日,也称“亮佛”。拉卜楞寺晒佛为释迦牟尼佛、弥勒佛、宗咯巴,佛像宽12丈,长30丈,将要晒的佛抬到河南蒙旗亲王府前南山麓,举行晒佛仪式,沿途诵经,虔诚庄重。当佛像在晒佛台展开后,僧人信徒均念沐浴经,颂赞佛陀功德。整个晒佛活动场面宏大,给人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

○陇东的民间艺术
  庆阳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由于交通不便,更多的保留了古代原始古朴的传统民间艺术。庆阳民间工艺宝藏极为丰富,有剪纸、刺绣、皮影、石刻、脸谱、蜡雕、草编、粘贴艺术、灯彩、纸扎、民族服饰、艺术壁画、农民画等20多个种类。其中尤以巧夺天工的剪纸、绚丽多彩的刺绣、古拙逼真的雕刻、千姿百态的面塑并称庆阳民间艺术四绝。庆阳剪纸古拙质朴,天然浑厚,图案繁杂,体现了中华先民们对生命崇拜的原始图腾文化。郭沫若赞为"一剪之巧夺神工,美在人间永不朽"。刺绣朴实敦厚、粗犷写意的艺术风格。给人以原始生命的壮美之感,浸透着古朴哲学的神韵。雕刻品种繁多,尤为皮影雕刻、石兽雕刻为最。皮影制作以环县最佳,曲直有序,阴阳、虚实、疏密、长短错落有致,浑然天成。石兽雕刻又名"瑞兽",是先民们把避灾降福,镇邪祈安的图腾崇拜意念通过雕凿印入动物形体之中的奇特艺术,以"人面狮子"、"人头虎"、"兽脸"等面具为主。面塑起源于牺牲祭祀,以表面捏塑代替动物,表现一种祈福的精神追求。各种飞禽走兽、果品花卉,应有尽有,是大写意的夸张作品,体现了黄土地人民的粗犷美、广柔美和浑厚美。

○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赛军舰”是广传于兰州的一个俚语,它用夸张的对比方法形容了羊皮筏子搏击风浪、激流勇进的动势和筏子客豪迈的气魄,描绘了一道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俗风景线。
  把一张张羊皮经特殊方法加工缝制后,经充气扎成气囊,按排列捆绑在数平方米的木架上,羊皮筏子就算是做成了。按筏子大小,羊皮囊一般在8~16个之间,以12个居多。羊皮筏子浮力大,变向灵便,航行快速。尤其是将总浮力分散在十数个单独的羊皮囊上,安全可靠,堪称一绝。羊皮筏子由来已久,在没有现代航渡设施的数百年间,一直是黄河上游摆渡、载货的主要工具,筏工也多是一些回族壮年,祖辈相袭,以为生计。现在,兰州一带的黄河航道彩虹飞架,汽笛不绝于耳,羊皮筏子多已销声匿迹。偶有见到,也多为满足好事者猎奇之用。

甘肃——手工艺品
  甘肃是文化大省,是华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昔日“丝绸之路”的要冲,东西文化汇流之地。数千年的彩陶艺术,东汉时期的铜奔马造型和艺术殿堂莫高窟,集中代表了我们祖先在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成就。洮砚、夜光杯、雕刻葫芦等地方名产和一此传统工艺品及民族特需品,映照出该省工艺产品的昔日风采。

○彩陶
  史前陶器(距今约11000年至2600年)是代表人类文明起源时期最重要的物质创造。毫无疑问,中国陶器、特别是彩陶的发展脉络同样是判断华夏文明起源最重要的标志。在跨越数千年的中国彩陶文化萌芽、中兴、鼎盛和衰落的整个过程中,甘肃彩陶演绎了最为璀灿夺目的艺术品格和文化意蕴,陇原大地是名副其实的“彩陶之乡”。
  甘肃彩陶分布广泛,时间上从距今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一直延续到了约2600年前的青铜器时代。属于甘肃彩陶重要组成部分的考古学文化类型,主要有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马家窑文化的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卡窑文化、沙井文化等。其中,发现最多、分布面最广、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马家窑文化。二十世纪以来,彩陶在甘肃大量出土,面世了许多构思奇特、造型别致、纹饰优美、线条流畅、绘彩绚丽的稀绝精品,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的震惊和文化人士的倾力关注。(图片为出土于甘肃陇西吕家坪的旋纹尖底瓶)。

○庆阳剪纸
  庆阳剪纸保留了大量的古老文化的图腾形态,表现了同秦文化的内涵,因而被称为古文化的“活化石”。剪纸中鱼、龙、蛇为内容的造型,与半坡出土的彩陶图案“人面鱼”等装饰图形酷似。古老的文化,在民间一代代继承下来,成为今天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兰州、定西、白银一带的民间剪纸,以构图严谨、细腻、构图繁多、对称性强为特色,追求图案的装饰效果,流行的素剪和春叶更有特色。



○夜光杯
  “夜光杯”闪耀着中国古代文明的斑斓色彩,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的历史。相传周穆王周游天下,途经瑶池,西王母以玉液琼浆款待,并赠以夜光杯,当美酒倾入杯中,立刻灿然生辉,穆王爱不释手。夜光杯由此而传其美名。
  夜光杯高雅华贵,与中国文学相辅而行,唐代大诗人王翰在《凉州词》诗中写出“葡萄美酒夜光杯”的佳句,赞扬了夜光杯的精美,反映了它当时独特的历史价值。
  夜光杯选用上等鸳鸯玉料精雕而成。其质地细腻,纹样奇妙,墨中透绿,晶莹润。杯型古朴典雅,色彩绚丽,光泽照人,既是高档酒具,又是珍贵的艺术品,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甘肃——风味小吃
○特色炊食
  甘肃地处内地和西部边疆的过渡地带,生活于斯的穆斯林群众极善厨艺和饮茶之道,当地人津津乐道的风味食品大都出自他们之手。风靡大江南北的兰州牛肉拉面据称始创自清朝末年金城关回民马保子家门,其辣椒油鲜红透亮,面条光韧透黄,汤汁清碧香浓,萝卜片洁白如玉,蒜苗、香菜翠绿如鲜,有“一红二黄三清四白五绿”的称誉。遍游兰州的大街小巷,男女老少换口解馋的灰豆子、甜醅子、酿皮子等小吃现也多由回族群众经营。
  近年来,“东乡手抓”、“靖远羊羔肉”、“尕面片”又成一时风尚。坐在穆斯林餐馆里,夾几块肥润香醇的羊羔肉,刮着放有春尖茶、冰糖、枸杞、桂圆、红枣的“三泡台”碗子,亲朋好友谈天说地,狂吃海喝,极尽一时之乐。

○兰州清汤牛肉面
  兰州牛肉面是兰州市最为著名的风味小吃。牛肉面始于光绪年间,系回族老人马保子首创,在近百年的漫长岁月里,以一碗面而享誉金城,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蜚声中外,打入了全国各地。其间凝聚着马保子及后来无数专营清汤牛肉面厨师的智慧与心血。今天,清汤牛肉面因为味美可口,经济实惠,不仅在兰州比比皆是,而且在西北各省和全国许多地方有了兰州牛肉面馆。
  兰州牛肉面讲究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子油红)、四绿(香菜绿)、五黄(面条黄亮)的五大特点。面条根据粗细可分为大宽、宽、细、二细、毛细、韭叶子、桥麦椤等种类。面条用手工现场拉成,一碗面不到两分钟即可做好,再浇上调好的牛肉面汤、白箩卜片,调上红红的辣椒油、碧绿的蒜苗、香菜,食之令人叫绝。此成为兰州人经济实惠的家常便饭。花上一块七、八毛,保证满意而归,这就是兰州人眼里大众化的牛肉面。
  兰州牛肉面的最大秘密在于汤,自本世纪初马保子作出第一碗牛肉面至今,这汤的配方是代代相传,所谓清汤并非开水混盐,而是几十种佐料与牛肉原汤配制而成,也许您不相信,这其中唯独没有大香!正如武功,它的至高境界就是返璞归真,这“清”自然淳厚无比。也许水土也是一个方面,兰州位于黄河上游的一个河漫滩上,是省会以上级城市中地下水质最好的,另外,兰州的食用牛肉主要是甘南和青海牦牛,所以不论怎样外地如何是作不出真正地道的牛肉面的。所以吃牛肉面还得去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