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生在上海、长在上海。现在离开上海了,总能听到其他地方的人对上海人的一些成见。所以想说说上海和上海人。
上次看凤凰卫视,谈到香港,说这是一座永远想要模仿欧洲,却永远学不像的殖民城市。这句话同样适合上海。因为这是上海唯一的记忆,虽然是一段屈辱史。但上海人的崇洋媚外是该承认的。但这崇洋中,上海人却不是很看得起美国,上海人的洋是古老欧洲的“洋气”,不是美国人低俗暴发的粗陋。
身边说着地道上海话的女孩子,若是考察祖籍来,大半都不是上海人,宁波人最多。所以,宁波人学上海话特别快。以前有个同学,祖籍河北,不会说一句上海话,却因生于斯、长于斯总骄傲的以上海人自居。至于黄浦江以东的浦东,在浦西人的眼光中算不得地道的上海人,只能算是乡下人的。但若追究起祖籍来,浦东人的祖籍才往往是地道的上海人。上海的浦东人和浦西人的差别在我看来是极大的。听语言就能明了。浦西的方言就是现在流行的上海话,在女孩子口中说来就一个字——嗲!但浦东话是极耿直的,而且我现在发现浦东话充满情趣。所以,性格上,浦东的女孩子也要爽快得多。但浦西的女孩则更要精致一些。当然,现在浦东的女孩子也是满口嗲嗲的浦西话了,这和印第安人拔掉羽毛穿上T-恤异曲同工。
所以,我要讨论的不是原始的浦东女孩,而是浦西女孩。浦西女孩,一个个活脱脱就是张爱玲笔下的女主人公。非常的可爱灵巧,但也有她们的小心思。上海人形容这种女孩子叫“作”。就是比较会撒娇、闹点小别扭,但决不会让你下不来颜面。上海女孩很会追逐时尚,但一个个也是精打细算的主。总是用尽量少的钱把自己装扮得花枝招展。上海女孩也不太贪婪,只要能让她的小日子过的舒舒服服就知足了。她们都挺会经营生活,稀松平常的事物在她们眼中总是充满情趣,而她们也总能把她们装点得够情趣。但她们有点爱慕虚荣、有点附庸风雅。我觉得用“小女人”来形容上海女孩是顶贴切的了。
这样的“小”字形容上海女人还让人觉得些可爱之处,但倘若这用在男人身上,就有些贬低的意味了。上海男人很愿意做家务,这是人尽皆知的。有一回和一位江西朋友谈起各自的父亲,我当时谈到自己的父亲是大男子主义,但在家也会做饭洗衣。当时朋友惊诧的感叹“这也算大男子主义?男人还要洗衣服?”男人洗衣服这在上海人看来稀松平常的事情,在其他地方的人看来,好像简直无法想象。体贴和细心是上海男人的优点。但缺点就是不够大气。在上海二十多年,从未见到过公共场合打架,斗嘴倒是一年能碰上好几回。挤公交车和地铁时,总能看到男人和女人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发生激烈口角。那女人开骂的首句必定是“侬个男人....”,男人的反应必定是“侬个女人....”此时,在旁的其他上海男人们会劝道“侬是男人,勿斤斤计较”。但那男人必定是不依不饶的与那女人继续理论。我原本认为这极有伤风化,且是噪音源。如今见到这种情景,总能乐在其中、津津有味的观战。
除却上述特征外,上海人的明哲保身也是有目共睹。但在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优点,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各自经营自己的小生活。所以上海的治安比起其他城市来,还是要好很多。
当然这几年上海的变化很大,也在慢慢从殖民城市转向“世界大都市”的角色。每年陆陆续续定居上海的非沪籍人员也在冲淡这城市原本的小市民气息。但留在此地、并且乐在此地的人们,也在被这块土地特有的调调浸染。无论如何,我还是很喜欢上海的小女人们。
原文作者所属博客:唐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