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画派
【松江画派】艺术流派。又名"云间画派"。明末上海地区绘事很盛,人才辈出,几乎同时形成以顾正谊为首的"华亭派"、越左为首的"苏松派"、沈士充为首的"云间派"。三派在美学思想和绘画风格上基本一致,讲究水晕墨章,古雅神韵,富于江南清疏情致。他们3人又都是松江籍人,故又统称"松江画派"。董其昌是此派最有成就的人物,他融宋元诸名家之长,所作山水树石,烟云流润,秀逸潇洒,具有平淡和洗练的特点。他的画学思想对后世也有着深远影响,莫士龙、陈继儒、程嘉燧、李流芳等从之。清初,娄东、虞山两派兴起,为云间画派两大支流。
顾绣【顾绣】民间工艺。古代上海地区着名刺绣技艺。源于明代。嘉靖年间,上海名宦顾名世筑名园"露香园"。顾绣创始人是顾名世长子顾会海之妾缪氏,她在宋绣传统上创新发展,奠定了顾绣基础。传至次子顾斗英第二子寿潜妻韩希孟时,技艺登峰造极。她于画艺有造诣,运用针锋特技以体现画稿的神韵,今存世之顾绣代表作均为她的作品。每幅绣品旁均有董其昌题咏,珍贵异常。顾名世曾孙女顾兰玉精通绣艺,曾设幔授徒,四乡妇女学艺后以此为营生,顾绣艺术得以传世,其居功甚伟。顾绣特点是擘丝细过于发,针刺细如毫,配色精妙,绣品气韵生动,工致无匹,有"画绣"之美誉。顾绣对后来之苏绣、湘绣、蜀绣均有影响,为中华民族艺术之瑰宝。
海上画派【海上画派】清中叶特别是1843年开埠后的上海,海道畅通,人文荟萃,各地书画人士挟艺流寓沪上者日众,上海渐成绘画活动中心。时人对一批寓居上海卖字鬻画的画师画匠名之曰"海上画派"。代表人物有赵之谦、任颐、吴昌硕、黄宾虹等。这些画家由于较早受到新思想的冲击,不愿墨守成法的陈陈相袭。他们上承唐宋优良绘画传统,吸取明清陈淳(白阳)、徐渭(青藤)、陈洪绶(老莲)、八大山人、石涛和"扬州八怪"诸家之长,又受清代金石学影响,破格创新,个性鲜明,画风趋向笔墨清新、浑厚豪放的气质,富于生活气息和时代感,熔中西文化于一炉。海上画派与海派文化形成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金山农民画【金山农民画】上海金山县民间传统艺术。包括灶头画、剪纸漆绘、民间玩具、泥塑和石刻等,构思新颖,色彩明快,造型稚拙,具江南水乡独特风韵。金山县文化馆组织农民画创作骨干20多人组成金山农民画社,从事专业创作活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80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首展,大获成功。1981年,金山农民画在美国华盛顿、纽约、洛杉矶以及比利时布鲁塞尔和联邦德国展出时,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东方民间艺术的源头"。到1987年底,已有近2500幅作品在国内外展出,日本国美乃美出版社出版了金山农民画册。有4幅精品被邮电部制成邮票发行。金山县因而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嘉定竹刻【嘉定竹刻】民间工艺。竹刻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传统工艺,始于唐朝,盛于明清。嘉定竹刻始于明隆庆年间,熔笔墨艺术和雕刻技艺于一炉,作品富于诗情画意,形成着名的竹刻流派--"嘉定派"。代表人物是朱鹤、朱缨和朱稚征祖孙三人(世称"嘉定三朱"),以深刻作浮雕和透雕技法为其流派特色。嘉定竹刻以留青阳刻为主,即利用竹皮、竹肌色泽的不同,雕镂出浓淡相间、绚烂多姿的艺术品。品种繁多,既有插屏、挂屏等艺术欣赏品,亦有烟盒、扇骨、笔筒、花瓶、搁臂等实用工艺品。
黄草编织【黄草编织】传统手工编织工艺,以嘉定最为有名。嘉定黄草色泽淡雅,质地坚韧,并能染色,用它编出的工艺品门类多样,式样新颖,色彩丰富,工艺精致,具有民族特色。草编制品有拎包、果盆、杯套、盆垫、拖鞋等等,充满乡土气息,兼具手工织品的自然美、艺术美和实用价值。早在清代,嘉定黄草拖鞋便远销欧亚各国。现在,黄草由野生改为人工培育,质量更佳,近年推出仿古图案新产品,制作精巧,纹路细密,图案中人物、车马错落有致,古色古香,巧夺天工,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上海着名的工艺品。
小热昏【小热昏】上海滩上植根于民间的一种马路说唱艺术。源于清末民初,当时杜宝林等民间艺人采用隐晦曲折的手法,以"说朝报"的形式,说唱时事新闻和笑话故事,讽喻当时的社会黑暗,初名"醒世笑谈",后称"小热昏",盛行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为一种独具上海地方特色的说唱。小热昏用地道的上海方言演唱,一般以小锣或三巧板伴奏,常用曲调有"锣先锋"、"三巧赋"、"东乡调"等。很多小热昏艺人自己熬制梨膏糖,用唱"小热昏"来推销。名艺人有陈长生(艺名小得利),后有陈国安、徐和其、俞笑飞等。50年代后小热昏艺人多半成为滑稽评弹演员,与今天活跃在上海舞台的"轻松艺术"--独脚戏、滑稽戏颇有渊源。
上海花会【上海花会】上海常有花会举行,相沿成习。其中最着名的是每年农历四月下旬的"兰花会"和九月间的"菊花会"。花会多在城隍庙西园(今豫园)举行。兰花会一般为期3天,参加花会的兰花盆上,贴着写有种花主人姓名的红纸条,各色名贵兰花争奇斗妍,品花者流连徜徉其中,慢慢品味,最后评出最优的"状元花"。"菊花会"通常在豫园"四美轩"举行,也是名花丛集,蔚为壮观。时至今日,每逢花开季节,一些公园亦常举办兰花、菊花展览。
龙华庙会【龙华庙会】农历三月上海人游龙华寺(位于今徐汇区龙华镇)、赏桃花的节日盛会。庙会一般自三月十五日开始,至二十八日结束。早在明末清初,民间就有"三月三,上龙华"的说法。龙华古刹,近水临街,巍峨庄严。每逢三月间,十里桃花,艳若红霞,车马舟船,川流往来,毂击辔连,舳舻相接,游人香客纷至沓来,是为赶庙会。旧时,庙会多售农副产品,如竹林藤器、香烛、龙华稀布、瓜果菜蔬和净素风味小吃等。民间艺人、江湖班子亦聚会于此,一显身手。龙华寺中有家眷的亦可在三月十五日那天同亲人见面。"文化大革命"期间庙会中断,80年代恢复,规模胜过当年。
上海土布【上海土布】上海地区传统产品。自元代以后,以松江乌泥泾(今上海县华泾乡)为中心的上海地区纺织业逐步发达。上海赢得"木棉文绫、衣被天下"的美名。上海土布品种有云布、毛蓝布、紫花布等,染有大红、真紫、赭黄等鲜丽色彩,配制龙凤、麒麟等花纹,有质地精细柔软、保暖耐穿、不易褪色的特点。明以后,上海土布销路已扩大到全国各地,而且还有一部分销往日本、南洋等地。鸦片战争后渐遭洋布冲击而淘汰,但现在上海市郊集市偶尔能见到土布产品。
上海年夜饭【上海年夜饭】岁时习俗,农历除夕俗称大年夜,这一天全家欢宴,称"吃年夜饭"。古时过年可从农历十二月十五日开始,直至除夕,各户人家择时做年可先后不一,近代以后才渐集中在除夕。除夕傍晚,家中悬挂出先人遗容(即"画像",也叫"真"),合家祭拜,然后围坐欢宴。上海年夜饭菜肴很富特色,除鱼肉鸡鸭外,还添上炒塌棵菜和糖醋银丝牙两样菜底,另外必备如意菜(黄豆芽)和发芽豆,含有"开发"的意思。这顿饭若有家人远出,也得添上杯筷,以示团圆无缺。上海人在吃年夜饭时,有诸种忌讳,如不许淘汤。据说淘汤吃饭,来年出远门办事要受雨淋,虽为无稽之谈,亦寄托了百姓求福消灾之意。
迎财神【迎财神】上海人把农历正月初五称作是"路头神"即"五路财神"的生日,故民间初四夜和初五有接财神之俗,近代上海工商业发达,故这种风俗尤受重视。初四夜半子时,家家祭供鲤鱼、羊头(谐音"利"和"洋头"),满堂香纸蜡烛,壁上高挂财神像,合家老小跪拜祈求今年财神爷送财降福,各商铺店肆也都在这时举行仪式迎接"财神"。初五日商界各家店主在清晨将新制的旗帜挂在财神位前,待祭好财神后才算新的一年开始营业。店主在这天要设"利市酒"宴请全体伙友,凡红帐报造、职业进退、当年营业大计,都在酒宴上宣布,所以往往有不少雇员在这天被解雇。50年代后此俗渐废,80年代后,上海地区又出现燃放爆竹迎接财神的现象。
本帮菜【本帮菜】上海本帮地方菜的简称。以浓油赤酱、咸淡适中、保持原味、醇厚鲜美为其特色。较早时候的本帮菜口味较重,后来为了适应越来越多的上海人喜食清淡爽口的口味,特别是上海文化人的需要,本帮菜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汲取别帮别派之长,菜肴渐由原来的重油赤酱趋向淡雅爽口,形成"海派本帮"之特色。烹调方法上善于用糟,别具江南风味。上海本帮菜馆中,德兴馆和上海老饭店两家百年老店素享盛名,有八宝鸭、糟钵头、虾子大乌参、竹笋腌鲜等名菜。
城隍庙五香豆【城隍庙五香豆】上海地方传统小食品。为原上海城厢城隍庙内兴隆郭记郭瀛洲创制,初名"老城隍庙冰糖奶油五香豆",已有半世纪历史。精选粒大、性糯、软硬适中之蚕豆为原料,主要作料是糖精、食盐和香精,制成后表层奶油色,五香扑鼻,甜而不腻,食后回味无穷。70年代被列入上海特供商品。
枫泾丁蹄【枫泾丁蹄】上海风味食品。丁蹄是"丁义兴"蹄膀的简称。"丁义兴"菜馆是上海金山县枫泾镇上的一家老字号,自清咸丰二年(1852)起,它制作的红烧蹄膀便名扬四方。该店用120斤左右黑毛纯种枫泾猪的后腿为原料,烧制时抽去筋骨,整修外形,上部椭圆,下部如管,然后下锅。再加调味品,作料则专用嘉兴姚福顺的三套特晒酱油、绍兴老花雕黄酒、苏州桂圆斋冰糖。火候三文三旺,煮蹄用的是"百年老汤"。烹成后色泽棕红,酥而不烂,蹄形完整,冷切吃香,蒸热吃糯,很有特色。本世纪初,以丁蹄制成的罐头,远销海外,1945年在德国莱比锡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
四鳃鲈【四鳃鲈】天下鲈鱼皆两鳃,独松江(今吴淞江)所产为四鳃,头大扁平,鳍棘坚硬。烧制的鲈鱼,肉质细嫩无比,鲜而不腥。相传清乾隆帝品尝后亲题"江南第一名菜",并谕示每年入贡。50年代,鱼源锐减,濒临绝迹。松江等地区采用人工育苗的办法,增殖资源,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