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乡村是一个不能被遗弃的历史化石,它记录着一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民风民俗和信仰,它拥有着独有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DNA,是许多人记忆中的文化之魂,也是一种文化生命的延续。|||传统的村落真实地反映了农业文明时代的乡村经济和极富人情味的社会生活,对于历史的传承比文字更为准确、真实。它不仅仅是各具特色的居民建筑,更为重要的是它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民俗、宗谱系、祭祀礼仪、婚丧嫁娶、饮食服饰、乡规民约、节庆民俗;还拥有令许多人魂牵梦绕的那份古朴与宁静。|||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目前如火如荼的城镇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传统意义上的乡村似乎正在走向没落,日渐凋零,古老的建筑在坍塌,或被具有时代气息的楼房等所代替,民俗正在淡化,相当多的乡村中只剩下独孤老人在岁月的沧桑中守望着乡土独有的那份纯朴和静谧。|||传统乡村中那种“鸡鸣桑树颠,犬吠深巷中,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悠闲的田园风光、田园生活,今天正与我们渐行渐远,那种延续了几千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那热闹的社火、庙会、祭祀、在延续了几千年后的今天,正在走向消逝,村落的原始性、文化性正在逐步瓦解,甚至频临消亡。|||传统意义中的乡村是许多人心目中的灵魂的发祥地,也是梦中灵魂的归宿,是他们心目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牵挂和恋念与寄托。然而,社会进步是一股不可逆转的趋势和力量,并非某种力量可以改变。传统与现代人的需求矛盾得不到有效地调节,科学合理的调济与疏导,一些应该传承的传统文化,或因为缺乏传承人;或因为与现代人的生活理念发生碰撞等,而无以得到有效的传承发扬,甚至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被淹没与历史的长河之中。焦虑、浮躁的现代人,忽视了传承已久的文化,只重视外表的发展变化,而忽视了发展的真正内涵,使一些传统村落失去了活的记忆和生命,粗俗化的发展,卑劣的发展过程成为传统村落今天发展的病痛之所在,使得今天传统村落变得极其脆弱。|||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是一种可以合理解决的矛盾,在发展的过程中推陈出新是一种趋势之所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得到有效地调和,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让现代文明与传承乡土文化得到融合演变;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构建新的乡土文明,规避乡土文化遭到彻底的破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深入展开,不可否认的是,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有力的改变和改善,尤其是生活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阴暗潮湿、水电老化、不通风、漏雨……,土木结构的住房正在被富有现代气息的砖混结构的房子替代,无论从坚固程度,还是条件设施都有了一个飞跃。到那我们面临的是千村一面,广场城市化、去农工业化、面子工程等,乡村正在逐渐失去自己独有的特色,农家特色正在淡化;古老乡村中的古老房屋建筑中那些精美的手工艺面临腐烂,但依然清晰可见,飞的凤、游的鱼、威风凛凛的狮子、腾云驾雾的麒麟,还有那雕刻细腻的门廊、雕梁画柱,它们正在面临消失,不由的反思现代人与先辈们的距离,反思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觉得我们有责任用现代建筑技术加固和保护存在久远的古建,让我们的后代看到先辈们的智慧。|||中国悠久古老的文明,中华民族之根深深地扎在乡村,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都在乡村,文化的丰富多样性也在乡村,乡村文明孕育了中国几千年古老的文明史。面对日渐衰落的乡村文明,要正视现实,进行有效合理的保护与发展,让中国梦同样在乡村这片热土上得以实现,让乡村文明成为现代文明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