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风土人情 > 下崗女工用筆記錄白山風土人情

下崗女工用筆記錄白山風土人情

来源:网络转载 2015-11-24 04:17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本報記者姜鵬雷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每當聽到這首歌﹐總能勾起我對往事的回憶。”梁國珍說﹐自己愛寫故事﹑詩歌﹐也愛唱歌﹐尤其在心情不好的時候﹐總能哼唱幾句催人奮進的歌曲排遣煩惱﹑化解憂愁。

高考落榜她咬牙挺過來1981年﹐梁國珍高考落榜﹐同年她被招工分配﹐逐漸從高考失落的情緒中走出來投入到工作中。每年的7月7日﹐是莘莘學子走進考場的日子﹐想著自己從此跟大學校門無緣﹐祗能把精力用在工作中﹐一種憂傷感油然而生。

後來﹐同學拿來一張吉林省廣播電視大學招生的報紙﹐上面寫著畢業後享受大專待遇﹐發大專文憑﹐半脫產學習。這所大學還給全省各企事業單位下發了文件﹐要求各級領導支持青年人學習。想著自己就要重圓大學夢時﹐她高興得一宿沒合眼﹐第二天到招生辦要了一張表回來﹐有一欄為單位意見﹐她滿懷信心找到領導﹐取表時單位意見欄上寫著﹕同意報考﹐但停發工資﹐學費自負。她含著眼淚走出辦公室﹐不發工資她到哪兒去籌學費呀﹖梁國珍克服困難如期參加了成人考試﹐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績。

班級裡有40名學生﹐大家都享受著優厚的待遇﹐祗有作為營業員的梁國珍是自費生。家境並不寬裕的她無奈之下﹐找到校領導談了自己的處境﹐請求減免學雜費﹐不跟班學習﹐只參加一年兩度的考試﹐校領導同意了。於是﹐她利用早晚的時間學習﹐當時她還擔任單位的蔬菜組長﹐既要收生產隊的菜﹐又要開六聯單﹐一天要賣上萬斤的蔬菜﹐一人平均一天得拎幾千斤菜。到了晚上﹐兩個胳膊疼得抬不起來﹐躺在炕上立刻就能睡著﹐經常在夢中被媽媽叫起來看書。

經過3年苦讀﹐她拿到了大專文憑﹐工資由35元增加到65元。然而就在這時﹐商店轉賣了﹐1992年﹐她成了一名下崗職工。在中學時﹐她就喜歡文學﹐經常在雜誌上發表詩歌﹐於是那段日子她用詩歌﹐散文來抒發自己壓抑苦悶的心情。

偶然機會她開始創作民間故事

1997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梁國珍經鄰居吳春永介紹﹐認識了群眾藝術館輔導老師顧文顯﹐梁國珍把她寫的詩給他看。顧文顯告訴她不要寫壓抑的東西﹐說她有文字功底﹐可以寫一些民間故事﹐並借給她一些書。梁國珍想到自己的奶奶就能講一些故事﹐於是整理了幾篇﹐顧文顯選了兩篇﹐推薦給了《民間故事》雜誌社﹐兩個月後﹐雜誌社寄來300多塊錢的稿費。梁國珍驚呆了﹐比一個月的工資還高﹐這激發了她收集整理民間故事的決心。“寫故事能挖掘一些白山風土民情﹐還能有些收入﹐真是兩全齊美。”梁國珍心想。此後﹐她將自己的時間更多地交給鄉下﹑留在農村﹐足跡遍佈三道溝﹑紅土崖﹑七道江﹐渾江﹑臨江等地及敬老院。在一次到大鏡溝朋友家居住時﹐打聽到有個叫劉成禮的老人能講故事﹐隨後的日子裡﹐她拿著錄音機數次去拜訪這個老人﹐留下了數十盤珍貴的磁帶。

從劉成禮那裡﹐她知道了扭秧歌又叫奉楊歌﹐是歌頌楊向武的﹐扭秧歌不能瞎扭﹐得走陣。老人拿出了四十九陣圖給她看﹐有葫蘆陣﹑五股穿心陣﹑八卦陣等等。根據劉成禮的講述﹐她還寫出了《仙人橋的由來》﹑《人參託夢》﹑《打蛇打七寸的由來》等故事﹐劉成禮也因此被省民協授予全省民間故事家稱號。

目前﹐梁國珍已經在《世界華人周刊》﹑《深圳青年》﹑《打工族》﹑《故事會》等30多家雜誌上發表作品100多萬字﹐並多次獲獎。2010年﹐她的作品參加了在上海舉辦的讀書故事接龍比賽﹐獲得兩篇金龍獎﹐三篇銀龍獎。2011年﹐她為吉林電視臺寫電視劇本《一筆橫財》﹐獲得好評。

今年﹐已57歲的梁國珍轉向了寫新故事﹐主要圍繞白山新人新氣象﹐寫身邊熟悉的人和事﹐她說今後將繼續筆耕不輟﹐為家鄉文化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yfs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