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体大小:您的位置:资讯中心 >> 丝绸之路专栏>> 中亚风情
土库曼斯坦名胜古迹及风土人情 2015-01-09 09:22:12 作者:关天之窗 来源:新亚欧大陆桥国际信息网 浏览次数:
一、 首都-阿什哈巴德市
阿什哈巴德市建于1881年,人口 63.7万(截止2000年10月)。位于土南部卡拉库姆沙漠和科佩特山交界处,大约东经58度,北纬38度。海拔215米,占地约300平方公里。典型大陆性气候,夏季漫长,炎热干燥;冬季短暂,温和而少雪。一月平均气温2.1℃,七月平均气温30.7℃。昼夜温差较大,日照极为充分。阿什哈巴德一词最早见于十九世纪中叶的历史文献,意为"爱之城",当时为土库曼人的一支捷詹人的城堡。18881年沙俄组建后里海军区,在此设行政中心。到一战前夕,成为沙俄与伊朗的贸易重镇。1925年后,为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首府。1948年10月,阿市发生里氏9-10级大地震,死亡十六万人,整个城市几乎完全被摧毁。现然的城市是在废墟上重建的。1991年土库曼斯坦独立后,作为国家首都和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兴修了总统府、议会大厦、国际机场、中立门、大清真寺和能容纳6万余人的体育场等大型设施,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阿市有电力、食品加工、轻工、机械制造和金属加工等工业部门。科学、文化和新闻事业较为发达。国家科学院下辖十五个分支研究机构。有国立马赫图姆库里大学、医学院和工学院等十余所高等学府。全市共有4家剧院、7家影院、5家博物馆。有 《中立的土库曼斯坦报》,《 复兴报》、《土库曼斯坦报》、《阿什哈巴德 晚报》等十余家报社,两套电视节目。
阿什哈巴德也是土乃至于中亚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与独联体各国、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德国、土耳其、英国、阿联酋和泰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通航,与中国乌鲁木齐、天津通包机。
二、 名胜古迹
1. 地震纪念碑
位于阿什哈巴德市中立广场上,紧邻中立门和总统府。1998年10月6日建成。纪念碑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是一只十五米长的青铜公牛,公牛的颈上顶着一个皲裂的球体--象征着地球,裂开的地壳上有一位女子双手擎着小孩。设计思想取材于突厥民族的传说:他们认为地球是由一头巨牛驮着。女子与小孩则象征着永恒和人类的延续。下部是基座,基座的内部是地震博物馆,主要展出一些有关阿什哈巴德48年地震以前、地震后以及现今的风貌的图片。在博物馆入口处的墙上有一座壁钟,时针指着1点12分-阿什哈巴德地震的发生时间,以纪念这一惨剧1948年10月6日凌晨1点12分阿什哈巴德发生里氏9-10级地震,死亡16万人,整个城市几乎被完全摧毁。
2. 中立门
是阿什哈巴德市主要景点之一,位于中立广场,主建筑高75米,有电梯通往观景台和咖啡厅。三个支撑脚分别代表新土库曼斯坦三个不可分割的基础:中立、独立和民族团结。顶部12米高的尼亚佐夫总统金像随太阳方向旋转。1995年12月12日,联合国185个成员国一致同意赋予土库曼斯坦永久中立国地位,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土于1998年建成了中立门,它象征着土和平和开放的对外政策,展示了对世界的友好态度,表明对人类幸福未来的乐观和信心。
3. 鲁赫耶特宫(会议和艺术宫)
位于总统府对面,已成为阿会哈巴德市的象征之一。宫殿的大理主体和天蓝色的圆顶与中心建筑群浑然一体。会议大厅可容纳2800人,根据需要还可用作歌剧厅、话剧厅和电影厅。一层设有各协首脑大厅。由法?quot;布伊格"公司承建,1999年12月竣工。土第9届长老委员会、人民委员会和民族复兴运动联席大会于去年12月27-29日在此召开。
4. 地毯博物馆
位于阿什哈巴德市中心,1993年3月20日经总统批准建立。博物馆面积1178平方米,陈列不同时期各种图案地毯、挂毯共1000余件。馆内展出2块巨型地毯,一块为土最大的地毯,294平方米(14*21),重1吨;另一块为189平方米(18*10.5 )。此外,还展有百成线头地毯(1平方米有1148000个线头)和双面地毯等。土库曼地毯蕴含着土库曼民族的审美情趣。土库曼民族的各个支系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毯纹饰。现今的土国旗和国徽上都绘有地毯纹饰。
5. 土库曼斯坦国家博物馆
由土耳其出资兴建,1998年11月12日开馆。博物馆位于阿会哈巴德市南侧,气势恢宏,占地22500平方米,16000平方米用于展览。主楼设会议厅,展厅、办公室、仓库、技术修复部和咖啡厅等。4个半圆形露天剧场在主楼外侧。博物馆展厅设独立厅、自然厅、原始史厅、古代厅、中世纪厅、民俗厅等,展品约2万件。
6. 阿哈尔捷金马和种马场
关于阿哈尔捷金马的记载最早见于公元前4-3世纪。此马产于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是经过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此马体态匀称,威武膘悍,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性情暴烈,但驯服后却非常顺从。马神态威严,步伐轻盈。德、俄、英等国的名马大都由阿哈尔捷金马交配培育而成。常见的毛色有淡金、枣红、银白及黑色等。阿哈尔捷金马历史上大都作为宫廷用马。亚历山大 ·马其顿、成吉思法等许多帝王都曾以这种马为坐骑。在中国历史文献中,阿哈尔捷金马被称为"天马"和"大宛良马"。据说,史书中的"血汗宝马"即源自阿哈尔捷金马。1945年,朱可夫元帅检阅胜利仪仗队时所骑的就是阿哈尔捷金马。国际马业界极为推崇阿哈尔捷金马。1986年在巴黎凯旋 门杯赛马比赛中,赢得冠军的阿哈尔捷金种马"丹辛格 勃里伊弗"被以5000万美元的价格卖出,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阿哈尔捷金种马场位于职权什哈巴德西南郊,始建于1922年,前身为里海养马厩,1992年改名为尼亚佐夫总统种马场。去年尼亚佐夫总统访华时赠给江泽民主席一匹名为"阿赫达什"(意为"白石")的阿哈尔金马尚驯养在此。现土库曼斯坦共有五个国营大型马场,阿哈尔捷金马总数约2000匹。近年土致力于向国际市场介绍阿哈尔捷金马,同美、法、俄、瑞典和澳大利亚等国有合作。
三、 风土人情
民族服饰 土库曼男子的民族服装为黑色、白色和褐色羊皮缝制的高帽(在高温的沙漠地区,戴这种帽子冬暖夏凉,也是巴黎和莫斯科女们的一种装饰)、领口精心修饰的长衬衫、肥大的裤子和东方式的长袍。土库曼女子往往穿着长及脚踝、领口精心绣制的长裙。土库曼姑娘喜爱戴头巾、编辫子并在发梢缀有各种装饰。姑娘们通常用绿色、紫色和蓝色等鲜艳的衣料缝制服装,在冬季爱穿东方式长袍。土库曼斯坦新娘的装饰以独具特色和纷繁复杂著称,通常这些饰物用金、银、铜、铁等金属打造,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头饰、额饰、发饰、胸饰、腕饰和戒指。新娘的服装为东方式丝绸长袍,还佩着避邪用的三角香囊,上面通常写有诗句或格言,用皮革和丝绸制成。
宗教和宗教信仰 绝大多数土库曼人为伊斯兰教逊尼派信徒,严格地遵循伊斯兰教义。此外,古代突厥人的萨满教的拜火教也对土库曼人的宗教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强迫生病的孩子跳过火堆,向病人的头部洒灰烬等,这些仪式并非伊斯兰教的特征。伊斯兰文化在土库曼人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土库曼人很尊敬伊斯兰教的圣者。
习俗与禁忌 按土库曼人习惯,在饭桌上吃饭的客人只要不起话头,主人就不会向客人提问题,因为他们认为应该让尊敬的客人吃饱饭后,由客人先谈话,这是一种礼貌。在交谈中,土库曼人从来不打断对方的谈话。在谈论问题时不大吵大嚷,认为吵闹是不体面的行为。在土库曼的人家里,在最明显的位置上,往往摆放着被咬掉几口的面饼,这一古老风俗意在缅怀那些出征而未能返家的亲人们。
家庭庆典 在孩子出生、剃下第一束胎发、孩子命名、子女结婚等重要日子,土库曼人往往要聚在一起以示庆祝。婚礼对土库曼家庭来说最大的盛事。按传统男方的父母要携带礼品去女方家拜访,如果双方父母都比较满意,就要把礼品留下来并开始商量婚期。土库曼人认为在星期二和星期三举行婚礼不吉利,所以婚礼往往定在周末。婚礼前五天亲戚们就要聚在一起商量如何操办。婚礼当天要杀牛宰羊款待来宾。新娘离开娘家时人们向新娘的头上抛洒糖果、硬币和小礼品,新娘戴着银制的额饰和头饰,披上白底红纹的盖头,一直到婚礼结束才能摘掉。婚礼往往由毛拉主持,有时还举行赛马等活动。时下的年轻人结婚往往用鲜花和彩带装饰的车队载着亲朋好友在城里兜风以示庆祝。
传统食品 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用以消暑。
居民 游牧的土库曼人居信在被称为"卡拉奥伊"(土语意为黑屋)的毡房里。而居住在城市和农村的现代土库曼人则有着砖瓦和混凝土结构住宅。传统的土库曼住宅门总是朝着麦加的方向。住宅内铺着地毯,墙上有挂毯和装衣物及其他物品的口袋和挂包。
节日 独立后土库曼人很重视过各种传统的和现代的节日。在传统节日中,每年的开斋节(斋月的结束)和古尔邦节(亦称宰牲节,朝觐的开始)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节日期间土库曼人宰杀牲畜以祭祀亲人,妇女聚在一起相互猜谜,姑娘和小伙子们则荡秋千。孩子们在街上说些祝福的话,人们路过时则要给钱或送给一些小礼物。在现代节日中,除了地毯节、赛 马节、滴水粒金节和甜瓜节等民族节日外,土独立后还庆祝以下官方节日:新年,1月1日;纪念日,1月12日,纪念1881年在格奥克捷佩堡为抗击沙俄军队而牺牲的土库曼人;国旗日,2月19日,亦是土总统的生日;独立日,10月27日(1991年10月27日土正式宣布独立);中立日,12月12日(19991年联合国185个会员国一致通过决议,承认土为永久中立国)。此外,土还庆祝宪法日、二战胜利日等。
关键字:
【除注明外,均属关天之窗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转播自关天之窗】
gtzc.net.cn关天之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