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共和国的国旗是三色加法轮,即上部为橙色,中部为白色,下部为绿色,正中间有一个蓝色法轮。国歌是《人民的意志》。国花为荷花。国鸟是蓝孑L雀。国土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人口10.9亿。英语和印地语都是官方用语。首都是新德里。地理位置于南亚次大陆,东濒孟加拉湾,西临河拉伯海,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四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很快,出口额年年创新高,最突出的是软件业。国内资源丰富,各种矿产业储量都比较多。
1.相见礼仪
由于印度人的名字起法复杂,各地都不相同,并且很繁杂,很难叫,所以,一般人们都用简称。印度是个等级森严的国家,他们都按照职业不同而分成几个等级:婆罗门地位最高,其次是刹帝利,再其次是吠舍,首陀罗地位最低,他们连个人的姓也没有,只能用自己的职业表示身份,像木匠、皮匠、铁匠、种菜的、养猪的等。首陀罗作为一个种姓,虽然有的人也给自己起一个姓,但得不到社会的承认。正由于这种情况,所以,印度人相互见面后,就要按照等级的不同施以不同的礼仪。对大人物不能随便称呼,有专门的用语,如对甘地就称“圣雄”,对泰戈尔就称“神圣的导师”。一般在同一种姓内,对长者的称谓,习惯于在前面加一个“吉”,就像我国对老者在姓后加老字相似。印度大多数人都信奉印度教,教徒之间都行宗教礼仪,他们的宗教礼仪是合十礼,或者叫合掌礼,即双手合十,举到胸前,面带微笑,说一声“纳玛斯戴”(尊崇、祝福之意)。也有行举手礼的。晚辈对特别尊敬的长辈要行吻足礼,也叫触脚礼,即见长者俯下身子去吻其足背或触摸脚跟,然后再摸一下自己的额头。现在,城市人也多用握手礼。
要特别引起注意的一点是:初次见到印度人时,他们会把头稍微向左边歪过来一些,随后立即恢复正位。不要引起误解,这是表示同意或愿意的表示。还有新年带红粉包去拜年的事情,一般是女性见到熟悉的乡亲邻里、亲朋好友,就取出红粉往对方的额头上点几点,表示祝福。现在有些年轻人把红颜色水装在水杯里或什么塑料瓶子里面,往对方身上喷射红水,表示祝福。东南部的一些少数民族相见时行嗅礼,即两个见面后,要把嘴和鼻子紧紧贴在对方的脸上,用力吸气,口里说着“嗅一嗅我”!
如果有机会到印度人家里去做客的话,进门一定要先脱鞋,再鞠躬,最后行合十礼(进庙宇时,也要如此这般地行礼)。一般印度人家里都有地毡,客人要盘膝坐在地毡上,即把两只脚交叉后置于腿上,双手放在膝上。现在,城市人多用椅子和沙发,有些在沙发和椅子上也采用上述坐法,是习惯使然。
2.仪态礼仪
印度男人手腕上戴的线圈叫佩圣线,是等级制的标志。按照他们的规定,圣线由三股线拧结而成,婆罗门种姓的人所戴的是棉线圈,刹帝利种姓的人所戴的是亚麻线圈,吠舍种姓的人所戴的是毛线圈,而首陀罗种姓的人和贱民是没有权利戴圣线圈的。小男孩第一次戴圣线圈时还要举行仪式,请祭司。所以,当见到这种情况后不要产生误解。
3.服饰礼仪
由于印度地处热带,一年四季气候炎热,所以,男士多用白色服装。传统的男子服装叫“托蒂”和“古尔达”,又宽又大,适合于热天穿着。出门时,有的男子穿猎装,政府职员和教师们一般都穿西服,由于印度被英国人统治时间较长,现在流行的服装是西服多于传统服装,传统服装多在家里穿用。还有一种印度人常穿的服装是小竖领、单排扣,很像我国的中山装样式。
印度妇女的传统服装主要是纱丽和旁遮普服。纱丽其实就是一块布,其质地各异、颜色多样、图案别致。穿用纱丽时,必须配上衬裙和紧身胸衣,然后把纱丽裹在身上,要把臂部和腰部要露在外面,这是一般的穿用法。不同地区和不同种姓的人缠裹纱丽的方法也有不同,劳动妇女和养尊处优的贵妇们也有不同的缠裹方法。
旁遮普服是三件套装,上衣是和膝部一样长短的宽松服,胸前、领口和袖口处都印有或绣有各种图案,下身是一条紧身裤,脖子里披搭一条纱巾。这是印度妇女最爱穿用的传统服装,尤其是一些年轻女士和一些爱讲究时髦的女士十分喜爱穿戴。
印度妇女特别喜爱各式各样的首饰,大概是习惯相传的缘故吧。首饰的种类也很多,像耳环,由金、银、铜、宝石、象骨、牛骨等材料制成,式样繁多,不同的服装要佩戴不同的耳环;鼻环就更特别了,在鼻子两侧穿孔戴上环子,尤其特殊的是:在结婚时,要把鼻环同头上的饰物用一根金链或银链串接起来;手镯和戒指不仅妇女喜爱,而且男子也不例外,他们把此物视为长寿和幸福的吉祥物。锡克教徒男女必须戴手镯。项链更是五花八门,宝石、珍珠、黄玉、水晶、奇石、象骨等争辉斗艳。还有脚镯和脚铃,有的脚铃多达上百个,走起路来,声响很大,就像他们的舞蹈演员一样,使脚铃发出大而且有节奏的叮咚声来。
4.饮食礼仪
主食是米饭,油炸薄饼和烙的薄饼也很流行。吃的蔬菜和我国常吃的蔬菜相似,不过他们做菜时放的调味品特别多,最常用的是咖喱粉,每菜必放,每汤必放,此外,还有肉桂、豆蔻、丁香、茴香、黑胡椒、生姜、大蒜、辣椒等。印度的豆子种类很多,每餐必有豆泡汤,加上各种调料,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印度人很爱吃甜食,煎炸烘烤的甜食样式很多,都是甜得要死。“墩杜里鸡”是他们的名菜,把鸡腿或鸡肉的表面上沾上各种调料后,放在炭火炉子上烤.吃起来肉嫩可口。印度当地人吃饭不用筷子,也不用刀、叉、勺,而是用手就可以了,或是用手把菜卷在饼里,或是用手把米饭与菜混合后用手抓着吃。
印度有很多种宗教,绝大多数是印度教,教徒都把牛视为神灵所以不吃牛肉,也有很多印度教徒是素食主义者,以其纯洁和高贵为自誉,大多数是以出身门第高贵而自豪的人。佛教徒也有很多不吃荤腥,只吃素食的。印度从英国人那里学到喝下午茶的习惯,在牛奶中放入若干水,再放茶叶煮一会儿,滤出茶叶,放糖就可喝。多数印度人以冰冷的白开水为最佳饮品。他们的早餐也是从英国学来的,牛奶、面包、果酱、黄油。
此外,印度地处热带,气候炎热,出产水果十分丰富,所以,他们吃水果的习惯和爱好是很突出的。戒酒很普遍。不能在同一个食盘里众人取食,也不吃蘑菇、木耳和笋类蔬菜。
5.婚丧喜庆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