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风土人情 > 风土人情:开封顺河区刘青霞故居纪念馆(2)

风土人情:开封顺河区刘青霞故居纪念馆(2)

来源:网络转载 2016-11-03 14:46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在“刘青霞故居纪念馆”东院内,有一座华丽的垂花门,垂花门上装饰着蝙蝠、荷叶墩、缠枝花叶,以及葡萄纹样等图案,造型生动,雕工细腻,极为精美。里面的小园子里,一株刘青霞亲手栽种的石榴树至今依然生机勃勃,树上挂着的一枚绿色的牌子上写着:“刘青霞亲手栽种的石榴树,中国人视石榴为吉祥物,象征着多子多福。(见图13—图15)” 

 

14

华丽的垂花门

 

  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的刘青霞故居,距今已130余年。这个由并排两座三进四合院组成的刘家宅院,是中国中原古典建筑的典型代表。它遵循“南北贯穿,左右对称”的传统建筑原则,以上房中轴为主线,左右对称,层次分明,布局严谨,是一座由6个小院、70余间房屋构成的一个封闭式的四合院建筑。东西两宅各有大门,互不统属,仅有一耳室相连。院后是一座花园,将东西两宅连为一体。整个建筑从南向北,房屋檐口与屋脊逐步升高,中厅脊高于配房脊,主次十分明显。最后的第三进院为正宅,正厅五大间(前两进为三间),东西厢房虽然也是三间但面阔均较一、二进院稍宽,同样可以让人感到主次的不同,整个院落除了沿这条中轴线可直至上房外,院东侧还有一条贯通南北的通道直达后花园。

 

15

刘青霞亲手栽种的石榴树

 

  刘青霞(1877一1923年),河南安阳人。出身官宦门第,原姓马。其父马丕瑶曾任“帝王之师”,教授过光绪皇帝,后外任两广总督,次兄为晚清翰林。18岁嫁于河南尉氏刘耀德为妻,人们因此改称其为刘青霞。

  鼎盛时期,刘家占有二十余万亩土地,门前悬挂“双千顷”牌;还开设了一百五十多个钱庄、当铺和数以百计的生意铺面,遍布中国东部开封、南京、北京几十个府州县镇,可谓日进斗金,显赫一时,成为当时河南第一富户。

 

16


 

17

 

 

18


 

账 房

 

  刘家生意遍布全国,开设的当铺、钱庄、商铺近千家,资产逾千万。刘耀德死后,刘青霞掌管刘家的生意。岁末时,各地当铺、钱庄、商铺的掌柜都要到刘家来报帐。此处为账房先生的(临时)住所(见图19)。

 

19

账房

 

20

 

 

餐 厅

  刘青霞自幼家规森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刘家人口众多,此房间为刘家用餐的餐厅(见图21)。

 

21

餐厅


22

 

 

  然而,刘家子孙依仗家势家财,不学无术,挥霍无度,众多的为官者亦是凭借金钱捐得。至十二世时,德字辈的二十八个弟兄更胜一筹,诺大家业已在他们手中明显败落。刘青霞的丈夫刘耀德便是典型的纨绔子弟,虽以万金捐了一个山西试用道的四品职衔,却从未得到过实补。他的嗜好除了吸食鸦片烟,还以玄豪夸富来寻欢作乐,扬言:“南京到北京,不饮别家水,不宿别家店”。据传,他曾站在开封城头往地上扔包宝用的金叶子,任人抢拾;曾在南京游湖时站在船头往水里扔银元宝,任人取捞。

  结婚七年,刘青霞刚刚二十五岁,丈夫便因过度吸食鸦片,加之生了搭背疮久治不愈而病故。这份诺大的家产便掌握在刘青霞的手中。

 

23

 

 

   刘耀德生前未曾留下子嗣,刘青霞抱养刘耀德姐丈雷培株之子,起名鼎元,称作己生,返回尉氏。刘耀德死后,族人为谋夺其财产,扬言鼎元并非亲生,无权继承刘家财产,一时闹得不可开交。

 

24

 

 

  为争取舆论,缓解矛盾,刘青霞以其宽阔的胸襟,非但不与之计较,反而慷概解囊,有意识地为族中乡亲们办了许多好事。她独自出银四万两在刘氏故居大桥庄重建祠堂一座,又捐地十五顷附设义学一所,凡刘氏子弟均可免费入学。她另在县城修建住宅一所,初定名“四知堂”,后更名“师古堂”,在师古堂里专门辟出一处小院,计有房屋三十余间,以收养刘氏无依无靠的寡妇。祠堂和师古堂均为刘青霞参照娘家建筑式样自己设计的,建筑物重要部分的许多诗词绘画也都出自刘青霞之手,足见其多才多艺。

  她还设立了“刘氏义庄”,凡刘氏六十岁以上老人每月可从义庄免费支领小麦三斗(计七十五市斤),并于每年腊月初八开仓放粮,以赈年荒。刘青霞婆母去世时,恰逢尉氏大饥,为赈济灾民,她借婆母丧礼,施舍饭一个月,救活了不少灾民,被光绪皇帝诰封为“一品夫人”。

  刘青霞不仅为穷人办了好事,而且在族人中增长了威望,逐步化解了家族内部的矛盾。

 

25

 

 

26


 

  当时的《河南官报》曾发了如下消息:

  “一品命妇刘马氏,系本籍绅士、翰林院侍读马太史吉樟之妹,已故山西试用道刘观察德煦之妻也。热心学务,考求实业,兹拟携子刘鼎元赴东洋调查女学堂及各项实业、学堂规则。由其兄马侍读具呈学部转请务部发给护照。”

  1905年,刘青霞携子随其兄马吉樟到日本考察,在那里她接触到了孙中山及同盟会人士黄兴、宋教仁、陈其美、徐宗汉、何香凝、梁启超、康有为、鲁迅、张钟端等,后加入了同盟会,追随孙中山走上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道路。在日本,她出资资助同盟会员办《河南》杂志;与友人在东京创办《中国新女界》月刊,为革命党人传播革命思想立下了头功。

 

27


 

  1907年,刘青霞回国后,担任了北京女子政法学校校长、北京女子事务维持会会长、北京女子参政同盟会会长。

  1908年,刘青霞和他人共同创办公立中州女子学堂附小(今开封市二师附小),并捐巨款资助同盟会河南支部在开封开设“大河书社”,作为革命党人的联络地点和宣传革命的中心。

 

28

正房面阔五间 西侧房间为刘青霞起居室 
其余房间作为会客厅之用  门上悬挂“惟念天下”匾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