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与隧道相通
47
隧道与窑洞相通 从窑洞出来就是老龙头脚下
48
隧道出口在老龙头脚下口子村的一孔窑洞民居
49
老龙头脚下的碉堡
离隧道出口处不远,在老龙头脚下口子村头,紧邻黄河的土坡上一座修筑于抗日战争时期的碉堡,呈正六棱柱形,坚固厚实,北向黄河开有两眼机枪射击孔,赵寿山将军率领38军(实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曾在此驻守,成功阻挡日军渡河,现在碉堡成了简易配电房(见图49—图51)。
50
老龙头脚下的碉堡 曾守卫玉门古渡阻挡日军渡河
51
曾守卫玉门古渡阻挡日军渡河的碉堡内景
52
如今玉门古渡只是一个旅游景点
53
如今玉门古渡只是一个旅游景点
码头边,坐北朝南竖立着一块青石,上面刻写着四个红色大字:“玉门古渡”;另有一枚方形石碑
全文如下:
“玉门,西依大仳,东接广武,两山夹峙,有如门户。汜水南来,青如碧玉,穿门而出,故名玉门。虎牢雄关,扼东西孔道;玉门古渡,为南北咽喉。楚汉于此相争,唐夏于此鏖战。和平时期,玉门辐辏天下,故车马络绎,樯帆蔽日,货畅其流,富甲一方。“玉门古渡”为原汜水十景之一。”
54
站在玉门古渡码头 向东回望广武山 老龙头上的六角亭俗称“老龙角”
玉门古渡位于荥阳市汜水镇口子村,西有大仳山(又名九曲山、葱山),东有广武山(又名三皇山、数山),两山对峙处有汜河缓缓北注黄河,可看到“ 黄河夕照”的壮美景观,景色异常迷人,曾是成皋十大胜景之一。
相传在上古时代,大仳山和广武山是连为一体的,汜河流到这里经常泛滥。大禹治水时为消除汜河水患,决定在此将山挖开,疏导汜河直接进入黄河。在召集水族们商议时,小龙鱼建议说,不必兴师动众,只要在这里钻个洞,让汜水从山下面流入黄河就可以了,大家一致赞同了这个建议。由于此处山壁偏薄,天长日久,在河水不断冲刷下,山体渐渐塌陷下来,形成了一个口子,从此这里就被称为口子村了。汜水河在此流入黄河,清浊交汇,远望如一条白色玉带,非常漂亮,也不再泛滥了。有一年,汉王刘邦在此渡河时,向当地人打听渡口的名字,当地人叫“鱼们拱洞”,因方言差异,刘邦听成了“玉门古渡”,连声说:“好名字,好名字,汜水像一条玉带一样穿过两山门户,真是玉门古渡”。从此这个渡口就被称为“玉门”了。
55
全景图 玉门古渡西面有大仳山中有汜河缓缓北注黄河 岸边有人在捞虾
古时候,玉门古渡是往返南北、连接东西的水陆交通要道,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如今这里只是一个旅游景点,码头上停靠的游轮还兼具餐饮、娱乐、住宿的功能,此刻在河面上有游艇载着游客驶过。
我看见,在玉门古渡以西,汜河对面,大仳山半山腰的山坡上也有一座碉堡,与东面的碉堡共同组成火力网,曾为抗日立下战功,现在它已深陷黄土之中,仅露出半边的一个射击孔。在大仳山顶上也修建了一座六角亭,与东面广武山老龙头的六角亭外形一模一样,遥相呼应,是俯瞰黄河和玉门古渡的最高观景台(见图55、图56)。
56
大仳山半山腰的山坡上也有一座碉堡
在汜河入黄处竖立着一枚石碑,上面写着“汛期注意观察及时预警口子村简易水位站”等字样。黄河汛期一般在每年夏季,到那时才有可能看到“滔滔黄河”,现在是枯水期,河心的沙洲暴露无遗,正懒洋洋地躺着晒太阳(见图57)。
57
口子村简易水位站标记
现在,玉门古渡景区内建有一片休闲广场,广场南侧建有吟诗廊,廊中墙上镶嵌碑刻数十通,镌刻古今名人吟诵玉门古渡、虎牢雄关的诗词,都是抄录名篇佳句的书法作品,件件引人入胜。广场中心建有亭阁一座,名“听涛亭”,游客可登亭观赏浩渺黄河。盛开的油菜花慷慨地将清新的香气弥漫开来,飘散在广场上空(见图58—图64)。
58
休闲广场
59
休闲广场 吟诗廊
60
休闲广场 吟诗廊《玉门古渡吟诗廊序》
61
休闲广场 吟诗廊《玉门古渡》书法作品
62
休闲广场 吟诗廊古诗书法作品
63
休闲广场
给美女在油菜花丛中留影
64
孩子们在休闲广场尽情玩耍
谢谢欣赏!更多精彩内容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