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编织从材料上可分为竹编、草编、藤编、棕编四大类。
(一)竹编
制作时先将竹子剖削成粗细匀净的蔑丝,经过丝、刮纹、打光和劈细等工序,运用各种编织方法编成,主要编织方法有:十字编、人字编、圆面编、六眼编、穿丝编、龟背编、翻转弹插、穿插等。主要产地有浙江东阳和峡县、福建泉州和莆田、安徽舒城、四川成都、重庆、湖南益阳等。
竹编名产有"蕲簟"、"舒席"、"瓷胎竹编"等,其中流传最广、最具有民间特色的要数明清时期产于浙江的"提篮"。它因层层相套形如宝塔,又称"塔篮"。外形有长方形、椭圆形、八角形等,一般以二至三层为多。制作时编织精细、耗工较大。加上篮柄装饰异常工整别致,多刻有龙凤、花鸟纹样,镶有黄铜饰件,盖面带给有山水、人物、花鸟等吉祥图案,使整个"提篮"既高贵豪华,又古朴典雅。常用来装食品、放花果、存放衣物书籍。
(二)草编
分为"草"制与"条"制两大类。
1、草制。多用麦秸草、玉米皮、琅哪草、蒲草等各种柔质材料,采用结、辫、捻、搓、拧、串、盘等各种技法编织而成,它做工精细,朴素雅致。产地主要有山东、浙江、广东、河南等地。历史上曾有不少享誉中外的草制品,如始于唐代的浙江鄞县草席;清代贡品湖南临武贡席。山东莱州地区生产麦秸草辫有500多年的历史,花色达1000多种,解放前就是我国的大宗出品商品。甘肃的草编香包装饰挂件独具特色。现在国内外草编市场占主流的是用玉米和麦秸草辫编织的帽、篮、包、地毯等日用品。
2、条制。主要以柳条、芦苇、高粱蔑、槐条、腊条等较硬质的材料编织,造型简朴,粗扩大方。条子分两种,不去皮的称为黑条,去皮的称为白条。黑条多用来编生产工具,如抬粪、抬土的"抬筐",放在驴、骡背上运东西的"驮篓",还有个头很大的条编粮食囤子。白条多用于编制生活用品,如用作炊具的"爪篱","装针线的"针线筐箩",还有从前山东农村广泛使用的量具"斗"、装衣物的柳条箱等。
(三)藤编
是将藤料清洗、去结、剥皮、打磨后制成洁净的藤芯和藤皮,然后运用各种编织方法编制成手工艺品,有藤编动物、提篮等。主要产地是广东、广西、云南。用藤编织的家具,凉爽舒适、朴实美观。其中广东藤编始于清代,最具代表性的是藤编"壶囤子。,用于壶具保温,多为圆形和椭圆形,因形似粮囤而得名。是用精选的藤芯手工编织而成的,盖上镶有铜提把,有的还镶有铜锁,里面保温用的棉衬留出茶壶形状,内置一把绘制精美的瓷茶壶,寒冬之日,一壶热茶可持续保温。
(四)棕编
产地主要在四川新繁、湖南长沙和陕西汉中等地区。它采用棕树嫩叶破成细丝,经硫磺熏、浸泡、染色后编织而成。棕编细致精巧、朴实大方,色彩谐调明快,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在国际市场被誉为"四川草"。
长沙的棕编玩具别具一格。民间艺人们给一片片随手可摘的棕叶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三下两下,编出个蚱蜢、螳螂、蜻蜓、青蛙等,深受儿童的喜爱。老艺人易正文独创了"肚皮"编织法,编出的昆虫惟妙惟肖;他还用铁丝作骨架,增加了清漆涂刷工艺,使作品能长期保存,从而把这种雕虫小技引入了大雅之堂。后来,这门手艺由游方艺人带到了许多地区,艺人们充分利用当地的植物,产生了用蒲草、还魂草、竹叶编织的虫鸟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