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风土人情 > 抚顺房地产资讯网

抚顺房地产资讯网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4-18 02:14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新宾满族农家,有许多人将五月初五称为“药香节”。妇女们唠起家常都说:“五月节”天不亮采来的草药可灵了。还有的说这天露水就好像灵丹妙药,若是用这天早晨的露水洗眼睛,保你一年眼睛明亮,真是圣水一般。五月节采的艾蒿荫干后,用来“灸艾子”(针灸学),肚子里有食水都能灸化了,风寒腿秋天用艾蒿灸,七天就能治得不大离儿。还有的说这天刨的“八股牛”(药学名白藓皮)药劲大,治病效果好。 五月节这天人们都起大早,到河里去洗眼睛、洗脸。满族农家妇女起得最早,她们先到小河里洗脸、梳头,还用铜盆端回水给公婆洗脸。
  孩子们在五月节经常唱着一首歌:“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除病去邪快乐又安康”。从这首歌词人们定会联想到艾蒿比其它药草灵气大。歌词“艾叶香香满堂”,是因为在三十年代新宾山城乡村草房很多。砖瓦房很少,房檐插上一大排艾蒿。被风一吹顺着开着的窗户吹进屋内,清幽香气满屋,真成了艾叶香香满堂了。
  把桃枝插在大门上。或用桃核雕刻成小花筐挂在房门上或挂在孩子手腕上、脖子上,人们认为这能避邪。 


满族的民间刺绣

满族民间刺绣源于民间印花布,印花布来源于民间剪纸。在很早以前,满族多用油纸镂版刮浆、豆粉合石灰漏染白布,使白布成为蓝底白色图案的“麻花布”,作包袱皮、头巾、门帘、被面、围裙、幔帐、幔腰等。我结婚时,母亲就给我做了一床麻花布的新被和一床褥子。“麻花布”的图案精美,构思巧妙,大多有圆形或棱形的图案。布的质量粗厚,多用手工纺织的“家织布”,非常耐用。近年来,这种仿“麻花布”的衣服又在市场上出现,只是花、图案更加精美罢了。
  受苏绣的影响,在满族中逐渐形成具有北方特色的满族刺绣。满族刺绣多用于枕头面、幔帐、门帘、围肩、袖头、衣襟、鞋帮、兜肚、手帕、香荷包等日常生活用品。满族女孩自幼就学刺绣、描画,自画、自绣。过去闺女出嫁,婆家不仅看姑娘的家风、人品、还要看是否有一手好的针线活,特别是炕上的针线活。
  满族民间刺绣实用性很强,在日常生活用品和服饰上到处可见,而且在这些绣品上的图样多有明显的吉祥含义。像枕头面上图案有飞禽走兽、花草鱼虫、人物故事、各样花边等等。我幼年时枕头图案是桃和荷花。桃象征长寿,荷花表示纯洁。满族民间刺绣不仅在日常生活用品上到处可见,就连老年人去世时穿的“寿鞋”也在鞋帮上绣上一朵玫瑰花,鞋底绣一副“梯子”,意思是上天堂,不受罪。
  满族民间刺绣品具有强烈的民族、地域特色,造型夸张、粗犷、拙朴、色彩艳丽,冷暖对比强烈,构图细腻、温和、善良,具有朴实的情感和吉祥如意的情调。

新宾满族秧歌

新宾地区的地秧歌,亦称满族秧歌,俗称“鞑子秧歌”,不仅由来已久,而且广为普及。

  在很久前,满族每逢上元夜或遇有喜庆之日,便官兵一致,军民一体,同行歌舞,“舞毕而歌,歌毕再舞,达旦而已。”此种娱乐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一队秧歌少则几十人,多则超百人,参与者多,观看者众。在农村每年春节都办秧歌,从正月初六一直扭到正月十六,很受百姓欢迎。

  满族秧歌,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只是单纯的娱乐活动,还具有明显的内容。初起的秧歌多系表演渔猎、耕织、商、工等生产形象。努尔哈赤起兵后,逐渐涵入了军事内容,整个秧歌大队摆出练兵习武、驰骋征战的阵势(也叫阵式)。反映生产和军事的阵式有二十八种,即:“龙门阵”、“长蛇阵”、“六合阵”、“八卦阵”、“葫芦阵”、“五雷阵”、“天门八卦阵”、“地门八卦阵”、“五股穿心阵”(即五股穿心斗)、“双龙盘玉柱”、“盘肠阵”、“二龙吐须”、“八卦阵带十字梅”、“长沙阵”等。

  满族秧歌除以走阵式来表现生产、生活和打仗外,还通过人物的扮相、服饰、道具、舞姿动律来反映,所以在过去,对于人物扮相、服饰、道具、动律均有严格要求。从扮相来说,“鞑子官”(领队者)头戴大戏缨满族凉帽,身披黄色战袍,下扎红色战裙,腰挎鱼皮腰刀,手持蝇帚等,指挥秧歌队表演各种阵式。“沙公子”头戴书生巾子,身披红色斗蓬或兰色斗蓬。他是协助“鞑子官”的第二个指挥人员,配合指挥着各种阵式。“沙公子”之后是据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而扮的各个杂角。这些杂角,俗称“傻柱子”,其特点是反穿皮袄毛朝外,抹黑脸,身上背着野鸡皮,刷帚头子、小干瓢等。一个人在场中到处乱窜,随意逗乐,如马戏团里不受约束的小丑。

  还有个人场外人物“赫尔突”(或叫克力吐,又叫外鞑子或跑豹子)。他反戴兽皮帽子,反穿长毛山羊皮袄,斜背一大串铜玲,手持一把短把长鞭,在秧歌进出场地时,他拦擞着满身晃铃,倒退着小步在前边打场。他是个队外角色,跑着圆场,回旋弯转,扩展场地。此丑角是逢场开路、打圆场时必不可少的人物。

  传统的满族秧歌都要有一个或两个“拉棍”的人物。此人身穿长袍,腰扎彩带,前大襟掖在腰带子上,手中拿着柳木竿子,七尺来长,上边彩饰着剪约缨穗(据传说七尺柳木棍就是标志着满族祖先当初挖参时使用的“罗拨拉棍”)。他基本上是秧歌的主办人,秧歌每到一地表演,他得先行赶到负责联络。如有两个拉棍的,一人联络,另一人则在场内起总指挥作用。

  秧歌队中女演员称为“上装”,也叫“拉花的”,以前多是男扮女装(反串)。她们头戴五彩缤纷的花山(花冠),花山上高挑颤丝,上边系着蝴蝶,扭浪起来花翻蝶跃,犹如满园春色,群芳斗艳,也似仕女村姑踏青嬉戏。“上装”的穿古装(旗装)、时装不限,一般是尽其可能妆束得越艳丽、越吸引人越好。扭动时她们多是左手甩动手绢,右手摆动彩扇,步履轻盈,温文雅致,农村艺人称“上装”是“稳中浪” 。

  男演员称“下装”(也叫跳丑的),分俊扮、丑扮。他们头戴红缨软帽,还有的在头顶颤丝之上系着一朵大红花,花上高挑一对栩栩如生的彩蝶,身穿对襟镶边短卦,斜披着或红或黄或兰或白(粉白)各色八旗旗标,腰扎各色彩带,左手握着彩绢,右手持扇或持带响的花棍。俊扮、丑扮主要区别在脸谱。俊扮者粉面朱唇,眉宇之间画有“红千”,显得气宇轩昂;丑扮则红腮白鼻梁,扮得滑稽可笑。两种扮相,均以摆硬腕翻扇为主,鼓点一响一齐刹下腰去,大扭大浪。丑扮者还端肩抖膀,滑稽逗人。

  新宾地区的秧歌向由“鞑子官”领队。清朝时期,满族官员十分讲究礼节,两村的秧歌队会面,两个领队的“鞑子官”必行见面礼。见面礼有“打千礼”、“对举绳帚”、“左卡肩”、“右卡肩”、“对双喜”、“左对刀把”、“右对刀把”、“翻身对刀把”、“抱腰礼”等十几种。两队秧歌会面时,则双方“拉棍的”先进行协商。如两队秧歌互相体谅,则从简见礼,只行一个“打千礼”之后,两个“鞑子官”互相谦让一番,先由本村的“鞑子官”领走“长蛇阵”、并向本村秧歌队再次见个礼,然后“客前主后”浩浩荡荡进村内。

  如两队秧歌有冲突,相遇时见面礼要一一所使。如一方礼节不佳,不会施展,便算败北,主动将秧歌队男女分列路旁,让胜队从中穿过。

  满族秧歌在舞蹈动律上具有鲜明的本民族特色,有手势、走势、脚势、肩势、转势、蹲势等姿式,据一些老艺人介绍,主要有以下几种:

  1、摆势。双臂前后摆动,幅度较大。杨宾《柳边纪略》载:“满洲有大宴会,主要男女必更迭起舞,大率举一袖于额,又一袖于背,盘旋作势,曰‘莽式’。‘莽式’即‘玛克希’(满语即舞之意)。”这种大摆大动的基本动律可能由此而来。

  2、步势、腰势。动作多为“丁字步”(或叫别步),还有“跺子步”、“窜达步”、“出溜步”、“大颤步”、“小颤步”、“拉蹲步”、“吉祥步”、“单奔马步”、“双奔马步”、等,但以“丁字别步”为主。腰势动作极为灵活,有“大摆腰”、“小摆腰”、之分,这可能与满族多信奉萨满教有关。不论是祭祀天地祖先祛灾祈福,常要请萨满跳神时,又必须以铃系臂后,摇之作声,而手持萨满跳神。萨满跳神时,又必须以铃系臂后,摇之作声,而手持抓鼓,且击且摇。口致诵祷之词,词不可辩,祷毕跃旋转……”(《柳边纪略》卷四)。

  3、扇功。扇功非常讲究。扇功和肩势基本是一致的。扇功有:摆扇、抖扇、翻扇、转扇几种,男以“抖扇”为主,女以“小摆扇”为主。由于满族秧歌善于走阵,在行进间的扇花变化较多。上下装边走边逗,以扇花调动舞姿,名为“调扇”。“调扇”时一般下装要矮,上装要高,有时多用“矮子”围绕“上装”转。

  4、走阵式。走阵式名目繁多且规模较大,有时一旁观众也可加入舞队行列同舞,出现热烈火爆场面。

  5、唱词。所谓秧歌,即又舞又歌。满族秧歌的唱词多由一人主唱,有时也有齐唱。“沙公子”、“拉花”、“跳丑的”均可出面清唱。现列出几段唱词:

    日头出来渐渐高,
    腊花姐姐把头包,
    沙公子戴上相公帽,
    鞑子官挎上老腰刀。
    一进大门抬头观,
    院内插着索罗竿,
    索罗竿好比摇钱树,
    摇钱树底下金马驹拴。

  还有的唱词至今听起来也还很有趣。如:

    叫我唱来我嗓子粗,
    肚内没有半本子书,
    谁是谁的师,谁是谁的徒,
    谁也不是久门江湖,
    不过是正月十五要娱乐,
    强似那——
    掷色子、抽大宝,又把麻将撸。

  流传在新宾地区的地秧歌,源于满舞。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满族同汉族长期杂居,满汉经济、文化互相融合,尤其是民间艺术交流频繁,使满族的民间文艺活动也具有较浓的汉族色调,但在新宾的广大农村,其满族秧歌的内容、形式与表演技巧仍不失满族善于骑射,勇于征战,勤于生产,俭于生活的基本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