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时习俗?
春节 当地俗称过年,是一年辞旧迎新最隆重的节日,也是当地人民最重视、最喜爱的节日。旧社会贫富悬殊,富人过年,欢天喜地;穷人过年,如同过关。直到解放后,农民才得以欢欢喜喜的过年。过年准备的时间较长,俗称:“一进腊月门儿,处处是年味儿”。大人小孩都盼年,家家户户忙着准备过年的东西,从吃的、穿的、用的、玩的,根据各家的经济情况,力求样样齐全。围绕过年,还有顺口溜:二三,灶王上西天;二四,写大字;二五,掸尘土;二六,砍猪肉;二七,杀年鸡;二八,把面发;二九,把油走;年三十,包饺子。从辞灶以后,男人们就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室内外卫生;女人们忙着蒸馒头,做年糕,磨豆腐,到除夕上午,贴春联,挂年画,供祖影,摆祭品,设香案、烛台。下午,男子去祖茔祭奠,招请祖先回家过年;女人则准备一顿丰盛的年饭,晚饭全家老少在一起,欢聚一堂,谓之吃“团圆饭”。晚饭后,都不睡觉,点上烛,烧上香,共同守岁。初一日,天未亮,老少衣着更新,青少年们都到长辈家拜年,请安问好。初二日,晚十点左右,家家再次烧香焚纸,鸣放鞭炮送祖先回归,谓之“送年”。从初三日开始,走亲访友,互相祝贺,路上行人不绝,家家飘出香味。一直到初十以后,来往拜年客人才渐渐稀少。60至70年代,特别是10年动乱期间,因为受到各种政治因素的限制,人们对过春节的热情逐渐冷了下来,从80年代开始,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过春节的热情又高涨起来。?
元霄节 正月十五,俗称元霄节。这一晚上,吃过饺子以后(过去当地人很少吃元霄),家家户户焚香烧纸,放鞭炮,放焰火。小孩则放滴滴锦。点亮用面粉做的油灯,在屋里屋外各个角落到处照,以驱赶邪恶。大街小巷里的人们,一直闹到半夜仍余兴未尽。白天从正月十五开始,青年们踩高跷,舞龙灯,跑旱船,锣鼓喧天。往往要玩耍到正月十七、八方才停止。进入80年代以来,燃放鞭炮,焰火之风益盛,有的户仅鞭炮一项就花掉了三四百元。区政府亦每年在正月十五晚上举行灯火晚会,燃放礼花礼炮。?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早晨太阳未出,庄稼人起来用草木灰在各家的天井、场院里打囤子、画囤梯,预兆今年打的粮食仓满囤平。这一风俗,到新中国成立后逐渐消失。农民早晨都喝面条,放鞭炮,焚香烧纸。饭后各家妇女炒糖豆、炒面棋,相传吃了不牙疼。?
清明节 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传说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大臣介子推携母隐于绵山被大火烧死,故一天不动烟火,名曰“寒食”。寒食那天,家家到祖茔添土上坟,祭扫坟墓。清明那天是个玩的日子,小孩放风筝,男女青年荡秋千。解放后,每年在清明节期间,开始植树活动,祭扫烈士陵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谓之“端午节”,据史书记载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含恨投江。富裕人家包粽子,一般人家闷粘米干饭吃。妇女、小孩都配带香袋(用色布缝制成小袋,内装用中草药研制成的香粉),传说可以避瘟疫。小孩在五月初一早晨太阳没出来以前,在手脖、脚脖上拴五彩线,据说可以避蛇咬。初五这一天太阳还未出来以前,男女老少要到田间去拔艾蒿,插在门上可以避瘟疫。还采集榆、柳、桑、槐、曲五种树头,晒干后留作日后治风湿之症。解放后,带香袋、拴五色线的风俗已很少见,但吃粽子之风益盛。?
六月六 夏至节 这两个节日,主要是农民打下新麦子,用新麦子面粉蒸馒头,上坟祭祖,吃几顿面条,走走亲戚。?
七月十五 当地俗称为“鬼节”,这天家家蒸馒头上坟祭祖,人们多包饺子吃。?
仲秋节 八月十五称“仲秋节”,俗称“团圆节”,一年中除了春节外,这是最隆重的节日。当地农民在这一天都根据各家的经济情况,置办酒菜,全家欢聚。晚饭后,摆上月饼、西瓜、水果等,共同赏月。在节前节后走亲访友的也都带上几斤月饼。?
冬至节 这个节日当地也俗称“鬼节”。下午都到祖茔上坟,晚上都吃饺子,第二天,已出嫁的闺女回娘家给去世的父母上坟扫墓。?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日,古时举行“腊祭”。此日早晨各家用米、豆、枣等合煮米饭吃,称“腊八粥”。?
辞灶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上,家家在灶台上面贴上灶码(用纸印刷的,俗称灶神),烧香、供糖瓜、烧纸钱、煮饺子,名曰辞灶。在灶神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的对联,祈求保佑全家一年平安。新中国成立后,此俗渐泯。?
二、礼仪习俗?
嫁娶 旧时婚姻,男女双方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事人无自主权。一般要门当户对,属相相合,岁数相当,经双方父母同意,再请人称命合生辰八字,一切符合,方择吉日订亲。订亲之日,男方家长备上“定亲礼”(蒸馒头、衣料、首饰、现金等),去女方家订亲,女方家要摆盛席招待。订婚后,隔一段时间再去下媒柬(从下媒柬到结婚之日不得超过一百天),由男方备柬贴两张,一张填上男方的年龄、生辰送给女方,女方照样填另一张,把女方的年龄、生辰送给男方。下媒柬男方拿的彩礼要比订亲时多一倍,女方的招待酒席要更丰盛、更隆重。再过一段时间,男方决定结婚日期后,再到女方去送结婚日期,谓之“送日子”,仍要备上彩礼。结婚日,此地风俗是“等亲”,由男方雇一乘四人的花轿到女方家去抬,女方陪送的嫁妆随轿一同抬到男方。花轿到后,先拜堂成亲,后入洞房,就算大礼告成。晚上新郎新娘同饮合欢酒,亲友闹洞房。第二天晚上,新娘被男方邻居接去住宿,曰
“叫二日”。第三天上午再接回婆家,曰“回三日”。三日白天女方家长来,曰“看三日”,男家大摆宴席招待,并请亲友作陪,酒席隆重丰富。第四天新郎新娘双双到女方娘家,曰“踩新路”。旧时结婚服装,男的穿长袍马褂,女的是红绿短衣,第一天穿蟒袍玉带,头载凤冠(一般都是租借的)旧时还有养老女婿,名曰“入赘”。一般是女家无兄弟,无人干活顶门户,招一个女婿来干活养老。男方则因弟兄多人,家境贫寒,无力娶妻,才到女家落户。过去“养老女婿”是被人轻视的,认为没出息。?
旧时男人妻亡续娶,曰“续弦”,女人夫亡再嫁,曰“再醮”。男人续弦无人讲,女人注重守节,再醮者则多被人瞧不起。?新中国成立后,公布新婚姻法,青年男女婚姻自主,自由恋爱,自主订婚,结婚到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旧时那些称命、占卦、属相一类的迷信事,基本废除。取消女人坐轿,新娘或步行或坐自行车、拖拉机、汽车,由傧相陪送到男家;也有旅行结婚的,有些单位还举行集体婚礼。从八十年代起,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高,对婚事又开始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高档用品彩电、录音机、电风扇、电冰箱、沙发、席梦思床等日渐增多。请客、送礼之风盛行。有些人家,婚事花费过多,过后负债累累。?
丧葬 境内旧俗,先辈去世,以入土为安,富有之家,借丧葬之事,大肆铺张,既可趁机敛财,又可得孝子之名。病殁当日即成敛入棺,“寿衣”、“寿棺”都是人未死前备好的,接着在院内烧纸马,门上糊烧纸,门口挂纸幡(名曰招魂幡),子女换丧服,去土地庙送汤水,去亲友家报丧。晚上孝子在棺前铺草守灵烧香纸。直守到殡葬之日为止。第二天“严扣”,是开棺叫子女见死者最后一面,然后将棺盖钉紧。晚上孝子到土地庙去“圆庙”,烧纸扎祭奠。第三天即请人择吉地修坟墓,再择吉日安葬。出殡的头天晚上,雇用吹鼓手奏哀乐,亲友们都来祭奠,谓之“开吊”。第二天殡葬日,上午开始迎旌、拜旌(旌是一种随葬物,用6尺长的红绸或红布,用撒金把死者的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写在上面)。下午把棺抬到坟茔安葬,沿路停棺路祭,到坟再拜祭。有的还出“回灵殡”(下葬后再把牌位抬回
去)。旧时越是富有之家,殡葬仪式越繁多,花费开支越大。除“寿衣”、“寿棺”、“寿坟”要讲究外,出殡时还要请点主(主持丧事的人),请赞礼生,雇用吹鼓手,有的还雇用僧道诵经,超度亡魂。还有纸扎,扎有高楼、人物、马、牛等,费用颇大。富裕之家还能应付,小康之家,往往被弄得借债典地来应付丧事。至于贫困之家,人死后只能买口薄棺材或用破席卷去埋葬。埋葬后第三日,子女到茔前上坟,谓之“圆坟”。以后每7天上坟祭扫一次,一共上7次。到一百天再上百日坟,再后每年于死者去世之日上周年坟,共上3年,到第9年再上一次,谓之“十年周年九年上”。在平常一年当中,清明节、七月十五、冬至日、阴历年除夕日,都要上坟祭奠。黄岛区自古以来用土葬。1966年以后,破“四旧”,丧事改革。出殡不用吹鼓手,不扎纸扎,不出大殡,仪式简化,但仍用土葬。从1973年开始,响应上级号召,实行火化。1973年秋,徐戈庄村管洪增逝世后,运往胶县火葬场火化,这是黄岛区火葬的首例。至1987年全区绝大部分村庄改用火葬。?
喜庆 祝寿是晚辈为老人过生日,为老人祝福长寿。旧时富有人家大摆宴席,宴请亲友。亲友带来的礼物,多是寿面、寿桃、酒、肉等礼品。坐席前,先向“寿星”行礼,然后入席欢饮。至于贫穷人家,也尽可能做点好饭菜来孝敬老人,吃顿面条或包子。妇女产后,男方先到岳父母家报喜,再告知其他亲友,亲友邻居随即都来“送汤米”(点心、红糖、鸡子等)。三日宴请亲友“吃面汤”。以后“做满月”、“庆百日”、“过周岁”等,都要设宴请客。此种风俗沿袭至今尤盛。旧时盖新房,亲友邻居互相帮助(支援物力、人力),新房落成,设宴答谢亲友邻居。旧时迁居,亲友都带礼物来祝贺“烧炕”,并设宴招待,至今尤兴。?
祭祀 旧时对故去的先人祭祀有“一七”、“五七”、“七七”、“百日”、“周年”、“三周年、“九周年”。平时一年当中在“清明”、“七月十五”、“冬至”、“除夕”这些节气都要上坟祭祖。旧时望族大户都设祠堂,内摆放列祖列宗的牌位,每年正月初一晨,有族长带领本族男人,赴祠堂行祭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