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风土人情 > 昆明: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

昆明: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7-25 10:40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昆明: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

2017-07-23 23:43来源:拥抱印度洋

原标题:昆明: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

7月21日,由民建云南省委联络委员会组织的主题为“包容性文化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发展——从梁思成林徽因时代说起”的议政云南活动在龙泉古镇文化研究院举行。初到位于司家营的龙泉古镇文化研究院,一幅幅梁思成、林徽因、闻一多、朱自清等大咖的巨幅画像映入眼帘,蒙蒙细雨中仿佛穿越了世纪,回到那战火硝烟的年代。

民建云南省委巡视员王宏、民建云南省委常委、联络委主任、南天信息有限公司董事长雷坚、民建云南省委常委、联络委委员陈伟强、盘龙政协教文卫委主任彭磊、抗战文化专家戈叔亚,以及龙泉古镇文化研究院院长洪海波等专家学者参加了讨论,活动由民建云南省委常委、联络委副主任、中国贸促会云南省分会副秘书长谭云主持。

昆明:不是一座甘于平庸的城市

虽然嘉宾来自各行各业,有政府官员,有教授学者,有企业家,但都是心系昆明,关心昆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群人,其中很多都是土生土长的昆明人或昆二代,活动氛围轻松惬意,从梁林故居说起,从龙泉古镇说起,对昆明文化与发展的前世今生畅所欲言,有昆明的引以为豪,有为昆明的担忧,有对昆明的憧憬,更多的是为昆明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

云南有着全国最多的少数民族,26个民族在云南这块土地上和睦相处。自古云南就从不排外,以她宜人的气候和包容的怀抱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国的人们。清代著名政治家、曾任云贵总督的林则徐,被称为“第一代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开明官员。林则徐的金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深刻地表达了包容、开放的意义所在。

700多年前,元代赛典赤·瞻思丁治理松华坝、滇池,云南首次作为一个“行省”并入中国版图。到云南之前,赛典赤·瞻思丁是忽必烈最为倚重的幕僚。忽必烈则是唯一到过云南的帝王,他对昆明赞誉有加,他认为“这里才是帝国重要的门户”。

70多年前,抗战烽火正浓,昆明作为大后方战略地位至关重要。昆明张开他的双臂,主动迎接从北京上海撤退到后方的大批文人学者,在那个物资奇缺,人人朝不保夕的时刻,昆明人出地出钱出力,安顿好这批中国的活文化,因此有了西南联大在战火中的欣欣向荣,因此成为了中国35位院士的第二故乡,也因此成为了日本人主要轰炸的目标,但昆明的市民没有退缩,在生命与祖国文化传承之间,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昆明人无需动员,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使命,以自己的方式誓死保护着这群中华文化的瑰宝,书写了一段昆明人与西南联大文人学者奋战救国的辉煌历史。谁说昆明人没有文化,中华文化在昆明这片土壤上休养生息,并迎着战争的熊熊烈火发扬光大!

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连同文人学者迁走,昆明人又自发的保护起他们的故居和旧址,光是龙泉古镇片区内就拥有24处历史建筑,其中包含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此生唯一一座亲手为自己建造的房子,闻一多、朱自清故居,哲学家冯友兰故居等众多珍贵的名人遗迹,史语研究所、中国营造学社旧址、桂家大院等古建筑文物。如今大家又相聚在这里,共同商议如何保护、挖掘、利用和宣传这些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民间艺术。

林徽因最珍贵的品质是专业精神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梁思成林徽因带着家人,往西南大后方撤退。从北平、长沙一路走来的梁林夫妇,于1938年1月到达昆明,先后借住巡津街“止园”、巡津街9号。1938年年底,所租房子被收回,两人又开始在龙泉镇自建住宅。

“回望抗战年代,中国知识份子集体表现出矢志不移的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堪比在前线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军人。梁思成和林徽因是这一群体的代表人物,他们以及同仁穷尽毕生精力致力于中国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承,站在时代的高点、以新的视野和更深厚的内涵,完成中国文化守夜者的使命”。

谈到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国人总是津津乐道,除了对二人大师风范的仰慕之外,更有对才子佳人美丽爱情故事的倾慕。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作为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曾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保护做出过巨大贡献。他们设计过许多建筑,如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却只有昆明的这一座是他们自己亲手而建。

“国徽的主要设计者是林徽因。”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原院长秦佑国向记者讲述了林徽因设计国徽的过程。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由于对初选的国徽图案不满意,大会决定,邀请专家另行设计国徽图案。“这里的‘邀请专家’包括林徽因。在她主持下,1949年10月23日,清华大学设计小组提交了第一个国徽图案,首次将国旗上的五颗金星设计入国徽图案,且以红绶穿瑗的结衬托。”

1987年,林徽因、梁思成都已逝世多年,他们及助手的“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及文物建筑保护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这份迟到的荣誉,是对坚毅者的告慰。

时光流逝,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总有一些好事者,喜欢把林徽因捧为唯美、浪漫的“民国女神”。但事实上,真正令她不朽的,是那份坚忍与忠诚,是那铮铮不屈的风骨,这才是知识女性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