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风土人情 > 四川百家姓·我的姓氏·贾姓2:贾国亡后 贾姓人四散迁徙

四川百家姓·我的姓氏·贾姓2:贾国亡后 贾姓人四散迁徙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8-12 03:05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上期介绍的贾姓来源,我们可以得知,贾姓发源于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并以襄汾县为中心,向四周繁衍。如今,临汾市尧都区境内有贾得、贾汪、贾升、贾材、贾墙等多个贾姓村落,总称为贾乡。
晋武公灭掉贾国后,把贾姓子孙遣散到晋国各地。这在贾姓迁徙发展史上,可算是贾姓人的第一次大迁移。贾国有一部分人逃到周朝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阳市)等地寻求庇护,贾姓人由此发展到了河南。河南的贾氏繁衍昌盛,人丁兴旺,衍生出了许多支派。此后,有的贾姓人还发展到了齐国(今山东部分地区)。
贾大夫如皋射雉,博得娇妻一笑
江苏如皋市的《贾氏宗谱》记载,晋国灭掉贾国后,封贾国上大夫贾南屏(又叫贾大夫)为大夫,但他拒绝接受,驾着马车、带着家人,千里迢迢到了今江苏如皋市东陈镇。
贾大夫相貌有些对不起观众,但娶了个如花似玉的妻子雷氏。雷氏觉得贾大夫实在难以让她心情愉快,嫁过来后3年都不说话也不笑,这让贾大夫很是郁闷。
一天,贾大夫带雷氏到如皋游玩散心,芦苇丛中惊起一只野鸡。贾大夫眼明手快,"嗖"地一箭射去,射中野鸡。
雷氏见到贾大夫如此好身手,不禁嫣然一笑说:"射得真准呀!"从此,夫妻关系和谐,雷氏也不觉得老贾有碍观瞻了,贾大夫也不再郁闷了。
贾大夫后来回忆当初的情景,不无感慨地说:"人是少不了本事的。如果我没有这点射技,她就会一直不言不笑了。"
这就是《左传》里记载的"贾大夫如皋射雉"的故事。如皋的得名,即来源于这个故事,如皋又别称雉皋、雉水。
"皋,水边高地;如,往也。"后来,人们把贾大夫射雉的地方取名如皋港,港边的村庄叫如皋村。东晋义熙7年(411)建县时,据此把县名定为如皋县。
贾大夫去世后,葬在如皋市东陈镇,墓前有石碑,上刻"贾大夫墓"。上世纪六七十年被毁,如今又修复原貌。
《如皋县志》记载,如皋东陈镇曾有贾大夫庙和贾大夫祠。
贾大夫和雷氏生了贾洪义和贾洪万两个儿子,贾大夫被奉为如皋贾姓第一世祖。
贾大夫射雉的故事,曾引来西晋潘岳、唐朝杜甫、北宋苏轼等文人雅士吟诗作赋。
潘岳在《射雉赋》中说:"昔贾氏之如皋,始解颜于一箭。"
苏轼在《和梅户曹会猎铁沟》诗中说:"向不如皋闲射雉,归来何以得卿卿。"
清朝王士祯也有吟贾大夫"射雉城中烟景暮,流莺唤人且须住"的诗句。
贾佗随重耳流亡,官至晋国太师
贾国灭亡后,公族中的一部分人进入晋国都城,身居高位。公元前666年,晋献公娶了贾国国君贾伯的女儿贾姬为夫人,但贾姬没有生育子嗣。
晋献公又娶了贾姬的妹妹贾君,贾君也没有生育子嗣,晋献公把另一个夫人齐姜生的女儿让贾君抚养。
贾姬的弟弟贾佗,是跟随公子重耳流亡的五贤士之一,见多识广而谦恭有礼。重耳对待贾佗,就像对待兄长一样尊重。
重耳回国即位为晋文公后,贾佗受到重用。
晋灵公时期,贾佗出任太师。太师,又名太宰,位居六卿之首,相当于是宰相了。
贾佗可算是贾姓人中的第一个宰相。
贾佗在任太师期间,中军将赵盾草拟了一份治国理政的规章(有的认为是刑法法典),交给太傅阳子和贾佗,在晋国颁布,成为经常用的"法典"。
贾国公族中在晋国身居高位的还有将军贾华,在晋献公时官至右行大夫。
公元前655年春,晋献公想废太子申生,太子申生自杀,公子重耳和夷吾逃离,夷吾逃到屈邑(故城在今山西吉县境内)。
晋献公认为他们有谋反的意图,先派兵讨伐重耳,重耳出奔翟国。
晋献公又派兵讨伐夷吾,但没能攻下。
第二年,晋献公派贾华等人去讨伐屈邑,屈邑百姓逃散,夷吾逃往梁国。
据说,后来夷吾回国即位为晋惠公,为报复贾华当年讨伐过他,灭掉了贾华家族。
平定王子朝之乱,贾辛战功显赫
春秋后期,周王室发生王子朝之乱。
王子朝,本名姬朝,周景王姬贵的庶长子。
周景王最初立嫡长子王子猛为太子,但王子猛虽然名为猛,其实一点也不猛,他生性懦弱,缺少做天子的威仪。
王子朝却有勇有谋,有王者风范。
周景王想废王子猛而立王子朝为太子,大夫单旗等人竭力反对。
公元前520年夏,周景王决定更立太子。但他还没颁布诏书就得了暴病,让大夫宾孟为顾命大臣,遗诏传位给王子朝。
周景王死后,单旗、刘卷等人商议,如果立王子朝为天子,必然失去权势。
于是,他们派剑客刺杀了宾孟,立王子猛为王,是为周悼王。
单旗、刘卷违反遗诏,刺杀宾孟,引起满朝文武官员的愤怒。
尹文公、甘平公、召庄公等集合家兵,以南宫极为主帅,攻打单旗、刘卷。
刘卷率领的王室军队很快被击溃,周悼王逃出都城洛邑,向晋国求救。大臣们迎立王子朝为王。
晋国派遣大夫籍谈、荀跞、贾辛、司马督(司马乌)分兵四路渡过黄河,直逼洛邑。
王子朝无法取胜,迁居京地(今河南洛阳市西南)。晋军护送周悼王进入洛邑,周悼王在当年冬天忧惧而死。
单旗、刘卷又拥立周悼王的同母弟弟王子匄(姬匄)为王,是为周敬王。
晋军撤退后,王子朝率军攻打洛邑,周敬王的军队不堪一击,王子朝再次进入洛邑,周敬王逃到狄泉。
周王室出现了两王并立的局面,二人互相攻杀数年。
公元前516年,周敬王再次请求晋国出兵,晋国派荀跞带兵攻打王子朝。
王子朝不敌,带着一干大臣携带周王室的典籍逃到楚国,王子朝之乱平定。
在平定王子朝的战斗中,贾辛战功显赫。
公元前514年,晋国魏舒(魏献子)执政,举荐贾辛为祁地(今山西祁县)大夫。
贾辛到祁县后,"治县多善政,得民",为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
如今,祁县还有关于贾辛的历史遗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河楼,俗称回门楼。所在的镇叫贾令镇,以贾辛的官名命名。贾令镇原是贾辛的宅院,后来成为驿站,逐渐发展为镇。
齐庄公侍从贾竖,协助崔杼弑主
在齐国的贾姓中,出了一个叫贾竖的人。
贾竖原是齐庄公的侍从。公元前548年,齐庄公与大夫崔杼的妻子东郭姜通奸,还把崔杼的帽子赏给别人。
贾竖劝说要不得,齐庄公拿起鞭子就抽打贾竖。事后,齐庄公为安慰贾竖,又升任他为内侍。
崔杼得知齐庄公和东郭姜的事情后,大怒,想借齐庄公攻打晋国的机会,与晋国合谋袭杀齐庄公,但没找到机会。
崔杼又与贾竖联合,让贾竖寻找袭杀齐庄公的机会。
莒国国君来朝见齐庄公,齐庄公宴请莒国国君,崔杼称病没去。
齐庄公前往崔杼家里,表面上是探望崔杼,其实是想与东郭姜幽会。
东郭姜进入房间,与崔杼把门关上不出去。
贾竖把齐庄公的侍从武士拦在外面,自己进入院子,把院门关上。
崔杼事先安排好的人手拿兵器一拥而上,齐庄公请求和解,众人不答应。
齐庄公想跳墙逃跑,被射中大腿,掉了下来。众人上前,乱刀杀死齐庄公。
在这件事情上,贾竖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
在齐庄公的侍从武士中,也有一个贾姓人,叫贾举。
崔杼杀齐庄公时,被拦在外面的贾举等8个武士,也被一起杀死。
春秋末期,吴国著名军事家伍子胥的妻子叫贾氏。
伍子胥得知楚平王派兵来追捕他后,想到了逃跑。但如果拖家带口逃跑,必然会拖累行程;如果不带家人,家人必然会遭到杀害。
伍子胥很是烦恼,贾氏看出了他的忧虑,叫伍子胥赶紧逃走,不要管她。
说完,贾氏进入里屋。过了一会儿,伍子胥发觉没对,跑进里屋一看,贾氏已经上吊自杀。
伍子胥大哭一场,把贾氏草草掩埋后就逃跑了,开始了他充满传奇的复仇之路。
赵国商人贾舍人,帮助苏秦连横
此外,春秋战国时的贾姓人还有陈国大夫贾获,赵国将军贾偃、著名商人贾舍人等。
公元前548年,郑国攻打陈国,陈国国君陈哀公逃跑,手下大臣也跟着逃亡。
陈国大夫贾获带着母亲、妻子,乘着马车出逃,路上遇到狼狈不堪的陈哀公。
贾获让母亲和妻子下车,把车子让给陈哀公,让陈哀公赶紧逃走。
贾获在生死关头不顾母亲而顾国君的做法,受到后世的赞扬,因为这显现出了忠高于孝的儒家思想。
据有关学者考证,贾获是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贾谊的先祖。
赵国将军贾偃的名字,出现在公元前273年的华阳(今河南新郑市北)之战中。
当时,赵国和魏国联合进攻韩国,包围了韩国的城池华阳,赵军统帅就是贾偃。
韩国向秦国求救,秦国派大将白起等援救韩国。
赵军和魏军也得到秦军前来救援的消息,但想到两地相隔甚远,秦军不会那么快就赶到,所以在防守上有所放松。
没想到,白起以急行军的方式,很快就赶到华阳城下,并向魏军发动进攻,歼灭魏军15万人。
此后,白起又向赵军进攻。贾偃率众迎战,被白起打败。
白起俘虏赵军两万人,全部将他们"沉于河中"。此后,关于贾偃的情况就没有记载了。
贾舍人是赵国的商人,在苏秦和张仪搞合纵连横中起到了桥梁般的作用。
张仪是魏国人,他与苏秦都是鬼谷子的学生。张仪听说苏秦在赵国做上了相国,准备去投奔苏秦。
他刚出门,就看到贾舍人乘着马车到了家门口。
得知贾舍人是赵国人后,张仪打听苏秦的消息。
贾舍人说他刚做完买卖,正准备回赵国,叫张仪和他一起走。
到了赵国,张仪和苏秦见面,苏秦叫张仪不要在魏国做事,张仪不高兴,两人闹得不欢而散。
回到客栈,张仪没钱付房钱了。贾舍人来了,帮张仪付了账,还送张仪到了秦国。
张仪在秦国受到重用,做上了客卿,想要感谢贾舍人。
贾舍人如实相告说,他是苏秦的门客,苏秦设计把张仪激将到秦国,目的就是让张仪在秦国掌权,不让秦国攻打赵国,以便完成苏秦的连横策略。
贾舍人,就是苏秦安排的专门为张仪服务的人。
封面新闻记者 黄勇
特别致谢
本期贾姓稿件的采访和资料,得到了四川贾姓研究者贾载明先生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