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字体大小: 中
《天南海北嘉禾人》第一期节目 (2007-05-22 08:13:15)
标签: 湘昆 李沥青 嘉禾 分类: 天南海北嘉禾人
李沥青的湘昆情缘和文艺之路
[导播]
2001年5月,中国的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并在评出的全人类19个项目中名列榜首。
昆曲最早出现于江苏昆山,它唱腔华丽、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可以说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高境界。700多年过去了,昆曲仍旧能够在众多的娱乐方式中存活,并且保留了较多的传统特点,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而这个奇迹不仅发生它的发源地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郴州,这个湘南古城竟然也将这种艺术形式保存了下来。这也是昆曲在中国南方惟一存留的地方。为什么昆曲会扎根于此?是什么人在演绎着这个奇迹呢?本期节目我们将走进李沥青与昆曲的别样情缘和他充满戏剧与曲折的文艺创作之路。
一、 湘昆情缘
[同期]
我喜欢昆剧,也有这个缘份,其实现在要我去当副团长我也愿意去。(做字幕)
[解说]
据说明朝万历三年,一位郴州知州邀请他的几个幕僚,到万华岩踏青。那一天,可能是太流连洞内的壮观景象了,于是众人便在洞中席地而坐,推杯换盏,酒酣耳热时,脱口唱起了昆曲。后来这位知州把这次难忘的经历记录在《万华岩记》中,但他绝对没有想到的是,
400年后这篇小记竟然使万华岩成了郴州历史上第一个发现昆曲的地方。熟知这段历史的便是这位今年已86岁高龄的李沥青老人。
李沥青,1921年10月出生的嘉禾县田心乡人。曾经是湖南省昆剧团的副团长。他之所以与昆剧结缘,缘于50多年前的一个偶然发现。嘉禾解放前戏曲受到了很大的毁坏,解放后老百姓没有戏看,对戏曲感到十分饥渴,于是到当时桂阳县的前进剧团请了一些唱祁剧的演员过来组成了嘉禾的祁剧团。
[同期]
有一天祁剧团演戏,演《思凡》这个戏,女演员演尼姑下山,《思凡》那个戏,一看那个戏呢,是高腔,我说你们能唱高腔啊,我们能啊,不但能唱高腔,我们还会唱昆腔了,哎,怪事啊,你们还能唱昆腔,不得了啊,有这个事吗,哎呀,我们那些老演员好多个都能唱昆腔,专门唱昆的。我很高兴,马上召集他们开会,他说我们这个曲昆要搞啊,那个老师傅讲,我们都六七十岁了,再不搞就绝种。不得了,我就马上(搞),这是好事,成立祁剧团了,我就搞了。第一个昆曲,湘昆的戏《三闯赴京》那个戏,剧本就是我改的,第一剧我改的,我就开始发掘发行(湘昆)。
[解说]
这次发现的时间是1955年,那时候昆曲已经在湖南销声匿迹二十多年了。但李沥青当时当任嘉禾县文教科的科长,没有太多时间做昆曲的发掘工作,于是他请来当时在珠泉完小任音乐老师的李楚池等人来深入挖掘昆曲,还招了一批学员,办起了湘昆学院培训班。李沥青在他的诗、词、楹联集《绿满楼上呤》里有首《看湘昆学员班第一次演出》的诗是这样写的“呖呖莺声第一腔,无人不千赞小娃班。湘昆贵有泥巴气,我道鸡毛能上天。”
[同期]
我把李楚池,珠泉小学的一个音乐老师搞来,放到湘昆,放到祁剧团,挖掘湘昆,这下子想对了,这点想对了,哎呀,他啊,他本来是新音乐工作者,可他对这个老的乐谱他很熟,也就发掘,搞这些,出名了,选了好多戏啊到地区、桂阳、中央(演出)。
[解说]
1960年2月,在湘昆学院培训班的基础上成立了湘昆剧团,并从嘉禾县搬迁到郴州市,1964年更名为“湖南省昆剧团”。昆曲的足迹得已在郴州延续。并大放异彩,1972李沥青当任湖南湘昆剧团副团长,文化大革命的时,湘昆剧团则被“四人帮”砸烂了,李沥清被踩翻、打翻在地,还打伤了一只脚。 “四人帮”被打倒后,湘昆剧团恢复,李沥青也重新回到昆剧团任副团长,直到1985年退休。从1955年在嘉禾偶然发现昆曲,到1985年从湖南湘昆剧团退休,李沥青与湘昆同呼吸共命运整整三十年。一谈到湘昆他就有着满腔的骄傲与自豪。
[同期]
田汉后来说,“山窝里飞出金凤凰”湘昆是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山窝在哪里,就是嘉禾,嘉禾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现在是联合国的遗产了,代表作了。申请联合国这个东西是2001年申请的,批准的,全世界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排了19个,昆剧排了第一,全世界第一。这讲啊,开始我就讲了,湘昆贵有泥巴气,湘昆贵有泥巴气,泥土气与有湘南特色,出点泥巴气,我就相信,泥巴能够上天。
[导播]
1985年退休后,李沥青被借调到郴州地委党史办从事湘南起义革命史专题调查。湘南起义是继秋收起义之后发生在湖南境内的又一次极具特色的重要武装起义。肖克将军在《湘南起义史稿序》中写道“湘南起义……实属罕见……,历史已经证明,有了湘南起义,才有井冈山会师,才有井冈山根据地,才有光辉的井冈山时代。”但长期以来,没有一部有影响的文学作品来反映这一波澜壮阔的斗争场景。而李沥青却在80岁高龄时写出了长篇历史小说《湘南起义》填补了这个空缺。
二、 文艺之路
[同期]
这个搞文艺是实在的,但是是业余的,说什么家那够不上,说是有名的家更够不上,说是世界有名的家更谈不上。(做字幕)
[解说]
苏仙岭下,万绿丛中,一排排民居掩映其中。有一户人家的门楣上一年四季用红纸写着“绿满楼”三个字。这是因为主人自号“绿满楼主”。这个“绿满楼主”,就是李沥青。在这个绿满楼里,李沥青主笔了获得湖南省首届社会科学成果奖的《湘南起义史稿》;整理出版了诗、词、楹联集《绿满楼上呤》,创作了填补国内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空白的长篇革命历史小说《湘南起义》。他的事迹分别被载入了《湖南省当代文艺家传略》、《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当代诗词家大辞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这些成就的取得都源自于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小时就确立起来的作家梦。
[同期]
我这个喜欢文艺大概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主要原因是我家里是世代书香,世代书香。我曾祖父是廪生,清朝时候的廪生,廪生是秀才以后再上上一层,我的伯父是留学日本的,留日的。我父亲也是当时的南路师范毕业,南路师范就像现在的中师,也是搞文的。所以家里有那么些人啊,喜欢文艺,对我有影响,从小有影响。另外我们嘉禾是民歌之乡,我那村子一样的,很多老太婆,老姑姑,老奶奶会唱民歌,我不会唱,但我喜欢民间民艺民俗的东西,所以写诗写什么的我从小就有因子了,以后我就慢慢慢慢就总是想当个作家。
[解说]
世代书香的家世,让李沥青从小置身于浓厚的文化、文学气氛中,耳濡目染使他小小的心里扎根了一个大大的作家梦。小学毕业后,李沥青没有继续去读初中,而是念起了私塾,读子曰、诗云,学诗经、论语。在私塾里的两年,他学习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词,打下了最初的文学基础。到了十五六岁时就能够写骈文了。1941年,李沥青还在当时的省立第二师范读书,刚满20岁的他便在衡阳的《大刚报》上发表了白话散文诗《我歌唱宜河》,此后陆续在各大报纸发表文章。从第二师范毕业的时候便义无反顾的去了桂林,想在那里的报刊或杂志谋份职,实现自己的作家梦。然而等待他的是什么呢?
[同期]
结果另外那个同学,是资兴的,他留在那里了,我没有留到,那天是三十晚上坐火车回来,一分钱都没得,只剩下几毛钱到衡阳,三十晚上坐车子,整个火车站就是我一个人,空空荡荡的,到衡阳,那天晚上在衡阳。三十晚上在衡阳,第二天初一我就要走了,我没有钱,老板他正月初一都讲吉利,不算,你发财,你走吧,不要钱,正好,我谢谢你,我没有钱了,这个作家梦啊,人家是歌迷啊,我就是作家迷啊,迷上了。
[解说]
民歌之乡的嘉禾,让李沥青从小受民间民俗艺术的熏陶,尤其是1951年11月份,嘉禾成为土改试点,李沥青提出了用民歌来斗地主后更与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日后的许多文学作品来自嘉禾民歌,1956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民间故事集《小气鬼》大部分故事来自嘉禾民歌。嘉禾民歌的奶汁哺育了李沥青,而李沥青也成了嘉禾民歌的吹鼓手。
[同期]
人家说诗从夜歌起,这个写诗啊,从夜歌子开始,夜歌就是民歌,我们死人了,死了以后主要唱那个二十四孝那个歌,那个叫夜歌。诗从夜歌起,文从狗屁来,所谓狗屁就是狗屁不通,由不通到通,所以我写文章是不通的,狗屁来的,我的诗是从民歌里来的。
[解说]
1985年,李沥青离休后,由他主笔统稿,与郴州地委党史办的其他几位同志一起写出了13万字的《湘南起义史稿》。《史稿》出版后,广受好评,然而由于正史往往注重的是大事件,大人物,大过程,大画面,真正震撼人心灵的鲜活人物、典型细节、传奇故事却无法容纳,这今李沥青十分遗憾。他立志在有生这年要以小说的形式,艺术而真实地描绘出“朱德、陈毅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力挽狂澜、驰骋湘南”,“湘南百万工农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历史画面。
[同期]
这个湘南暴动啊,波澜壮阔,关是正式写还不行,那写的小说,好多大人物,大事件写进去那不好吗?我考虑到,当时我没想到什么空写不空写,这么大的事情还要宣传,充实的把事情告诉老百姓,告诉大家。
[解说]
1997年76岁的李沥青正式动笔创作《湘南起义》,经过5年时间,2002年,35万字的书稿终于完成,这时的他已是81岁高龄。2003年12月,该书正式出版,填补了中国文学史上没有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小说的空白。而李沥青要把湘南起义这个伟大事件告诉更多人的心愿也终于达成。今年86岁的李沥青仍笔耕不辍,正在写自己的回忆录,他说写出来给自己看看给儿女们看看,让儿女们知道自己这一辈子没有白活。现在的他早上起来做做运动,看看书,中午写作,晚上看看报看看电视。日子过得充实而惬意,他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导播]
李沥青老人用一副对联概括了自己的一生“往日蹉跎,七尺汉成半瓶子醋;而今潇洒,五车书拥一户儿侯”怎么潇洒?怎么弥补“往日蹉跎”?就是读书。其实李老自己就是一本书,一本刻着岁月的书,一本诠释立志、立德、立功、立言之书。李老的人生之路和创作业绩向世人昭示:人生的道路不是荣华富贵,而是积德积学。
分享:
喜欢
阅读┊ ┊ ┊┊ ┊打印┊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加油吧
后一篇:生命里的人
评论
发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昵 称: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加油吧
后一篇 >生命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