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天南海北 > 天南海北,我们共唱一首祖国颂

天南海北,我们共唱一首祖国颂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3-20 16:06 编辑: 网络 查看:

  举国欢庆日,民意沸腾时。正值新中国迎来62岁华诞之际,本报记者真实记录天南海北不同的欢庆方式,亲身感受各地群众共祝祖国繁荣昌盛的炽热情怀。

  耄耋老人专程进京看升旗

  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清晨6时许,国旗护卫队和武警军乐队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这一刻,现场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上,掌声、欢呼声响彻偌大的天安门广场。

  “敬礼!”随着旗手一声口令,军乐队的号手吹响了激昂的号声。

  在激越雄壮的国歌声中,人们的目光紧紧追随徐徐上升的国旗,当国旗升至杆顶,人群中再次响起热烈掌声。

  “这一刻,我们盼了大半辈子,今天终于梦圆。”余文安老人流下激动的泪水。整个仪式中,来自南京浦口的余文安和老伴石秀英的手一直紧握在一起,没有说一句话,甚至没有眼神交流,两人的目光始终凝望着那面五星红旗。当国旗升到顶端,不约而同,泪水从两位耄耋老人眼眶中奔涌而出。

  “当年结婚时就说好要到天安门广场看一看,一晃50多年过去了,4个孩子都已成家立业,去年还抱上了曾孙。今年我86岁了,老伴83岁,年纪大了,腿脚越来越不灵便,我们下决心在这个国庆来天安门看升旗。”余文安老人告诉记者。

  石秀英老人接过老伴的话:“我和北京的二哥已经快20年没见了,这次来,南京的小儿子帮我们买好高铁票,一等座噢!送上火车,不到4个小时就到了,这边二哥的女儿来接站。中午在南京家里吃饭,晚上就和北京的亲戚团聚了,简直不敢想啊!”

  陪二老看升旗的侄女石梅笑着说:“姑姑姑父几乎一晚没合眼, 5点不到就出门了。看完升旗,准备开车带他们游北京,中午一大家子去全聚德吃烤鸭,下午去故宫逛逛。这个国庆,我们过得很快乐!”

  在亲人陪伴下,两位老人互相搀扶着边走边看,不时拍照,留下这难忘的纪念。 好山好水感受祖国景色美

  看日出、观海鸟、踏海浪……国庆节,很多人选择以亲近自然的方式来度过。

  “看,太阳出来了!”“好美!”“真壮观!”10月1日5:56,伴随着人们的欢呼声,一轮红日从海平面升起。尽管初秋已经微凉,但在河北秦皇岛鸽子窝公园,人们看日出的热情不减。来自北京的王益为看日出,不到五点就到达公园。他告诉记者,他和朋友们策划了好久,最后决定在祖国生日的这天来这里圆梦。“霞光满天,旭日东升,我们一起为祖国庆祝!”

  距离鸽子窝公园不远,是一片沿海湿地。“十一”期间,每天都有大批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来到这里,流连于鸟儿的世界。秦皇岛爱鸟协会人士说,每年的9月上旬至11月中旬,都是观鸟的最佳季节,约有400多种、上千万只候鸟南北迁徙经过这片沿海湿地。

  秦皇岛市民张先生特意带6岁的小女儿一起看鸟,他告诉记者,“趁着假期,带女儿远离喧嚣,让她多感受自然的多彩和美好。”而彭帅则是一位摄影发烧友,他背着新买的相机来到沿海湿地,就为多拍摄些鸟儿的照片。“展翅高飞、低拂水面、二鸟争食!”彭帅高兴地展示他拍摄的生动画面。

  “就算不能下海游泳,还可以踏踏浪。”在北戴河海滨浴场,记者巧遇从南京来到秦皇岛的曹飞一家。虽然已过旅游旺季,但像曹飞一样从外地来此欢度国庆的游客络绎不绝。沙滩上散落着大大小小的沙堡,海浪声声夹杂着阵阵欢笑。“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我们是循着毛主席的诗来的。”曹飞笑言。

  古老村落来了众多现代客

  10月1日早晨,安徽古城南陵县城内主要街道两旁,飘起了鲜红的国旗。

  高速发展的农村交通,正将一些古老的村落从世外桃源变成休闲胜地。来自苏州的一列自驾游车队穿越县城,去南陵西山石林花海。车队共8辆车,带队人告诉记者,他们从网上查好了线路,并在当地一个龙山村订了农家饭,游览完即上铜陵的高速公路直奔黄山。在号称“香格里拉”的安徽旅游名村的“格里”,各地驾车来的人们冒着蒙蒙细雨,徜徉山水之间。一位上海客人连连感叹:“整个风景区不收费,真淳朴。”

  外地游客带动了本地旅游业,也让农家乐餐馆生意火爆。在南陵泾县交界处的月亮湾漂流,河滩上停着许多外地牌照的越野车,一些人在河滩上烧烤,农家乐的老板们免费提供桌子、干柴以及竹筏,让游客觉得不吃点他们提供的当地特色土菜都不过意。

  南陵旅游局的官员告诉记者,国庆期间生意最好的景点为西山花海石林和大浦乡村世界。长假头两天,两个点每天接待游客都超过1万人,游客主要来自安徽沿江城市及江苏和上海。

  外地人来南陵的同时,很多本地人则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南陵新星旅行社负责人储阳波介绍说,去南京的人特多,因为南京像中山陵、雨花台等不少景点都免费,商场打折力度大,吸引了不少人既旅游又消费。

  企盼家乡也像江苏那样富

  国庆正值江汉平原秋收旺季。在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市之一的湖北省汉川市,一路经过的稻田里只剩下齐刷刷的秸秆。放眼望去,一抹金黄。今年又是个丰收年,江汉儿女把对祖国深情的祝福写在了希望的田野里。

  汉川地处江汉平原腹地。记者老家村庄距离市区10分钟路程,仍保留部分农田。“谷堆比去年高了一截!”年过五旬的老刘是少数坚持种地的农民,家有3亩稻田、2亩菜地。说起今年的收成,他很满意。在自家二楼竹篾编织而成的谷堆围子旁,他抓起一把谷对记者说:“饱满吧?闻一闻还有稻香味,这样的米煮饭香得很。”

  粮食丰收了,粮价也很好。他告诉记者,早前去市场摸了下行情,稻谷每斤过了1.4元,比国家最低收购价还高几分钱。新米上市价格还不错,在2.5-2.8元之间。浏览老家的新闻网站,记者看到,市场稻谷价每50公斤高出托市价近28元。

  种了一辈子地,老刘对土地的依恋显而易见。一说起种地,他就劲头十足。记者也向他介绍起江苏的粮食生产。江苏秋粮产量高,很多地方从种到收基本实现机械化。有专门的服务组织统一育秧,有的地方还有统防统治统一施肥、洒农药,到了收获的时候有收割机收割。听到这些,老刘更来劲:“这么好啊,农民不用干活,真想去看看啊。”末了,他说:“以后我们这儿也会这样的。”

  金秋十月又是一个丰收年

  “剥棒子皮呢,这棒子个儿不小,长得不赖啊!”

  “凑合吧,你家的棒子怎么样啊?”

  国庆这几天,镇上的人这样打招呼。“棒子”是记者老家河北廊坊固安县牛坨镇对玉米的俗称。每年十月,玉米成熟,路上晒满了玉米,空气中弥漫着玉米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