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天南海北 > 故宫(台北故宫)

故宫(台北故宫)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6-05 13:46 编辑: 网络 查看:

故宫简介

  故宫又称国立故宫博物院,原名中山博物院。始建于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宫样式设计建筑的宫殿式建筑,1965年落成,台湾故宫博物院占地总面积约16公顷,1966年启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后改为“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坐落在台湾省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建筑设计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覆盖着米黄色墙壁,洁白的白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风格清丽典雅。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包括清代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原热河行宫等处旧藏之精华,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捐赠的文物精品,共约70万件,分为书法、古画、碑帖、铜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珐琅器、雕刻、杂项、刺绣及缂丝、图书、文献等14类。博物院经常维持有5000件左右的书画、文物展出,并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特展。馆内的书画等易损展品不超过三个月更换一次。位于台北市郊阳明山脚下双溪至善路2段221号所以又名:台北故宫。

扩展计划

  对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而言,台北故宫博物院无疑是一个圣地,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圣地将迎来第五次扩容,也是半个世纪里最大的一次“扩容”。

  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10月8日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宣布启动“大故宫”计划。该计划预计 台北故宫展厅内孙中山像(2011年5月拍摄)耗资近300亿元新台币(约62.7亿元人民币),使在外双溪的台北故宫展馆面积增加五倍,并在附近另开发4.8公顷(4.8万平方米)土地建设文化创意园区。

  “工程可以使一个城市变大,但只有文化才能使一个城市变伟大。”马英九说,“大故宫”计划既有工程,也有文化,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此前曾对早报记者表示,台北故宫现有空间为9500平方米,扩建后将变成64900平方米,包括扩建新馆、正馆整建、典藏大楼重建和行政大楼新建。此外,这4.8公顷文化创意园区内将设立汉字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中心、地下艺术街及文创精品店等。届时同步展出的文物将从现有的3000件增为15000件。

  先后四次扩建仍太小

  从台北外双溪孔子铜像前拾阶而上,经过“天下为公”牌坊,再穿过一个广场与题有“博爱”字样的铜鼎,便抵达台北故宫博物院正门。

  这座于1965年正式对外开放的中国宫殿式建筑,楼层面积达1.03万多平方米,场馆不大,却收藏了68万多件中华文物,其中绝大部分迁自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清宫旧藏与遗存,堪称“国之至宝”。

  台北故宫通常每3个月到半年更换一次展品,即使这样,要把馆藏68万余件稀世文物逐个展示,至少需要28年的时间。而那些没有拿出来展览的藏品,则都存放于后山山洞中的库房里,用铁箱储藏。

  由于国宝众多,台北故宫一直受到展出面积有限的困扰,台北故宫曾于1967年、1970年、1984年及1995年先后四次扩建。

  遭受质疑

  台北故宫提出的“大故宫计划”,扩建展场,受到“立委”质疑,台北故宫财务、 台北大故宫外景空间规划不良,没有通过环境评估,不宜贸然推动。2012年11月,台湾“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员会”决议,冻结1.03亿元(新台币,下同)的总顾问费,并要求台北故宫必须通过小区共识、环评、都市计划和召开公听会,经同意后才能动支。

  “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员会”审查台北故宫预算,对于台北故宫研拟“大故宫计划”,2013年编列1.84亿元的先期规划与可行性评估计划费用,“立委”批评,建地的环境争议大,预算编列粗糙,1.84亿元的先期作业预算,预算书内文表格只有66个字,实在便宜行事。

  民进党“立委”何欣纯、郑丽君、林佳龙等人质疑,1975年台北故宫曾发生山崩,造成三位员工死亡,且接受台北故宫委托进行土石流灾害研究的台大教授刘格非,报告也指出,台北故宫后山的确有土石流危机,如此不稳定的地质还要大规模开发,势必造成更大灾难。提案要求删除整笔预算。

  经过冗长的朝野协商,委员会决议,院区周边的道路、展场空气质量有改善必要,这部分预算准予动支;但总顾问费1.03亿全数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