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近日,一组在故宫博物院拍摄的裸体照片在网络流传。一位年轻的女模特全身赤裸,立在洁白的殿阶下摆出种种造型。其中一张照片中女模特骑坐在螭首上。
这组网络热传的照片,引起了巨大争议。有网友认为拍得很艺术,但更多网友表示质疑。认为故宫代表了中国文化,在如此庄重的地方拍摄裸照,是对中国文化的亵渎。
在很多国家,尤其是类似故宫这种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物内,拍摄裸照都是不被允许的,但人体摄影的爱好者们始终都未曾放弃,猫和老鼠的游戏一天也没断过。只是,这次轮到了故宫。
必须承认,不管怎么改革开放,中国人的骨子里还是传统基因更多一些。很多人被斥责“装逼”,其实未必是装,在大多数中国人的下意识里,“道德大棒”是手边的武器,就像老北京人手里经常盘着的手串儿,一切都是习惯。
知行合一,是很多中国大学的校训,按照中国现实逻辑,一种东西成为标语,基本上昭示着它已经成为了稀缺物种。在中国的社会系统中,道德层面的东西尤其如此。说的时候都义正词严,转身轮到他/她的时候,就又是另外一套。刚刚骂过的街,转身自己就照单全收了——很多中国人愿意发誓赌咒,而他们只相信会在别人身上灵验。
回到主题。此次故宫裸照事件,很多网友极其愤慨,正如本文开头说的,他们认为在如此庄重的地方拍摄裸照,是对中国文化的亵渎。
我不这么看。
人体摄影像人体绘画一样,在中国曾经举步维艰,很多极具才华的人为了艺术受尽白眼、嘲讽,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而旁观者一边诧异、一边奚落,一边又在似懂非懂地“欣赏”。
正是随着人们思想地不断解放,对许多事物才有了不同的理解和判断。男生是不是可以留长发,走在街上是不是可以吹口哨……这些曾经众口一词的事情如今有了各种自由的答案——哦,原来这样中国也没有垮掉!这就是社会的进步。
跑到故宫里拍裸照,这事无论如何都不妥。但是,如果就因为拍了两张照片,就惊呼摄影师亵渎了中国文化,我看这“中国文化”也太娇弱了。如果当真如此轻易就亵渎了,那中国文化凭着什么法宝历经风雨竟传承了这么多年?
在“编委汇”看来,区区几张照片改变不了什么,也诱导不了什么,更亵渎不了什么,没必要胆战心惊。倒是那模特无端端骑着螭首的举动应该引起注意。
故宫的螭首距今已有600年左右的历史,是古代建筑石作制度中的主角之一,既可稳定望柱,又兼具排水功能,同时也是建筑上的装饰构件,因为造型像龙,还能体现皇家礼制建筑的雄浑大气。
毫无疑问,这是文物。对文物的保护,不管你是普通游客,还是人体模特,都绝无旁贷。把人体摄影的背景放在故宫,依本委的猜测,无非就是表达时空的巨大反差,一个正统,一个叛逆,在坚硬与柔软的对比感中找到画面的张力,读到创作者不同常人的制度解构。
客观的讲,这组图片实现了上述构思,画面穿透力很强。但是,置文物保护于不顾,单方面追求艺术性,显然缺乏了最打动人的人文力量,更何况它已经违反了文物保护的相关法令。拍几张照片亵渎不了中国文化,一屁股坐在螭首上也成就不了毕加索。拍裸照可以,破坏文化不行。在这次事件中,这两个层次应该分清。
所以,不管是谁摆布的这个画面,我都建议把骑在螭首上的女模特列入国家旅游局黑名单,让后来的模特都有清晰的界限,不能由着别人的判断,这才是维护文化遗产尊严的事儿。至于其他图片,我承认看到了一种现代与正统之间的撕扯,很不错。
给创作者一定的空间,偶尔的越矩无须大惊小怪,就像足球比赛偶尔跑进场的裸体球迷,他进场的目的有时很简单,他亵渎不了整个足球的魅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放任自流,总有球迷冲入场内,还拽着球员一起裸奔,比赛还踢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