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近是秋季,秋高气爽的天气最适合去出去呼吸新鲜的空气或是看看美丽的风景。出去旅游登上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那么说到登山,你一定会想到一些名山大川,黄山就是其中之一,下面小编就为您推荐一下黄山的旅游攻略,包括黄山值得一看的景点、黄山的四绝以及一些旅游注意事项。
黄山旅游攻略
去黄山旅游登山既可以登山锻炼还可以黄山的景点非常多,那么有哪些景点是我们不可错过一定咬去看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黄山旅游的必去的七大景点吧!
景点介绍
光明顶
不到光明顶 ,不见黄山景。黄山第二高峰光明顶,海拔1860米。明代普门和尚曾在顶上创建大悲院,现在其遗址上建有华东地区海拔最高的气象站--黄山气象站。因为这里高旷开阔,日光照射久长,故名光明顶。 顶上平坦而高旷,可观东海奇景、西海群峰,炼丹、天都、莲花、玉屏、鳌鱼诸峰尽收眼底。华东地区海拔最高的气象站——黄山气象站就设在这里。由于地势平坦,所以是黄山看日出、观云海的最佳地点之一。
迎客松
迎客松屹立在黄山风景区玉屏楼的青狮石旁,海拔1670米处。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五湖四海的宾客来黄山游览。迎客松不仅是黄山的象征,也是整个民族的骄傲,她代表了一种坚韧而顽强的傲骨。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陈列的巨幅铁画《迎客松》就是根据其形象做成。
飞来石
在平天矼西端的群峰中,有一巨石耸立在岩石平台上。巨石高12米、长7.5米、宽2.5米;其下的岩 石平台长12至15米,宽8至10米,厚1.5至2.5米,重约360吨,形态奇特,如此巨石却被竖立在一块长约12-15米,宽8-10米的平坦岩石上,令人惊叹不已!两大岩石之间的接触面很小,上一石似从天外飞来,故名“飞来石”地质学家认为,飞来石这一奇观是地质变化过程中形成的,真可谓天设地造。
排云亭
靠北海而面西海,建于民国24年,因时有云雾在山谷中升腾翻滚,扑至石亭前却又消散,故名“排云亭”。这里视野开阔,是观赏黄山巧石奇景的最佳地点,又有“巧石陈列馆”之称。
左侧不远处有“仙人晒靴”,右侧有“仙人晒鞋”。左靴右鞋,遥相对应,实乃大自然之杰作。其他巧石,能呼其名的还有不少,如“仙女绣花”、“天女弹琴”、“天狗听琴”等等。排云亭处有一株“破石松”,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树根深扎石中,将整块石头劈裂成三块。树高6.4米,有150年的树龄。
鳌鱼峰
鳖鱼峰在黄山中部,莲花峰西北,从平天矼能攀至峰顶,海拔1780米,为36小峰之首,因山峰形状极像鳌鱼而得名。峰腰有三角形的鳌鱼洞,洞额刻有“天造”二字,洞内有梯道,游人可从洞中穿过。古人有诗:“东海有巨鳌,何年飞到此;人行穿鱼腹,沾衣湿玉髓。”写的就是人行洞中的情景。为黄山三十六小峰之首。从莲花峰下山,过龟蛇二石、百步云梯,穿过莲花洞,便来到鳌鱼峰。此峰海拔1780米,峰以形名,那巨大高昂的鲸首,大有鲸吞天地之势。
始信峰
不上始信峰,不知黄山松。这里汇聚了许多黄山名松,海拔1668米,相传一古人持怀疑态度游山,到此始信黄山可爱,故名。
始信峰风景区汇聚了许多黄山名松,有:接引松、黑虎松、连理松、龙爪松、卧龙松、探海松。石笋峰上可观赏众多奇石。其中“石笋矼”号称“黄山第一奇观”,“十八罗汉朝南海”维妙维肖,引人入胜。
峰顶有一平台,古代文人雅士常登峰揽景,吟诗作画,饮酒抚琴,故有琴台之称。
牯牛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古称“西黄山”。位于安徽省祁门县和石台县交界处,主峰海拔1727.6米, 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祁门境内,与石台交界处,是目前唯一经国家林业总局批准在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最具代表性的核心景区。 牯牛降风景区山势陡峭,沟壑纵横,千峰竞秀,风光旖旎。当地有民谣“三十六大岔,七十二小岔,岔岔环连环,大岔套小岔”,其自然景色之奇,由此可以想见。区内主峰牯牛大降,海拔1727米。峰上怪石嶙峋,古树遮天,瀑布飞泉,抛珠溅玉,珍禽异兽穿行其间,身临其境,大有超凡脱俗之感。
黄山四绝
去黄山旅游,登山是不可避免亦是不可错过的一项活动,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可以错过的就是看看体验黄山四绝的美,那么到底黄山四绝有哪些呢?有都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
黄山四绝,是指中国安徽省黄山的四种独特景观。分别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奇松
黄山延绵数百里,千峰万壑,比比皆松。黄山松,它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以石为母,顽强地扎根于巨岩裂隙中。黄山松针叶粗短,苍翠浓密,干曲枝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或倚岸挺拔,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有的循崖度壑,绕石而过;有的穿罅穴缝,破石而出。忽悬、忽横、忽卧、忽起,可谓“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黄山松是由黄山独特地貌、气候而形成的中国松树的一种变体。黄山松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通常是黄山北坡在1500-1700米处,南坡在1000-1600米处。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和黄山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黄山松的种子能够被风送到花岗岩的裂缝中去,以无坚不摧、有缝即入的钻劲,在那里发芽、生根、成长。
黄山泥土稀少,但花岗岩中肉红色的长石中含有钾,夏天雷雨后空气中的氮气变成氮盐,可以被岩层和泥土吸收,进而为松树的根系吸收;松树的根系不断分泌一种有机酸,能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矿物盐类分解出来为己所用;花草、树叶等植物腐烂后,也分解成肥料;这样黄山松便在贫瘠的岩缝中存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