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2012年12月3日,故宫博物院举办第四届青年文化节,以1933年至1948年间故宫博物院古物南迁、西迁、迁台过程中故宫人守护国宝的真实故事为主线,上演了由故宫团员青年自编、自演的话剧《海棠依旧》。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常务副院长李季,副院长纪天斌、王亚民、陈丽华、宋纪蓉、冯乃恩,及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宇、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党支部书记殷稼、《中国青年》杂志社副社长王跃春、文化部团委书记白海天等300余人到场观看演出。
单霁翔院长在致辞中指出,故宫博物院青年文化节不仅是团员青年展示才华的舞台,而且为到场观者奉上了文化大餐。长久以来,故宫人视故宫为家,视文物为生命,为保护文物倾尽青春、智慧和汗水,令人感动。而此次上演的话剧《海棠依旧》恰恰是阐述、传播故宫人精神的一个优秀剧目。
文化部团委书记白海天在致辞中表示,故宫博物院青年文化节是文化部系统中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其形式深受青年喜爱。本届青年文化节采用话剧的形式表达对本职工作、文物的热爱和故宫人精神,也是学习十八大精神的最好形式。
《海棠依旧》表现出故宫人对于国宝典守珍护的独特情怀,彰显故宫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话剧中许多细节事实都经过严谨考证,以艺术的形式进行重现,隐含杜甫诗作《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概念,结合故宫人在三个重要历史节点的抉择,于分离时期盼团聚,在生死中传承精神。剧中人物所凝聚的爱国护宝的真挚情感,表现出故宫人对文物、文化的敬畏之心,将故宫人世代传承的守护典藏、敬业奉献的精神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令在场的观众感动不已,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对于这次演出,无论是导演、编剧、演员,还是幕后工作人员,都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排练和演出之中。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团委书记毛尔南担任导演,为该话剧悉心指导,殚精竭虑;编剧精心构思、九易其稿,将史实与精神融入话剧的创作;演职人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排练,不辞辛苦,全身投入;巧手的团员青年利用休息时间对布景、海报和请柬进行设计和制作。尽管结构、情节、表演、布景等与专业院团仍有距离,但演职人员对排练的高涨热情、忘我的敬业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均展现出新一代故宫人对老一辈故宫人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故宫博物院青年文化节由故宫博物院工会与团委共同举办,自2006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每两年举办一届。第一、三届均以文艺作品演出的形式呈现青年职工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多样的才艺,第二届青年文化节上演的话剧《青瓷》也获得了广泛好评。青年文化节,充分展示了故宫博物院职工精湛的才艺、丰富的创意、乐观的态度及团队协作的精神,将进一步推动和谐故宫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