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天南海北 > 草原:低处的疼痛(2)

草原:低处的疼痛(2)

来源:网络转载 2016-09-12 11:49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我看着炊烟袅袅的蒙古包,不知从哪个蒙古包里传来了悠扬的马头琴声,我的心为之一颤。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辽阔的草原、呼啸的狂风、悲伤的心情、欢乐的牧歌以及奔腾的马蹄声。记忆里总有一匹大白马在奔跑、在嘶鸣,仿佛在为我讲述一个个优美动人的草原传说,驰骋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这份孤独和苍凉更能直抵人的心灵深处。

那种从喉底里发出来的呼麦的声音,让我悸动不已,呼麦是蒙古人独有的歌唱方式,对原始的虔诚,悠悠远远地在历史的隧道穿梭,低沉而洪亮。雄浑粗犷的蒙古族歌曲,随风飘着,与风声混在了一起。"高如登苍穹之颠,低如下瀚海之底,宽如于大地之边".那琴韵,那歌声,蕴含原始的淳朴与旷古的忧伤,一如在千年前的草原上仰望天空,呼唤着草原,那是天籁之音。

天籁之音属于长生天,属于茫茫草原,属于马背民族,当没有了草原,没有了马群、牛群、羊群……那就失去了本身的滋养、失去了附着的载体、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就失去了天籁之音的真谛。

有人在唱《草原在哪里》的歌,歌中唱到"草原在哪里,草原就在你的目光里,草原在哪里,草原就在我的心里,草原在哪里,草原就在你的生命里,草原在哪里,草原就在我的梦里……"充满了对草原的热爱和祝福。听着听着,我不由得黯然神伤,有要落泪的感觉。

不难想象,当草原从人们的目光里惨淡消逝,人们或恐惧,或迷离,或明,或暗,只能在梦里追寻。那生活在草原的人们,面对的将是荒凉和寂寥的世界,最终归于一片死寂,将身处何方,魂依何处?

我爬上丘陵上的敖包,左三圈右三圈,为草原祈祷。感谢苍茫大地,感谢疼痛的草原,我以我的方式抚摸你,慰藉你。有一首诗写道:"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我崇尚这样的情境,在我的遐想之中。

看着那一片又一片旷野草原,一辆又一辆飞驰而过的汽车,在其身后卷起漫天尘土,留下的是一块苍凉的草原,我静默无语!我流连在草原,蹲下身子,扶直几棵枯黄的草,托起一朵不知名的花。

太阳沉的越来越低了,已敛尽了炙热的光芒。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隐隐间雷声隆隆,不时掠过闪电,沉闷的空气令人窒息,暴风雨就要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