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天南海北 > 故宫藏元明清雕漆展(2)

故宫藏元明清雕漆展(2)

来源:网络转载 2016-10-27 07:39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明代官办漆器作坊生产的雕漆均刻年号款。永乐时期的雕漆仍沿袭元代雕漆款识的针划法,多在器物底部左侧边缘针划“大明永乐年制”六字竖行款。
  宣德时期的雕漆改为刀刻填金“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字体粗大醒目,刀锋刚劲,刻款位置无定制。嘉靖时期的雕漆款识均在器物底部正中刀刻填金“大明嘉靖年制”楷书款,其位置从右至左横行、竖一行或两行不等。
  万历时期的雕漆亦为刀刻填金楷书纪年款,但多在年号之外加干支纪年,刻款部位多在器底上方边缘从右至左横刻,也有竖行或双行刻于器底正中者,字迹工整纤秀。

清代乾隆时期雕漆的款识为刀刻填金年号款和吉言器名款,常见的部位在器底正中或盖内、器内底,也有刻在器盖面做出的圆圈内的,款字有“大清乾隆年制”、“乾隆年制”、“大清乾隆仿古”、“乾隆仿古”等,其中以楷书款为主,也有篆书和隶书。格式有横行、竖行、双行、三行不等,款外有用单方框或双方框。其年号款之外还有加吉言器名者,有的器物年号和器名分别刻在盖内和器底,如剔红雅集宝盒,盒底刻“大清乾隆年制”年号款,盖内镌“雅集宝盒”四字。也有的器物只刻器名不刻年款。乾隆以后的雕漆,有年款的仅见嘉庆雕漆上的 “嘉庆年制”篆书款。

   

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御用监”便在皇城内设置了御用漆器作坊果园厂。元代雕漆名匠张成之子张德刚被召进京,“面试称旨,即授营缮所副” ,掌管果园厂漆器的生产。因此,明永乐、宣德时期,果园厂的雕漆保持了元代张成、杨茂雕漆“浑厚圆润,藏锋清晰,磨工大于雕工”的特点。果园厂遗址今不存,据文献记载,其厂址在西安门内,棂星门迤西,约为现西什库之东的灵境胡同一带。

清代皇家御用品多由养心殿造办处制作,造办处设十四作,其中包括漆作。清代养心殿造办处漆作制作的漆器代表了清代漆器的最高水平。

张成,元代雕漆巨匠。据《嘉兴府志》载:“张成、杨茂,嘉兴府西塘杨汇人,剔红最得名。”张成的雕漆作品特点是髹漆肥厚,雕工圆润,藏锋清晰。其雕漆技艺全面,作品题材广泛,山水人物题材的作品通常画面疏朗,景物深远,空旷辽阔。

元代“张成造” 剔红栀子花纹圆盘

杨茂,与张成同时齐名且为同乡的元代雕漆巨匠,嘉兴府西塘杨汇人,以擅长剔红而名盖一时。杨茂的雕漆风格,在题材的选择与艺术处理上与张成各有千秋。杨茂的花卉题材作品,用漆不厚,刀法娴熟,花卉表面略显平滑,刻阴线花筋叶脉,与张成采取的边缘凸起、花瓣枝叶反正卷折、花卉茁壮丰满的风格略显不同。其山水人物题材的作品多以近景为主,突出人物的各种活动,表现手法细腻逼真。

元代“杨茂造” 剔红观瀑图八方盘

张敏德,元末雕漆名匠,其生平无考,可能是张成的后裔。据现有资料,他唯一的传世之作是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剔红赏花图圆盒。其所刻人物、建筑、庭院均具有浮雕的表现力,可与名家的工笔画媲美。

元代“张敏德造”剔红赏花图圆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