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天南海北 > 西湖上月光下倒影中,全景解密这

西湖上月光下倒影中,全景解密这

来源:网络转载 2016-11-01 16:35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西湖之上,月光之下,如梦如幻的山水倒影中,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今夜震撼盛放。

  50分钟内,近千名演员踏水而歌。在最自然的美景与全息高科技的自然辉映中,在东西方文化的完美交融里,这台“既有国际范儿,又有中国风,更有杭州味道”的水上交响音乐实景演出,摄人心魄。

  这也是继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之后,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担任总导演的又一巨作。用张艺谋的话来说,其中的创排难度,堪比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杭州做到了。从一年多前开始,杭州就为这台文艺演出开始了精心的准备。杭州的文艺工作者,以其专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素质,把“诗情画意,美轮美奂”,从诗意变为了现实。

  “在西湖上演出,环保重于艺术效果”整台演出,可以按照这样的脉络再来回味一番:

  在一个美丽的《春江花月夜》,人们来到中国江南的杭州,姑娘们跳起了《采茶舞曲》,传奇爱情故事《梁祝》在耳边缓缓响起。一曲《高山流水》,暗喻千里遇知音,西湖上跳起了《天鹅湖》,奏响了德彪西的《月光》曲,和中国风味的《我和我的祖国》、《难忘茉莉花》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最后,脍炙人口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欢乐颂》响起,将演出推向高潮。

  为什么选择这9首曲目?“因为这9首名曲在世界范围内认知度高,能表达人类共通的感受。”9月1日下午,正式演出前三天,感冒着的崔巍告诉记者。

  崔巍和张艺谋在现场

  作为此次主创团队核心成员之一,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崔巍一年前就进入筹备组,穿梭于京杭两地之间,参加创作会。她和张艺谋在工作中达成的默契,始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合作。

  除了崔巍,核心主创团队中的杭州艺术家,还有阎宝林(合唱总负责人、浙江音乐学院教授、八秒合唱团指挥)和杨允金(杭州艺术学校教师,国家一级导演,曾执导杭州国际动漫节开幕式)。

  张艺谋在排练现场 白小妍摄

  张艺谋是个完美主义者,崔巍对艺术精益求精,阎宝林、杨允金,都是有极致追求的艺术家,当这些人碰在一起,那就是火花不断啊——不断的推翻,不断的否定,不断的煎熬和磨砺。

  二三十遍的修改是至少的——从8月4日大部队进场排练,几乎每天都有变化。排练经常从傍晚开始,直至凌晨,排练结束后,导演组还要开会,一开就开到凌晨三四点。一个一个细节抠,一个一个动作改,才最终呈现了这台不可复制的文艺演出。

  有很多成熟的方案和美丽的设想,最终没有机会跟观众见面。

  比如,两套方案的预备。考虑到天气因素,导演组准备了室内外两套方案。备用演出地点是省人民大会堂。主创团队拿了两套方案,演员也要进行两套排练。

  比如,张艺谋提出,合唱演员随着移动的船只高唱,以及演员们坐着船出来,在湖面上组成一个LOGO。很有创意,画面感也极强,但最后都被否决了。

  阎宝林提出:歌唱是听觉艺术,有点风就是干扰,何况晃晃悠悠的船上?张导的想法很美,但不够现实。

  令人佩服的是,张艺谋很尊重每个导演的专业性,这个方案不行,马上放弃,很快,他又会琢磨出一个新点子。

  又比如,节目最后燃放的烟花,最初设想是:无人机载着烟花,在空中燃放出"G20"字样。大家都叫好,但纠结很久,还是放弃,因为会有信号干扰的问题。

  再比如,有一个吊威亚的杂技节目,演员已经排练好,但到了西湖现场,导演组权衡再三后决定,不用机械,保护环境。于是这个节目也放弃了。

  “真正的艺术要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环境保护重于艺术效果。”面对着西湖这一面山水,崔巍说。

  各种脑洞大开:什么办法可以在水上站稳?这是最美丽也最具挑战的演出,这是最光荣也最艰巨的任务——

  且不说所有演员都要一点一点抠细节,打磨作品,作为一台全部在水上完成的演出,单是能在水上演出时站稳,就足够挑战人了。

  合唱队员们刚开始在水面舞台上排练,队员总站不稳,还有人摔下来。合唱团总负责阎宝林观察良久,想了个办法,让队员们在8秒种内变换好队形后,两腿稍微分开站,来保持重心。

  芭蕾舞演员要在西湖上跳《天鹅湖》,难度超过想像——这可能是《天鹅湖》有史以来第一次在真实的湖面上跳舞呢,后来专门特制了防滑舞鞋。

  7月1日,崔巍就带领舞蹈团队进场了,在所有演员中是最早进场训练的。一度还有人戴着口罩排练。张艺谋协调会上一问,原来是为了防虫——常有西湖边的小虫子飞进他们嘴里。

  在一次泼水排练中,杭歌一位演员的隐形眼镜被水冲掉了。他坚持到结束,被同事搀出湖面。导演组很细心,决定让演员戴上泳镜来泼水。这个小细节的改动,既防了水,看起来也酷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