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天南海北 > 黄山胶囊招股书涉嫌虚假披露 明胶采购来源存疑

黄山胶囊招股书涉嫌虚假披露 明胶采购来源存疑

来源:网络转载 2016-11-07 18:06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环球网 记者 田刚】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节目《胶囊里的秘密》,曝光河北一些作坊用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企业制成药用胶囊。央视著名主持人赵普也曾在个人微博上写道:“转发来自调查记者的短信:不要再吃老酸奶(固体形态)和果冻,内幕很可怕,不细说。”随后这一报道也引发了药监部门针对药用胶囊原材料食用明胶的强力监管。

  然而环球网记者近日关注到拟上市公司黄山胶囊的明胶采购,该公司从事药用空心胶囊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据称是行业内具备较大生产规模和技术优势的专业化药用空心胶囊生产企业,公司目前正在申请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并分别于2014年4月和2016年4月发布了两版招股说明书。但是从这两版招股书披露的细节数据来看,黄山胶囊却存在不少不合逻辑的差异,而且这些差异背后所凸显出来的数据矛盾,全都指向黄山胶囊的采购端,非常值得关注。

  招股说明书关键财务数据前后有差异

  黄山胶囊在2014年4月和2016年4月发布的两版招股说明书,其中均涵盖了2013年的财务和经营数据。其中2014年版招股书中针对2013年排名前五位的供应商的信息披露,排名第五位的是“普邦明胶”、金额为535万元;然而,2016年版招股书中针对2013年第五位供应商披露为“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金额为610.3万元。与此同时,针对其余4个主要供应商的名称和采购金额完全一致。

(2014年版招股书“向前五名供应商的采购情况”)

(2016年版招股书“向前五名供应商的采购情况”)

  对比这两版招股说明书披露的2013年主要供应商数据,尽管其中针对排名第5位的供应商名称及采购金额,都不一致,但是最终根据排名前五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以及采购占比来看,测算出来的总采购额却是一致的。这也就意味着,黄山胶囊在前后两版招股说明书中,必然有一版的主要供应商信息存在虚假披露。

  与此同时不仅,针对主要供应商“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河药辅”)”的采购数据,黄山胶囊在前后两版招股说明书惊现两个不同的数据,而且与供应商一方的销售数据也是无法匹配的。

  根据2016年版招股说明书披露,山河药辅在2013年到2015年均位列黄山胶囊的前五名供应商名单中,对应各年度的采购额分别为610.3万元、373.95万元和521.18万元。

  但是与此同时,根据山河药辅于2015年4月发布的招股意向书披露,2013年对黄山胶囊的销售额仅为593.36万元、2014年的销售额为377.92万元,与黄山胶囊披露的采购金额,均存在一定差异;此后,山河药辅在2015年年报中并未详细披露前五名客户名称,但是单从山河药辅2015年前五名客户对应的销售数据来看,也没有任何一个能够与黄山胶囊所披露的2015年521.18万元的采购金额匹配。

(山河药辅2015年年报“前五名销售客户信息”)

  采购数据与销售数据再不符

  客观来看,黄山胶囊对山河药辅的采购金额并不高,因此其采购数据与山河药辅销售数据之间的差异,对黄山胶囊最终的利润和净资产影响也并不大。但是值得关注的是,黄山胶囊与其第一大供应商之间的购销数据,同样存在差异。

  根据两版招股说明书披露,上市公司东宝生物(300239)一直都是黄山胶囊的第一大供应商,2013年和2015年的采购额分别为5555.56万元和4356.95万元。尽管东宝生物在其各年度年报中均未详细披露主要客户名称,但是单从披露的主要客户对应销售金额数据,没有任何一个数据能够与黄山胶囊所披露的同期采购金额匹配。

(东宝生物2013年报)

(东宝生物2015年报)

  环球网财经记者就此疑问电话采访了东宝生物证券部,工作人员对记者解释称黄山胶囊确实是东宝生物的主要客户之一,但绝非是第一大客户,至于与黄山胶囊之间的具体销售金额则“不方便透露年报信息披露范围之外的信息”,并强调东宝生物的会计核算和内控体系是非常健全的,“对外披露数据均经过两轮审核,不会存在错报”。

  从中我们至少可以获得一个信息,既然黄山胶囊并非是东宝生物的第一大客户,那么2015年黄山胶囊从东宝生物采购的金额就不可能多达4356.95万元。

  对此,一位化工业内人士对环球网记者解释:“无论是山河药辅还是东宝生物,黄山胶囊从他们采购的都应该是药用明胶,这是生产空心胶囊最主要的原材料。像青海明胶、山河药辅、东宝生物这些上市公司,他们的药用明胶生产质量、工艺以及制作明胶的原材料,把关都是很严格的,绝不会出现某些小作坊那样,用旧皮鞋等材料生产劣质明胶的行为。尤其是2012年央视曝光了非法厂商用皮革下脚料造药用胶囊之后,各大胶囊生产企业都对药用明胶采购这块慎之又慎。”

  “至于黄山胶囊的明胶采购金额,与供应商一方的销售金额存在差异,当然也有可能是双方确认口径不同所致。但是另外一种可能则是,将某些不明来源的明胶采购,加到了从这些上市公司采购的金额当中。一方面单从供应商来看,都是正规大厂,但实际上确有部分是其他来源的,这才是最令人担忧的。”上述人士在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责编:田刚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Huanqiu.com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