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小长假就要到了,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出游规划,到北京游故宫,可能是不少人的选择。从昨天起,北京故宫博物院正式开放西部断虹桥至慈宁宫区域,将两处之间的南北向通道打开,进一步扩大了开放面积,观众进入故宫参观既可以在被誉为“内金水河诸桥之冠”的断虹桥上和造型别致的石狮子合影,也可以在皇家冰窖享受一顿丰盛的午餐。这一片新开放的区域有哪些看点?
故宫冰窖改建为服务区
“广厦无烦暑,精盘贮碎冰;凉逾箑脯扇,色似玉壶凝。”这是乾隆皇帝对夏日用冰块解暑的赞誉,足见皇家对冰的喜爱。而旧时夏日若要使用冰块,基本上都取自冰窖。在清代,冰窖分为官窖、府窖和民窖三种,紫禁城里的冰窖便是当时北京城内的4处官窖之一。皇家冰窖为半地下拱券式建筑,地点在外朝西路隆宗门外,共有南北4座。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当年每座冰窖可存放5000多个冰块:每到夏季紫禁城为了调节气温和食品的安全,要使用很多的冰,这样一到冬至来的时候,就会把筒子河进行清理,把水放掉,把新鲜的水放进来,做木板,为储存冰做准备。冰冻实了以后开始采伐这个冰,都弄成一尺半的见方,非常规整的然后存入冰窖。
冰窖改造成了游客服务区
如今再次开放的冰窖已经被改建为观众服务区。和故宫东部区域的快餐式消费区不同,这里既可以喝茶看书、咖啡闲谈,也可以在半地下的窑洞式建筑中享受一份午餐。单霁翔说,餐厅可供300人同时就餐,宫保鸡丁饭、烧饼夹肘子、王母牛肉饭、什锦鲜菌面……以及精神食粮——冰窖知识。
单霁翔:我们走了所有的房间,到这个房间的时候就发现冰窖堆的是水泥、汽油桶,就是仓库,觉得太可惜了,正好我们去了捷克,看它那里有一个窖是用作餐饮。我们觉得挺好的,回来大家一商量,把它利用起来。利用的主要目的一个给观众提供餐饮,同时也希望整个冰窖让他们增长一些对紫荆城的理解,看看冰窖是过去是怎么储存冰。
断虹桥600年来首次开放
皇家冰窖正位于新开放的西部大通道上。通道的南端起点,即断虹桥,被誉为“内金水河诸桥之冠”,也是600年来首次向公众开放。这位?作为武英殿东面的石桥,桥面为汉白玉巨石铺砌,桥两侧的石栏板浮雕有穿花龙图案,望柱为一群形态各异的石狮子。其中一只造型尤其特别的狮子如今已成为“网红”,只看它一边手抚下腹一边抓耳挠腮,人送绰号——“护裆萌狮”。
“护裆萌狮”
断虹桥是故宫一个最老的建筑,过去一直以为是元代的,当时它不是一座桥,是三座桥,明代的时候把那两座桥给拆掉了,现在只剩一座桥,非常漂亮,栏板也好,桥头的雕塑都很好,所以也很有名。近年来开始进行紫禁城的考古,对于它还在进行更准确的判断,也有的专家说是明初的,更多的专家说是元代的。
断虹桥
西部大通道从南到北,走过断虹桥,东侧是一片槐树林。18棵高大的古槐树最高达21米,最大树冠覆地半亩。槐树是古人十分重视的树种,植于宫中的谓之“宫槐”;西侧是故宫数字所,可播放三大殿、养心殿、角楼等虚拟现实节目,目前主要面向有组织的学生试行团体预约开放。再往北走,便是冰窖餐厅等观众休闲区域了。西部大通道和慈宁宫区域连接,为观众提供了除“中轴线”传统参观路线外更多的选择。
故宫十八槐
游客可以沿着西边断虹桥走到隆宗门,然后进入乾清门广场,西边可以看慈宁宫、寿康宫,东边可以看奉先殿和乾隆花园,然后从东边箭亭,再回到前面午门的区域,这样对于故宫博物院观众的分流和扩大开放以后观众丰富的体验都会带来比较好的效果。
开放西部通道对故宫一直坚持的限流分流措施具有重要意义,而在今年年底前,故宫还将开放两条路线,一条是东部区域箭亭至文华殿,可看拴马地、“穿越”御茶房;另一条是西河沿文物“医院”,可观看文物修复现场。三条路线的相继开通,将使故宫开放面积达到前所未有的76%。
作者:丁飞
来源: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责任编辑:袁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