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治安防控网 守护居民“平安梦”
“哔哔哔……”日前,从西湖区丁公路街道兴柴北苑社区综治中心发出一阵警报声。原来,该社区新安装的高科技安防系统识别到有人正在6栋某居民家的窗户外攀爬,而自动发出了警报。不到半分钟,该社区的安防员迅速出动,将可疑人员抓住。
“这就是我们利用人工智能视频技术构建的‘隐形防盗窗’,嫌疑人员只要爬窗或在敏感区滞留,系统都会发出警报,有传统金属防盗窗无法比拟的优点。”兴柴北苑社区安防系统项目负责人李火亮介绍。
据悉,兴柴北苑社区建设了一套完整的动态人脸识别系统和高清智能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政府购买公共安全服务,构建小区“动态实时”布控网络,并入天网和地网指挥中心,安排24小时专业、专职、专人值守处置,将原有“事后调取录像取证”的方式前移为“事前预防和事中精确制止”。
与此同时,为对社区进行集约化、科学化管理,该区绳金塔街办针对基层社区在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公交社区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构建了“一中心五站一厅三室”的社区综治中心管理模式。
社区综治工作中心依托社区建立了综治工作站、网格管理站、社区社会事务站、城市管理站和物业工作站,实现了社区各类问题的统一受理、统一联调等“六统一”工作模式,达到了集中受理、分工协作、限时办结的工作成效。
草根和事佬活跃在城区的大街小巷、社区里有了综治工作中心、政府买单为社区配备高科技防盗……近年来,西湖区将夯实社区工作基础作为综治维稳的载体,走出了一条综合治理的特色之路。
西湖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西湖区按照“选好点、重参与、治乱象、定时间”的思路,多措并举,“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全面推进,选定了10个发案高、无物业、开放式、技术设施老旧的住宅小区,进行“智慧平安小区”建设。截至目前,该区建设的“智慧平安小区”达12个。
与此同时,该区充分发挥公安部门巡逻防控主力军作用,以提高街面、路面见警率为导向,扎实推进巡逻防控工作,全警动员,车巡、步巡等方式相结合。如:利用“110”巡逻警车、警用摩托车、警用电动车、警用自行车、徒步等巡逻方式,加大全区主次干道、街面巡逻的同时,延伸到小街巷、开放式小区进行巡逻。在案件高发的重点区域固定公安专巡队伍,实施武装巡逻,提高“震慑力”,真正让群众感受到“白天见警力、晚上见警灯”带来的安全感。
此外,按照市场运作模式和“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西湖区引入民间资本,在商业网点、经营场所、集贸市场,大力推进“地网”工程建设;继续采用“租、借、建”的方式,推进自行车、电动车停放点建设,今年该区各街道(镇、处)将至少建设1个专人看管且有一定规模的自行车、电动车停放点;积极动员产权单位和居民出资安装视频监控系统、防盗门以及防撬、防爬、防攀等设施,最大限度地压缩盗窃案件的发生;将充分完善和落实治安岗亭工作机制,形成执勤、服务、巡逻、设卡盘查等工作常态化,大力预防、打击、震慑街面、路面违法犯罪。
陈文萍 记者 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