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途中趣谈 >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2-21 11:10 编辑: 网络 查看: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地域辽阔, 自然景观优美,农业经营类型多样,农业文化丰富,乡村民俗风情浓厚多彩,在我国发展休闲农业具有优越的条件、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为促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和乡村地区 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 休闲旅游产业,由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理学会 乡村景观与休闲产业研究会和中科地景规划设计机构牵头, 北京勇先创景规划设计院提供规划经典案例,组织国际都市农业基金会 中国区域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 中国生态学会 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台湾 暨南大学、台湾亚洲大学、台湾乡村旅游发展协会、 台湾辅仁大学景观设计学系、台湾统茂休闲产业集团等单位专家,共同编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丛书》,相继出版相关理论著作和实践案例。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 缘起


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工业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的产物。而中国作为农业大国, “三农”问题、国家政策等在我国乡村旅游产生及发展过程中起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乡村旅游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促进了社会资源和文明成果在城乡之间的共享以及财富重新分配的实现,并为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和城乡差别的逐步缩小、产业结构优化等做出很大贡献,推动欠发达、开发不足的乡村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乡村旅游对于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 存在问题


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无论在其发展模式、发展特色还是在发展规划、发展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瞩目成就,为今后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然而不可避免的也逐渐显现一些问题,制约着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有以下表现:
1、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缺乏统筹规划
乡村旅游发展所在地,很多是经济发展落后的地方,因此,资金不充足,导致很多乡村旅游缺乏合理规划,甚至没有形成一个完整、详细的总体规划来指导其发展,最终导致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形象、发展战略以及发展布局、发展目标不明确,这样很容易导致乡村旅游发展与初衷出现偏差。 2、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独特性缺乏
乡土气息是乡村旅游的特质,也应该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点打造对象,然而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很多地区忽视了这一点,逐渐趋于大众化旅游,造成产品的同质化现象,忽略了乡村旅游游客的参与性项目,而只是单纯地满足游客旅游的最基本的六大要素。对于项目地文化、民俗的深度挖掘不到位,长期下去,这些基本旅游功能的乡村旅游产品根本无法支撑其长久有效发展,也是乡村旅游今后发展的一个瓶颈。 3、资金回收期较长,经营效益不理想
乡村旅游的白炽化发展,导致其盲目开发,缺乏对乡村旅游项目的投资回收期的合理预算,即便进行合理预算,在具体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偏离规划目标,导致实际的投资回收期遥遥无期,加上很多乡村旅游旅游宣传意识薄弱,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这是任何旅游发展致命的弱点,结果是旅游地经营效益不理想,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
4、乡村旅游发展的季节性导致资源的浪费
大众旅游中出现的旅游旺季“人看人,人挤人”,旅游淡季“旅店关门、旅游基础设施搁置”的现象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究其原因,主要是乡村旅游产品的单一性、乡村旅游观光化发展以及乡村旅游发展中营销策略的不到位等原因所导致的乡村旅游的季节性所致。
5、“硬”服务与“软”服务均有待提高
“硬”服务是乡村旅游发展所依托的基础配套设施,正如上面所提到的,乡村旅游发展所在地大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落后,发展旅游很大程度上所依赖的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基础设施也是,目前还处于不完善状态。同样,旅游服务等“软”服务虽然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不断提高,但是要支撑其继续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 开发模式

(一)“公司+农户”开发模式
这类具有旅游特色的乡村旅游,通过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环境,指导乡村居民开发住宿、餐饮接待设施,组织村民开展民族风情、文化旅游活动,形成具有浓郁特色和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和招徕国内外旅游者。这种开发设计充分考虑了农户利益,在社区全方位的参与中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在参与式乡村旅游的开发中,这种开发还可演化成 “公司+社区+农户”开发,公司先与当地社区(如村委会)进行合作,通过村委会组织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公司一般不与农户直接合作,但农户接待服务、参与旅游开发则要经过公司的专业培训,并制定相关的规定,以规范农户的行为,保证接待服务水平,保障公司、农户和游客的利益。(二)“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开发模式
这类乡村旅游开发发挥旅游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优势,通过合理分享利益又各司其责, 政府负责乡村旅游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乡村旅游公司负责经营管理和商业运作;农民旅游协会负责组织村民参与地方戏的表演、导游、工艺品的制作、提供住宿餐饮等,并负责维护和修缮各自的传统民居,协调公司与农民的利益;旅行社负责开拓市场,组织客源,避免乡村旅游开发过度商业化,保护本土文化,增强当地居民的自豪感,从而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三)“农户+农户”开发模式
“农户+农户”的乡村旅游开发开发是农民对企业介入乡村旅游开发有一定的顾虑,大多农户不愿把资金或土地交给公司来经营,他们更信任那些“示范户”。在“示范户”的带动下,农户们纷纷加入旅游接待的行列,这种开发通常投入较少,接待量有限,但乡村文化保留最真实,游客花费少还能体验最真的本地习俗和文化,是最受欢迎的乡村旅游形式。但受管理水平和资金投入的影响,通常旅游的带动效应有限。 (四)股份制开发模式
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可采取国家、集体和农户个体合作,把旅游资源、特殊技术、劳动量转化成股本,收益按股分红与按劳分红相结合,进行股份合作制经营。通过土地、技术、劳动等形式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企业通过公积金的积累完成扩大再生产和乡村生态保护与恢复,以及相应旅游设施的建设与维护。通过公益金的形式投入到乡村的公益事业(如导游培训、旅行社经营和乡村旅游管理),以及维持社区居民参与机制的运行等。同时通过股金分红支付股东的股利分配。通过“股份制”的乡村旅游开发,把社区居民的责(任)、权(利)、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居民自觉参与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态资源的保护,从而保证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