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途中趣谈 > 你还知道其他古人炼字的趣谈吗?

你还知道其他古人炼字的趣谈吗?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3-24 03:25 编辑: 网络 查看:

满意答案

法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古时候的读书人尤其重视,因此,历代都有成名的书法家。其中,最能够集书法大成,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就是东晋的王羲之。

王羲之的书法「铁画银钩」,流传千古,而他一生的趣闻轶事,也脍炙人口。

有一次,大官郗鉴到王导丞相家中,想在王丞相的子侄里挑一位当女婿。消息传来,一群二十来岁的男孩子无不把自己打扮得整整齐齐的,希望能被选上。只有王羲之毫不在意,躺在靠东边地床上,衣衫不整,露出肚皮吃东西。郗鉴看了,反而觉得这个年轻人洒脱自然又有气度,就决定把女儿嫁给他。这就是「袒腹东床」「东床快婿」典故的由来。

补充: 王之巧补春联
大书法家王羲之每逢除夕都要亲手写联贴之于门。因为他是“天下第一行书”,很多人都想得其字而又难得。所以每年除夕他的春联一贴出,不到半夜,就被人偷偷揭走。这一年除夕又至,王羲之照旧写了春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八个字,留下了下半截。想偷对联的人一看此八个字大不吉利,便扫兴而归。到了寅时,王羲之补了后半截,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第二天一大早,想偷春联的人一看变了样,皆赞叹不已,拍手叫绝。(摘自《应用写作》月刊1996年第5期)

满意答案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这是唐代的苦吟诗人贾岛的诗句,也是他的炼字的故事:据说年轻时天资不佳,却酷爱诗歌,与表妹怄气后出家当了和尚,并声称写不出好诗,绝不愿还俗。一天,偶有佳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题李凝幽居》),其中该用“推”或“敲”,贾岛犹豫不定。后来,京兆伊韩愈问清情况,认为用“敲”字好,因为“敲”字以动衬静,更能突出夜之深、境之静。此后,许多文人墨客对此句“推”或“敲”的运用孰优孰劣,多次展开过激烈的论辩。当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也发表自己的见解,认为用“推”字好,有利于突出夜深,寺里和尚都已歇息。一个和尚步月归寺,推开虚掩的寺门进去。
于“推”和“敲”成了千百年来学术争论的一个趣题。

补充: “推敲”也成了人们遣词造句时斟酌字词的常用语。 补充: 唐朝任蕃夜宿台州巾子峰禅寺,在寺墙上题诗“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峰月映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他走出几十里路后,觉得“半江水”要比“一江水”,更贴切,更符合现实。忙返回寺院修改,谁知到了寺院,他发现早有人把“一”字改为“半”字了。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补充: 北宋范仲淹曾写过“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来为东汉隐士严子陵的祠堂作记。友人李泰伯看后,夸云山、江水等句立意宏伟,气势不凡。但“德”字略显局促,换“风”字会更协调。范仲淹反复吟咏,果真韵昧无穷,大喜而改之。 补充: 下面是网上介绍的关于“推敲”较详细的历史故事:
唐代诗人贾岛,字阆仙(一作浪仙),年轻时因考试不中,曾出家当过和尚,法名无本。后来又还俗应试,到底没有考进“进士”,只做过“长江主簿”等小官,医生穷愁潦倒。他的诗风格清丽,非常注重锻字炼句。 《隋唐嘉话》、《唐诗纪事》和《苕溪渔隐从话》都载有他的这样一则故事:
贾岛因赴考到京(长安)。一天,骑着驴,一边走,一边吟诗,忽然得了两句道: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贾岛自己觉得这两句还不错。可是,又觉得下句“推”字不够好:既是月下的夜里,门早该关上,恐怕推不开了,不如改为“僧敲月下门”。心里这么琢磨着,嘴里也就反复地念着:“僧推……”、“僧敲……”,他的右手也不知不觉地随着表演起来:一会儿伸手一推,一会儿举手作敲的姿势。这时,著名的大作家、“京兆尹”兼“吏部侍郎”韩愈恰巧从这儿经过,随从仪仗,前呼后拥地过来了。按当时规矩,大官经过,行人必须远远回避让路,否则就要犯罪。贾岛这时正迷在他的那句诗里,竟没有发觉,等到近身,回避也来不及了,当即被差役们扭住,带到韩愈马前。韩愈问明原委,不但没有责备贾岛,还很称赞他认真的创作态度。对于“推”、“敲”两字,韩愈沉吟了一下,说:“还是‘敲'字好。”
两人于是并骑而行,谈了一些关于诗文写作的问题。从此成了朋友。
“推敲”的出典,就是由于这个故事。后来,形容反复地研究措词、斟酌字句,就叫“推敲”。
上述贾岛的诗句,见《题李凝幽居》,是一首五律,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