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途中趣谈 > 城市发展新区引綦江打造城郊休闲旅游度假区

城市发展新区引綦江打造城郊休闲旅游度假区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5-19 13:26 编辑: 网络 查看:

古剑山生态运动公园 古剑山擂鼓石艺术村

  根据全市五大功能区域定位,綦江地处城市发展新区。结合区位优势,该区正致力打造“四区一城”,即:加快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区、城郊休闲旅游度假区、山地现代农业示范区、渝黔合作共赢先行区和现代山水田园城市。

  “城市发展新区”战略,给綦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綦江将以高山资源为依托,以文化内涵为载体,承接重庆主城休闲度假需要,全力打造避暑纳凉、康体健身、观光体验为一体的“城郊休闲旅游度假区”,打造成为重庆南部重要的“增长极”。

  4月17日,2014年重庆春季房交会在南坪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春交会上,綦江区以“家住綦江,养身养心又养老”为主题,为主城市民集中展示了近年来綦江的城市开发项目、旅游地产、人文风俗、城郊休闲旅游新形象,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诚然,素有“渝南门户”美誉的綦江,地处渝南黔北要冲,境内风光旖旎,半小时车程即可达重庆主城。对于即将迎来“火炉”高温天气的重庆市民而言,无疑又多了一处避暑胜地。

  山水宜居

  建城郊旅游休闲度假之城

  2013年9月,按照重庆市新的功能分区,綦江被定位为城市发展新区。

  "城市发展新区"这一功能定位,把綦江推到了发展的前沿阵地,因为被纳入重庆大都市范围意味着获得了更多旅游发展资源和市场要素。”綦江区区委书记潘毅琴说。结合綦江优厚的高山资源与日益旺盛的养生休闲消费市场,綦江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致力打造“四区一城”,即:加快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区、城郊休闲旅游度假区、山地现代农业示范区、渝黔合作共赢先行区和现代山水田园城市。特别是以高山资源为依托,以文化内涵为载体,承接重庆主城休闲度假需要,全力打造避暑纳凉、康体健身、观光体验为一体的“城郊休闲旅游度假区”,将綦江打造成为重庆南部重要的“增长极”。

  “綦江把休闲旅游产业提升到了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高度,这是前所未有的创举。”綦江区旅游局局长、綦江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孙萍意识到肩上的担子加重了:如何实现发展资源的优势整合?这是摆在綦江打造“城郊休闲旅游度假区”的首道难题。

  按照“城郊休闲旅游度假区”这一发展目标,经过科学统筹规划,綦江旅游提出了“一带六景八组团”的战略布局。所谓“一带”:指綦江-古剑山-中峰-高庙-丁山湖-东溪休闲产业带;“六景”:包括古剑山国家5A级景区,以及东溪古镇、老瀛山地质公园、永新八景生态园、永城农博园、兰花科技园5个国家4A级景区;“八组团”:鉴山国际度假区、长田国际度假区、中峰国际度假区、高青银发养老区、高庙银发养老区、横山消夏纳凉区、丁山滨湖休闲区、大罗消夏纳凉区。

  科学布局,以养身养心养老、生产生活生态、宜居宜业宜游为发展理念,并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提升旅游品味,建成以“养身、养心、养老”为一体的城郊休闲旅游度假区。这是綦江区政府打出的第一张牌。

  有了统一的布局规划,人力资源的调度和旅游产品的打造逐步得到推进。

  2014年初,綦江区撤销了原古剑山管委会、东溪古镇管委会和老瀛山管委会,新组建成立了綦江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负责开发管理全区海拔在800米以上的旅游度假项目和度假产品。

  “机遇往往一纵即逝,我们必须力往一处使,对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开发经营,才能更好地将綦江区打造成旅游强区。”孙萍介绍,古剑山康体旅游度假区已成功获得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重庆市首批旅游度假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目前,还引进了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开发,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正稳步推进,力争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5A级景区;东溪古镇也已启动国家4A级景区创建,并继续推进老灜山地质公园申遗工作。优势资源的整合初步完成,一个集避暑纳凉、养生养老、康体健身、观光体验为一体的“城郊休闲旅游度假区”正逐步展现在人们面前。

  绿色生态

  綦江发展旅游的最大优势

  “打造城郊休闲旅游度假区,我们依托的是綦江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绿色生态和区位优势,让你1小时即从"火炉"穿越至清凉”綦江区区长陈金山说。

  海拔800米左右的高山区素来被称为“黄金养生线”。綦江无疑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綦江的森林覆盖率达到43.2%,全区海拔在800米以上的面积达到530平方公里,其中有170多平方公里可开发。

  此外,綦江的山、水、林、峡等旅游资源俱全,空气清新,气侯十分宜人。以古剑山为例,其海拔为700-1200米,年平均温度为18.7℃,负氧离子含量居重庆市之首。这里还有罕见的丹霞地貌景观带,覆盖率高达85%以上的10万余亩森林休闲养生区,千年古剎净音寺、古剑鸡鸣、三佛岩、三镜湖、洗剑湖等40余个大小景点,形成了一幅山水辉映,天人合一的优美画卷。

  而位于綦江北部的国家地质公园则以木化石为核心,恐龙足迹为主体,丹霞地貌为特色,兼顾林海景观和宗教文化景观的大型综合性地质公园。该公园面积约108平方公里,园内木化石数量众多,恐龙足迹集中分布在三角镇红岩坪,不仅填补了中国西南地区白垩纪地层未发现有恐龙遗迹的空白,同时也为该区域内进一步开展白垩纪恐龙化石和恐龙蛋的寻找和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公园内的丹霞地貌也是区域内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红色砂砾岩层形成的地貌,其中以红岩坪虎山、老瀛山、古剑山、西山坪等最为奇特。

  古剑山、国家地质公园,这些都只是綦江风光的冰山一角。事实上,光看“一带六景八组团”基本格局便知道,綦江优厚的自然生态资源显然不止于此。如丁山湖的五沟七岔间,密布的竹林与香樟树散发着芬芳,行舟其中,心旷神怡;永新的梨花山上,春天漫如雪海的梨花雨,秋天作坊内飘扬的梨酒香,都使人沉醉其中;长满了野草和鲜花的石壕花坝,虽然不通人烟,但那份生机勃发的原始状态,却成了“綦江的香格里拉”。

  立足“三养”

  建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

  “綦江具有良好的空气质量、便捷的交通与生态环境,非常适合开展以康体为主要目的的现代娱乐、竞技运动、高尔夫运动和拓展训练等项目。”綦江区副区长、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孟德华介绍,打造城郊休闲旅游度假区,将重点突出运动、生态功能的“养身、养心、养老”的“三养”特色。瞄准重庆大都市消费群体,按照“充分利用资源、突出发展重点、市场主体推动”的原则,整合旅游、运动、商务、休闲娱乐与商业等功能于一身, 打造景区品牌,形成区域影响,把开发企业引进来,让綦江休闲旅游走出去。

  目前,由旅游休闲产业带来的成效已初步显现。2013年,綦江区共接待游客435.7万人次,同比增长21.7%;旅游总收入达12.6亿元,同比增长22.1%。

  这是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2014年,围绕“一带六景八组团”产业布局,綦江提出了“力争实现6个"50"的目标,即旅游项目50亿的投资、销售旅游地产50万平方米、与50家4A级以上景区携手共建、与50家旅行社合作、开发50种旅游商品、培育50家乡村度假酒店。

  历史上,綦江便是承接重庆主城避暑纳凉、康体养生等绝佳去处。如今,结合渝南黔北周边地区开发精品线路,这里又将建成古剑山、高青高庙、横山三大休闲避暑胜地;古剑山—长田山、东溪古镇—丁山湖精品度假区。而依托以上旅游度假景点,綦江还将重点开发版画、宗教文化、特色农产品、食品加工和民俗工艺五大类文化旅游系列产品,促进区域产业链、产品链和供销链有机衔接,把城郊休闲旅游度假产业打造成为綦江的支柱产业。另一方面,綦江还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和休闲农业,丰富的农产品为大力发展旅游业提供可靠的菜篮子、果盘子和餐桌子。

  一条依托于生态旅游资源,完成城市转型升级的道路已然清晰。

  “到2016年,綦江将增加3个市级旅游度假区,建成3—5个旅游风情小镇和旅游名村,实现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600万人次,休闲度假产业总收入实现100亿元;到2020年,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区旅游人数、旅游产业收入在2016年基础上翻番。”孙萍表示,今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出炉,作为旅游产业承载主体的旅游地产将迎来新的商机。綦江区也将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实现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