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能入蜀考
吴明贤,赵素清
薛能是晚唐著名的文学家,明人胡震亨称其为“末季名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辛文房《唐才子传》及《四川通志》等均提及薛能入蜀一事。晚唐诗人郑谷《读故许昌薛尚书诗集》诗自注云:“公尝从事蜀中,著《江干集》。”[4]今薛能存诗共260首,断句15句(此据《全唐诗》统计),其中蜀中诗甚多,约占其诗歌总量的1/4,颇疑薛能曾以《江干集》命名自己的蜀中诗作。今特对薛能入蜀之事及诗加以考辨。
一 入蜀时间及原因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四最早记载薛能入蜀一事:“右唐薛能,……李福镇滑,表署观察判官,……(李)福徙西蜀,奏以自副。咸通中,摄嘉州刺史。”[1]《唐诗纪事》卷六○、《唐才子传》卷七载与此略同[2,5]。诸书皆明确记载了薛能入蜀从事西川源于李福的举荐。一般情况下,薛能作为李福的副将,应该跟随李福一起入蜀。
今按《新唐书·李福传》载:“会蛮侵蜀,诏福持节宣抚,即拜剑南西川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6]《通鉴》卷二五○《唐纪》卷六十六亦载:咸通五年(864)“二月,己巳,以刑部尚书、盐铁转运使李福同平章事、充西川节度使”[7]。《唐方镇年表》所载亦然。这几处皆清楚地交待了李福被任为西川节度使的原因是“会蛮侵蜀”,入蜀的目的是“持节宣抚”,时间在唐懿宗咸通五年(864)二月。但事实上薛能并未同时由长安直接随主帅李福入蜀,这从史料的记载和薛能的诗歌中可以得到证明。
今按:吴廷燮《唐方镇年表·考证卷上》“宣武”条下云:“李福。……按《旧传》:咸通三年,宣武令狐绹改淮南。四年四月,河中蒋伸为宣武。《通鉴》:咸通五年二月,刑部尚书李福为西川。此福镇汴在绹后伸前之证。又《旧纪》咸通二年二月,有义成节度李福。合而考之,福咸通三、四年镇汴无疑。”[8]疑薛能入李福幕,在李福镇滑台后期,即大中末年或咸通元年、二年间,今姑系之咸通二年(861)。
咸通五年李福入蜀时薛能是否在长安?据薛能《柳枝词五首》注云:“乾符五年(878年),许州刺史薛能于郡阁与幕中谈宾酣饮醅酎,……自以五绝为杨柳新声。”[4]这组诗于乾符五年作于许州。其一云:“朝阳晴照绿杨烟,一别通波十七年。应有旧枝无处觅,万株风里卓旌旃。”其四又有:“西园高树后庭根,处处寻芳有折痕。终忆旧游桃叶舍,一株斜映竹篱门。”可知许州是薛能十七年前旧游之地。自乾符五年上推十七年当是咸通三年,即862年。颇疑薛能于咸通三年至五年间曾从事许州。薛能有《许州题观察判官厅》“三载从戎类系匏,重游全许尚分茅[4]”。细详诗意,从“三载从戎”、“尚分茅”可以看出,薛能曾以地方长官的身份三载事许。故咸通五年二月李福入蜀时薛能尚未在朝中,故不可能与李福同时入蜀。
今从薛能诗歌中亦可证明他并未随李福同时入蜀,其入蜀的时间当在咸通五年的春夏之交。
二 入蜀路线和诗作
薛能有《褒斜道中》诗:“十驿褒斜到处慵,眼前常似接灵踪。……行吟却笑公车役,夜发星驰半不逢。”[4]褒斜道,地名。《元和郡县图志》:“褒斜道,一名石牛道,张良令汉王烧绝栈道,示无还心,即此道也。诸葛亮与兄瑾书曰:‘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百余里。……今水大而急,不可安柱,不可强也。’”[9]褒斜道位于今汉中市北五十公里处,是古代连接关中与汉中的一条重要通道,它贯穿秦岭山脉,道的南口是“褒谷”,北口称“斜谷”,在今陕西省眉县。褒斜道被称为“抵蜀从故道”,是由秦经褒斜峡谷入蜀的必经之道,出谷即至褒城。故此诗当入蜀时作。诗云:“鸟径恶时应立虎,畲田闲日自烧松。”畲田,是山区耕种的一种方式。据范成大《劳畲耕诗并序》:“畲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春耕斫山,众木尽蹶。至当种时,则前一夕火之,藉其灰以粪。”[10]则畲田当在春暮春耕之时,时当三月也。则此诗亦当作于咸通五年(864)三月暮春之时。
薛能有《褒城驿有故元相公旧题诗因仰叹而作》,是其入蜀经过此驿时之作。驿在今陕西勉县东北褒斜谷南口,即今青桥驿。驿站旁有元稹题诗。薛诗云:“鄂相顷题应好池,题云万竹与千梨。我来已变当初地,前过应无继此诗。敢叹临行殊旧境,惟愁后事劣今时。闲吟四壁堪搔首,惟见青蘋白鹭鸶。”[4]“前过应无继此诗”,表明薛能很是看重自己的题诗。详诗“敢叹临行殊旧境,惟愁后事劣今时”意,当是入蜀时所作。又,“惟见青蘋白鹭鸶”,亦当是暮春之景。
薛能《题褒城驿池》诗云:“池馆通秦槛向衢,旧闻佳赏此踟蹰。清凉不散亭犹在,事力何销鲂已无。钓客坐风临岛屿,牧牛当雨食菰蒲。西川吟吏偏思葺,只恐归寻水亦枯。”[4]“菰蒲”,一种水生植物,春天发芽,夏月生菌,八月开花。据《本草纲目》卷十九云:“菰,《释名》‘茭草’。《集解》保升曰:菰根生水中,叶如蔗荻,久则根盘而厚,夏月生菌……菰根,江湖陂泽中皆有之,生水中,叶如蒲苇辈。刈以秣马甚肥,春末生白茅。……宗奭曰:‘菰乃蒲类,河朔边人止以饲马……八月开花如苇,结青子合粟为粥食,甚济饥。”[11]故菰长成菰蒲大约在夏月中旬,“牧牛当雨食菰蒲”,显然是暮春三月景象。“西川吟吏偏思葺,只恐归寻水亦枯。”诗人担心归来修葺时,恐怕池中水已枯矣。可见此诗是入蜀途中作,这说明薛能尚在入蜀途中。
薛能有《西县途中二十韵》[4]和《西县道中有短亭,岩穴飞泉,隔江洒至,因成二首》[4]。西县,地名。《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二《山南道三》云:“西县,本汉沔阳县地,后魏分置嶓冢,隋大业二年改为西县。”[9]即今陕西勉县县西。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三十三《山西西道一·兴元府·西县》:“大业二年,改嶓冢县为西隅。以县西南有诸葛(亮)所立西乐城以名之,……本属兴元府,皇朝平蜀后,以此县当要冲,申奏公事,直属朝廷。”[12]西县东至兴元府褒城县约七十里。兴元府即汉中,今理南郑县。由此知西县战略地位之重要,往来秦蜀必经西县。《西县途中二十韵》诗云:“野客误桑麻,从军带镆铘。……蜀音连井络,秦分隔褒斜。硖路商逢使,山邮雀啅蛇。……黄鸟当蚕候,稀蒿杂麦查。汗凉风似雪,浆度蜜如沙。……葛侯真竭泽,刘主合亡家。陷彼贪功吠,贻为黩武夸。阵图谁许可,庙貌我揄揶。闲事休征汉,斯行且咏巴。……”[4]细详诗意,“蜀音连井络,秦分隔褒斜”,诗人以“井络”代指蜀地,自述由秦入蜀的情景,诗人目睹了山中驿站的奇景“山邮雀啅蛇。”又云:“忆归临角黍,良遇得新瓜。”角黍,即粽子,指五月五日端午节之时,其时亦是新瓜出来之时。又“黄鸟当蚕候”,从时令来看,正是夏季蚕事兴盛之时。据《禽经》云:“仓鹒,黧黄,黄鸟也。亦曰楚雀,亦曰商庚,夏蚕候也。”晋张华注云:“此鸟鸣时蚕事方兴,蚕妇以为候。”[13]可见薛能进入陕西勉县已是夏季了,此时距蜀尚远。值得注意的是此诗中薛能力贬诸葛武侯,诗云:“阵图谁许可,庙貌我揄揶。”“阵图”即“八阵图”,地名。《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二:“八阵图,在县(西县)东南十里。诸葛亮叠细石为图。”[9]